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10

2023-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和弦夜光杯

十行采集: 第十课 心如明镜,不惹尘埃

1.“佛法分两种,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红尘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贵,普通叫作享洪福,清净的福叫作清福。人生洪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2.要有一颗禅心。只有心在禅中,无欲无求,烦恼自然去,快乐自然来。爱情要肯付出才有快乐,名誉要用来奉献大众才会快乐,金钱要舍得施与才有快乐。

3.“一切人都把不实在的东西当成实在,真的清净来了,他也不会去享受。学佛证到了空性,自性的清净无为,大智慧的成就,才算是真福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拂去心境上的尘埃,能使我们的生活更觉清爽无阻。

4.佛说:“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佛。平常心就是一颗无杂念的心。要做到心无杂念,就需要磨炼,需要修行。“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

5.“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绝对是平常的。最高明的东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这样,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

6.“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住。佛法修持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这一点上。”

7.“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佛答复的那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禅宗所谓当下即是,当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想一个方法。”

8.“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我们的内心不为外境所动,不管世间有多大的变化,一切荣辱、是非、得失都无法左右我们。

“对于一切事物及佛法,不去追求,也不刻意摆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当体即真。没有人绑住你,也不需要解脱。”

9.“真正的智慧也就是中庸:‘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没有思想,没有忧虑,既无烦恼亦无悲,觉性清净,这是第一波罗密,真正第一等成就的最高智慧。”

10.佛曰:人有善念,即是天堂;人有恶念,便是地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南怀瑾先生所说的成佛的箴言。

“无为福的重要,也就是说学佛修道的结果,是求无为之果,中文翻译叫无为,梵文就叫涅槃,涅槃就是无为的意思。无为之道就是最上等的成就。”

一行精华:

“佛法分两种,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人生洪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没有思想,没有忧虑,既无烦恼亦无悲,觉性清净,这是第一波罗密。”

触动,反思,改变:

从原始社会开始,为了生存和繁衍,人类进化出的天性,就是要对外界的信号给予第一时间的反应,慢一点都不行。

可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原始社会了,当初有益的习惯,如今已经大大有害了。修行,就是抵抗本能反应的方法。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固然是非常难实现的境界,那么先从慢一点,从延迟反应开始,能做到也是极好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