你的定位为什么没有效
很多老板爱学习。泡课堂的不少。
定位课不知听了多少遍,可是定位究竟是什么?中国企业真正懂定位吗?
今天消费者的心智面临太多选择
问题一:为什么说老板中懂定位的不到1%?
99%的老板听说过定位,但真正懂定位的不到1%!“定位”一词可以说是现代商业中,滥用程度最高的词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多数人混淆了“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这两个概念,许多老板嘴里常说的“我的产品什么类型?”、“我的产品什么价位?”、“我的顾客什么人群?”等等,其实指的都是“产品定位”,而在真正的定位理论中,“定位”的含义只有一种,那就是“品牌定位”。
“产品定位”从企业自身出发,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掌握,威力有限!
“品牌定位”从市场竞争出发,比较复杂,只有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但威力无穷!
问题二:“品牌定位”为什么重要?
“品牌定位”是为竞争而生的,它的诞生缘于一个事实:全世界范围里的产品过剩!
人类最早的营销理论是由管理大师科特勒总结出来的“满足需求”理论,然而时间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产品的极大丰富已经填满了人类的大多数需求,无论什么新产品,都会引来无数的跟风者(想想苹果之后,有多少跟风者:三星、小米、锤子、格力……),因此,你的产品仅仅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已经无法让你在市场中获胜,因为同样的产品实在太多了。
此时,面对你的产品,消费者决定购不购买的关键,是他的心智认知,只有他的心智接受你的产品,他才会购买。
因此,市场竞争的焦点,演变成如下场景:千千万万的产品集中在消费者的心智面前,等待着消费者心智的识别与认同。
人类心智处理产品信息的一般规律是:先是拒绝信息,然后筛选信息,接着简化信息,再接着归类信息,最后把信息在心智中定位——这个过程和家庭主妇收拾一个乱房间其实是一样一样的。
产品信息最终在消费者心智中被反复定位,这个过程,就是品牌定位,此时复杂的产品信息,已经在消费者心智中,被简化成两个字——品牌。
问题三:品牌如何定位?
品牌就是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形成的认知符号。如何快速建立这个符号呢?
如果你要去一个地方,当你看到大量的关于这个地方的描述的时候,比如这个房子多大,门多宽,有没有花园等等……信息很多,但你还是找不到它!相反,当你只看到“XX市XX路XX号”几个字,你却觉得自己能找到它的可能性大增!
再进一步,如果你看到“XX市XX路XX号(邮电局对面)”的时候,你觉得你不仅能找到,而且能很快找到!
定位这个词其实就是这么来的!它的英文“positioning”最初的意思就是确定方位。
因此,定位这个概念,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
1、 市场竞争的焦点演变成:品牌对消费者心智进行进攻和占领的过程;
2、 品牌要想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不能只描述自己,而要表达自己在某领域的地位;
3、 最快的表达模式,是与市场中的已知信息关联起来,也就是找个参照物;
别小看这简单的三点,“定位之父”里斯先生曾经说过,因为不了解这三点,美国八十年代时大约90%广告不知所云,在与消费者心智进行沟通时,存在明显障碍,无法成功打动消费者。即使今天,喜欢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广告还比比皆是。
问题四:为什么说品牌大于产品?
在营销领域一直存在两大学派——产品学派与品牌学派,这两大学派之间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产品学派的人相信,每一次营销战役最终的赢家,必然属于那些更好的产品。谁是最好的功能饮料?红牛。谁是最好的咖啡?星巴克。谁是最好的智能手机?苹果。因此,按照产品学派的观点,如果你想打败红牛、星巴克、苹果之类的市场领袖,就需要开发、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说“品牌大于产品”?
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事实”可言。人们所认为的“事实”,不过都是他们自己的感知罢了。世界上也不存在所谓更好的产品,好产品卖不过好品牌!
美国汽车协会1997年做的安全测试当中,排在前五位的都不是沃尔沃,但即使再做100次这样的测试,也改变不了这个全世界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轿车!
同样,可口可乐公司也曾经研发出比红牛更强大的功能饮料,但有什么用呢?红牛还是最后的赢家。毫无疑问,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已经形成了红牛是最好的功能饮料、星巴克是最好的咖啡和苹果是最好的智能手机的认知。
认知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旦一个人对某个品牌形成了强烈的认知,那么,这认知就不会轻易地被改变。要想制作出比星巴克味道更好的咖啡,这并非不可能。但是要想在消费者心目中营造出一种比星巴克更好的认知,却没有那么简单。
品牌即认知,做品牌即做认知,在中国,能把辣酱做到和老干妈一样好吃,并不难,但能在认知上达到和老干妈一样水平,实在太难了!
中国企业之所以非常需要定位理论的帮助,就是因为在中国,会做认知的企业太少了,我们是产品的大国,却是品牌的小国!
问题五:什么是品类?知道品类能帮我们做什么?
