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管控引发的中年危机
文/关小禾

常常听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同学吐槽,大城市的节奏太快了,每天总是急匆匆穿梭在人群中,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忙的不知今夕是何年,忙的分不清是工作日还是周末。
留在这座小城市的我,前几年有些羡慕他们的忙碌,忙碌代表高收入,不然那么多的人削尖了脑袋往北京上海深圳跑。再看看自己每月固定的工资,确实不能比。
如此安稳了十几年,没有想到,小城市的公司也开始有了裁员危机,一年比一年愈发严峻。成本管控中包含了人力成本的部分。对于我这样不高不低的普通员工,感受到了很大的危机。
99年生的孩子已经开始实习了,感叹时光如梭的同时,也明白了公司更加喜欢学校刚毕业的孩子。他们刚刚走向社会,犹如一张张白纸,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乖巧听话好驾驭。
反观我们,被戏称是油腻的老油条。这么多年下来,摸清了公司的套路,会反抗能争取,尽力不让自己吃亏。十几年下来,纵使没有升级,工资也是比刚毕业的学生多。还不愿加班不肯多做。
一位九零后的妹子,昨晚加班的时候感慨说,我家人已经三天没有看到我了:加班到半夜,回去时他们已经睡了;早上出门上班时,他们还未醒来!
如此勤奋,更别提刚来的孩子:我还不会,我要多学习,于是跟着师傅也是加班到深夜。
对比之下,公司的选择一目了然。
于是公司开始用各种明目来优化人力成本。
记得早些年,公司以一批业务员不打卡为由直接将他们开除。没想到反被将一军,被告上法庭。官司最终以公司败诉而结束,并给予他们相应赔偿。
经此一事,公司换了策略。
总部开始用架构调整作为手段,时不时重整公司。没有什么岗位是永恒不变的,甚至是部门,更甚是整个分部,都有可能消失。
公司不会开除大家,只会调整岗位。按照能力,关系,等诸多因素,进行调整。有的升职,有的降职。有的自己接受不了降职降薪便主动提出离职。
是的,这就是策略,他只会让你主动。这就十分考验大家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了。当然,你有能力有更好的发展,离开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一般都是高层的选择,像我们这种职工,再低也不会低哪里去。默默做着事,频繁换领导也不再吃惊。做好自己,保住眼前是关键!
有人说,我手上和公司的合同是长期的。所以能拿我怎么办!
相信我,办法多的是。让你自己待不下去只是其中一种办法。只要你想挑战,你就会知道更多的套路。
权衡利弊,我不想知道这些套路,我也不想挑战权威。我只想安安稳稳到退休。但是,眼下的形势十分不利:技能不如刚毕业的学生;脑子转的也不如他们快;创新意识也薄弱!
我有什么优势?恐怕除了年岁就只剩经验二字了,技能是时代的产物,也并非不能拥有。只要肯学,我不会比年轻人差;反应灵敏度也是可以训练的;创新意识就是在累积中不断自我突破!
于是,在明白了公司人力优化的策略后,我开始感受到非常大的危机感,这种感觉促使我一改工作态度和习惯。
我不再混日子,也不再悠闲,我开始上进,开始学习,开始关注公司更好岗位的内招,开始为后半生拼搏。
于是,我开启和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学一样的工作节奏:披星戴月的早出晚归。刚开始的时候,家人非常吃惊,如今他们已然习惯了在家还要加班的我的疯狂。
也许你们说,我大半生了才开始努力。我想说,这是生活所逼。像我这样的小职员如今再去找工作,非常困难,除非自己创业。于是我所有的勤恳只是为了自己能有一份安稳。
这便是我的中年危机,并由此给我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我顺利调到省公司,并学习到许多东西,像打开另一扇大门,让我看到许多不同的风景。
我开始有点明白在北上广的同学为什么那么累还乐此不疲的原因。开始感同身受一份忙碌带来的乐趣。
我要感谢这份危机感,它让我蜕变。让我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让我明白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决心,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甚至实现梦想。
我感谢这几年自己时刻怀揣会被淘汰的危机意识而努力的自己,加班有无数个原因,而我无论那些晚归的理由是什么,我都让自己做到问心无愧。我想,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如今,我依然有着危机意识,这是个优胜劣汰的社会,有着极其残酷的规则,无情且决绝。我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努力进步,才能真正拥有安稳。
年龄不是问题,只要肯干!中年人也能闯出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危机感,依然是我头上悬着的一把利剑!
【无戒学堂日更第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