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格格读书营

做一个努力又会想办法的妈妈

2019-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刘晔_亲子沟通

01  做个努力的妈妈

那天偶尔在朋友圈看到主持人王芳跟她女儿的一个视频,又想到她之前写的那本书《最好的方法给孩子》,再次拿出来翻看,仍然对王芳佩服不已。

王芳的确是个大忙人,她是国内一线情感节目的主持人,还拥有自己的传媒公司,每年录制1000期左右的节目,旗下有100多名员工。

想想看,这得多忙,可是即使这样,她仍然没有把孩子完全扔给父母,而是自己担起责任来。

我想摘几段留给自己,什么是努力的妈妈:

说实话,那两个月,我快累吐血了。

北京确实很大,我工作在东五环,家在西四环,每天下午5点我就开始在堵车大军中狂奔,到家之后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趴到桌前,跟女儿共同找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女儿养成了不会的子查字典、不懂的意思必须当天弄懂等好习惯。

然后等她全部学习好了,晚上8点多钟,我再横穿北京城,回到公司,处理各种事务性工作,很多时候,我的同事还在等我开会。审片,对本子,有的时候一折腾就是夜里一点了。再穿城回家,看着熟睡的女儿,我一头栽倒,睡不了几个小时了。

早上不管我多困,六点半必须起来和他聊天,有时候再把昨晚的知识用游戏的方法帮他复习一遍,然后送她到门口。最后倒在床上,还能睡一个多小时。那些日子,每天都是这样过来的。很辛苦,但我已经意识到,这是养成她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刻,必须努力下,为了将来的轻松。

而且她还会抽一切时间跟孩子讲新闻,讲历史,讲地理,讲各种事情,让孩子虽然跟妈妈的时间很短,但是收获却很大。孩子小的时候,她还会带着她去录节目,工作,见朋友。

只要回家,她就主动关闭一切电子设备,跟孩子聊。

虽然是忙碌,可是她的心里却一直装着孩子,孩子的需要,孩子的活动她都放到首位。

所以虽然忙碌,孩子心里却一点点不缺少爱,反而非常健康地成长起来。

跟王芳相比,我远没有那么忙碌,也许因为时间多,反而没有那么珍惜。

今天跟孩子坐车的时候,我在车上回复各种信息,儿子坐我旁边一直静静地往外看,我突然意识到,我浪费了我们这段亲子的时光,我只顾忙我的事情,却没有跟他聊聊天。

我想我也应该像王芳一样,在跟儿子相处的时候,应该放下手机,多跟儿子聊聊,他的想法,他的困惑,他感兴趣的事情,包括人文地理,历史,时事……每天有意识地准备一些东西跟他分享,进而找一些书来一起共读。让他的小脑袋瓜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对世界充满好奇。

一个人,只有好奇心不灭,才可能探索。

行动起来!

02  做个会想办法的妈妈

王芳特别会想办法,孩子上课不爱发言,她找到了原因,原来孩子很多地方不扎实,不自信。所以她就开始跟孩子一起分析,哪里不会,哪些学科是弱项。

比如数学,她发现应用题理解的很好,但是数学计算能力不行,于是她就跟孩子在家里进行口算比赛。

阅读不好,从背文言文抓起,文言文理解了,再读课文就太轻松了。于是跟孩子背《陋室铭》《将进酒》,一边解释,一边背诵,一边默写,还教给孩子一些背诵的小窍门,很快就搞定了阅读。

王芳说,她的方法都是孩子遇到问题时想出来的。

不去一味地责怪,或者一个笨办法用到底,能主动分析问题,找到根源,解决问题,这就是智慧啊!

从小到大,我一直记着爸爸教给我的两句话:“办法总比问题多”,“有问题就有解决办法”,这些爸爸不只是常说,还用一辈子的行动践行它。

在我的家里,没有爸爸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里的任何东西坏了,爸爸总能找到巧妙的解决办法,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他也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

所以在育儿中,我也一直坚信着爸爸的这两句话,不会特别焦虑。

孩子出问题时,我一般先观察,再思考为什么?最后根据原因来尝试各种解决办法。

同时,我始终坚信:任何问题都不是坏事,而是一次成长机会——对孩子,对我们都是如此。

在读《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时,我找到了很多共鸣感。

做妈妈这件事是我们今生今世跟孩子的一种缘分,是几生几世累积的缘分,怎能那么轻松,随意,不用点心思就搞定?!

做妈妈永远是个自我成长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是值得!

一起做一个努力,又会想办法的妈妈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