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语言,是最大的鼓舞力量
我很庆幸,我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四肢,还能看到和听到身边所有一切美好的东西。
我很庆幸,我有最爱我的爸爸妈妈,宠爱我的公公婆婆,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
我很庆幸,我工作的道路上一直有贵人帮助,即便寻找工作的过程很累,也很漫长,但我相信,终会在合适的机遇下遇见属于我的“贵人”。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来源于最近正在追的一部剧,《不负时光》,是安悦溪和邢昭林主演的,饰演的是李校。其中一个故事就是在校对《珐琅册》这本书时,如何做到百分百的零错误率。主任带校去了一个地方,找到了一位老先生,说只有他才能让这本书做到零错误率。一开始校并不明白,反而在呆了第一天以后回到办公室,要求离开那个地方。因为那位老先生(吴为民)听不到任何声音,也只能用写字和一些细微的举动来进行简单的交流。也就是这样的环境下,才领悟到了一个字:静!
了解过后才得知,他也是校对科的一位元老级的任务,因为在一次准备南方书展的过程中,过度劳累,发高烧,而导致双耳失聪,渐渐地也丧失了语言功能,从那时候开始,他便隐姓埋名,基本不让任何人知道他的存在,即便如此,也仍旧在默默地帮助校对科进行一些重要书籍的校对。李校了解过后,刚开始尝试,进行简单的询问:要不要回校对科看看?他回答:不去,丢人。
在这儿之后的几天,他也只是让李校先看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籍,并进行标记。交流仍旧还是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每次完成后都会对李校微笑、点头,有时候也会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对着镜子,微笑、点头,竖大拇指,这种内心的鼓励只能自己来体会)终于,《珐琅册》的校对工作正式进行了。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李校感受到了他内心的遗憾以及自卑之后,决定帮助一下吴老。沟通的方式依旧是用文字的方式,把吴老的遗憾、自卑、期许,以及其他人对吴老回归的期望,都写在了这封信里,在感动之下,在李校的带领之下,吴老回到了校对科。
吴老的回归,不仅仅是在战胜他自己,也是在消除其他人的误会。因为校对科的员工发现了一张将三校包办出去的纸条,为了不把这样的机会让出去,大家都在加班加点,也体现出了团队的凝聚力。但校对工作是非常严谨的,像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书籍的校对,涉及到各个方面,文学、地理、数学等,一个字的错误,一个数学符号的错误,对他人的成长认识就存在很大的伤害。
在吴老的帮助之下,南方书展的筹备工作顺利完工,在后期再遇到重要的书籍校对时,很多元老级的人物也就自然而然的加入进来了。
有人问吴老,他是如何做到零错误的,吴老只写了一个字:静!
对啊,很多时候,很多想法是无法用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的,一个微笑、一个鞠躬、一个点头、一次握手等,虽然是简单的行为举止,却拥有了难以言喻的鼓励与支持。
我想在生活与工作中也是一样的。生活中,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不抱怨,默默努力,终会有成功的一天;工作中,虚心接受身边人的意见。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阅历有了,能力有了,更大的平台也会自然而然的向你打开。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