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史学中“封建”概念的反思

2022-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慈天元

对现代史学中“封建”概念的反思

慈天元

封建一词,在现代史学中,基本属于贬义。但我们在智能史观中提出:礼乐化育、分封建制,曾经代表着一个文明的时代。

智能史观对人类史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标准。大体上,人类会经历这样一些历史发展时期:

一、游猎时代(自然经济时代)

二、农牧时代(农业主导时代)

三、工商时代(资本扩张时代)

四、信息时代(智能跃迁时代)

五、星际时代(星际开荒时代)

封建社会是农牧时代的一个发展时期,其跨度,是夏、商、周三代,它是人类私有制走向成熟的时期,但多少还有公天下的影子,因为王权具有离散结构,诸侯国相对独立。

封建行的是王制,而非帝制。

周以前,中国是封建制。中国行帝制,有两个时期,夏、商、周以前,天下共主,为帝。周以后,帝制私有化,直到清灭。

所以帝制有两种类型:公天下帝制和家天下帝制。

夏、商、周称王不称帝,多少有些作贼心虚,因为都不是公天下。

至秦始皇,最后的廉耻心也没了,皇帝并称,而行私制,遗风甚远。

当然对历史人物一分为二,秦始皇也自有他的历史功绩。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对于中华文明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所以,我们回顾历史,要有私有帝制的概念,不然三皇五帝,和不肖子孙,就扯不清了。

目前人类处于第三时代和第四时代的过渡期,影响世界格局的,主要是军商主义,典型代表是美国。军商主义的鼻祖是管仲,在国力相当的情况下,管仲用军商手法,不战而屈楚之兵,有深远的历史启示意义。

2022.08.1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