消费者的心智空间是有限的,他们往往只会记住一个品类中的前一两名,在商品丰富度空前的时代,想要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品牌需要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尚未被占据的品类。
自然进化原理为商业提供了现成的架构,物种在不断的分化,品类就是商业的物种,品类分化在各行各业都存在,老品类会慢慢代谢掉,与此同时,新品类在被分化出来之后不断成长。
电脑刚诞生时,有两层楼房大小,它的发明者预言这家伙全世界只需要五台,但是后来慢慢发展出个人电脑,然后又分化出硬件和软件,硬件继续分化出台式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软件分化得更大,最先只是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等到互联网来临的时候,整个软件业随之疯狂,诞生了真正的IT行业,IT行业继续分化,有做平台的,有做游戏的,有做网购的,今天IT业继续面临从电脑到手机的分化,微软不思进取,安卓系统一跃而出……
每一次品类分化,都诞生了全新的品类,全新品类带来全新的品牌,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微软、甲骨文、新浪、阿里巴巴、暴雪、谷歌、百度、亚马逊……
了解了品类的原理,有助于帮助我们给品牌定位!
初级的企业只会用定位来做品牌,中级的企业用定位来做营销,高级的企业用定位来做战略。
成功的品牌往往是某个品类的代名词,中文搜索,我们会说“百度一下”,买豆浆机,我们会说“买台九阳”,提起阿胶,我们自然想到“东阿阿胶”,果冻,我们会要“喜之郎”,需要提神,我们会说“来罐红牛”……成为品类的代名词,不仅是品牌成功的表现,更是对品牌最高的奖赏,它意味着这个品牌的竞争优势不仅巨大,而且持久——里斯先生说:每个品牌都应该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品牌名,一个是品类名,比如:红牛品牌,品牌名是“红牛”,品类名是“功能饮料”;佳得乐品牌,品牌名是“佳得乐”,品类名是“运动饮料”;当一个品牌的“品类名”出问题的时候,无论这个品牌曾经多么辉煌,都将面临危机。
胶卷这个品类走向消亡,曾经世界前十大品牌的“柯达”也逐渐消亡,“传统手机”这个品类走向衰落,“诺基亚”也面临危机,索尼为什么破产,因为索尼这个品牌的后面,已经无法和有价值的品类挂上钩了。
品牌定位,首要任务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品类,这个属于自己的品类市场越大,这个品牌的未来成长越大!
品牌是冰峰,品类是下面巨大的冰山,品牌的价值取决于品类的大小!
问题六:如何用品类来打赢品牌竞争之战?
今天,单纯的品牌之争很难取胜,“清扬”挑战宝洁“海飞丝”已经10年了,清扬的市场份额超越海飞丝了吗?没有。品牌之争不仅消耗巨大资源,而且毫无胜算。
“创新品类”是最佳的竞争之道。
苹果做手机,选择的是“智能手机”诞生初期,苹果的胜利,是“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胜利,王老吉在中国销量超过可口可乐,不是王老吉品牌超越可口可乐,而是“凉茶”对“可乐”的胜利,长城汽车聚焦经济型SUV,用品类战胜品牌,夺取中国SUV销量第一名。
为什么用品类来参与竞争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人们通常对品类的认知兴趣远远大于对品牌的认知,人的心智中总是愿意为新品类留下存储空间,而且人们对品类的信任度也远远大于品牌,所以,一个品牌能代表一个品类去参与竞争,是能够获得巨大的能量的!
品略战略,就是帮助企业用品类思想打赢品牌战争的一整套战略战术!
问题七:中国企业该如何运用定位理论与品类战略?
我遇到过很多企业家:有的企业家对管理很看重,把企业管得井井有条,但是不太赚钱;有的企业家去了趟日本考察,对丰田的“精益生产”佩服得五体投地,回来就在企业搞;还有的企业家一会要学“海底捞”的服务,一会又借鉴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 ……
很少有企业家,从定位出发,决定自己的企业怎么干?
企业要在市场中存活,首先要找到自己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策略,而这个策略只能在市场上去找,无法在企业内部产生,这个策略一旦找到,企业就必须奉为圭臬,并以此为出发点,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去实现这个策略。
好比中国的如家和汉庭,它们当初的策略就是要在中国的“星级饭店”和“招待所”之间找到一个生存空间,以服务商旅人士为主,省却“星级饭店”中的大堂、商务中心、健身房等不必要的场地设施,却提供比“招待所”更舒适干净的装修、床品、洗浴、早餐、网络等设施……当确定了这个竞争策略之后,如家和汉庭接下来的内部管理运营、人员培养使用、外部选址扩张等等都围绕着这个策略而来。
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既然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做的很好,那企业应该优先做好什么呢?
企业应该优先做好符合本企业竞争策略的事项。
比方说:如果你的企业的竞争策略是在产品的独特上,你大可不必要在服务上做文章,谁听说过苹果的服务好?
竞争的策略永远不是落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要想胜出,先用定位理论,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