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
作为一个知识付费的深度用户,在昨晚课程营销的最后节点,在支付的环节,我还是按下了暂停键。
理智告诉我要冷静,再多了解一下,再多考虑一下。毕竟销售来来回回就是这些套路,咱虽不是老司机,可也不是新乘客了。
五天的体验课,我全程参与了。体验感可以说非常好,起码我目前的程度觉得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那我在纠结和犹豫什么?
我汇总了这些年为“知识”付出过的学费和时间,聚焦这两年来看,性价比和体验感满意度高且持久的是股票投资课和线下的古典吉他课,专业度高,成长性强。
另外的付费写作社群和理财读书社群,感觉就比较鸡肋。
写作课我是上了一节体验课后报的,后来事实证明体验课已经达到了峰值的最高点,后面的课程被课件的方式同步到了其他的体验课中,就是说无需付费也能经常上课,付费和不付费的唯一差别是付费了可以被点评文章。
理财和读书社群付费的时候,其实就是一张窗户纸的认知差距,自己多一些耐心,愿意深入,无须付费就能达到,甚至自己后来持续赶超了他们。
为了销售课程,很多机构会用心打磨体验课,体验课是屡试不爽的镰刀,体验课的感觉好,但不一定代表今后的课程能继续出彩,有些也就止步于体验课的程度了。
我目前付费的课程,一半都是这样的。那层窗户纸,像一只气球,被课程的宣传吹大,瘪下来的时候,才是原形。如果一开始就看到圆形,哈哈…你懂的。
这算是我陆续散出去银子,攒的一点儿踩坑经验。如果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先自己做功课,过了基础阶段再选择,辨识能力就会强一些,自己有足够的兴趣和毅力去坚持,再报名也不晚。
当然,能让我脑袋自动降温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学费。
声音课程的学费不菲,三十六节课快要上万的节奏,VIP课还要翻倍。如果要入行,还要添置装备。其实肯定要考虑装备的预算,不然怎么玩啊?虽然他们告诉你买最便宜基础的就够用,如果自己也那么傻那么天真地相信了,一个月后铁定要后悔。任何东西一分价钱一分货,不然明星干嘛要带着定制的家伙什儿,你的音效不行,怎么跟别人竞争?
我是个成年人,学习对我而言是一项投资,要计算入坑的成本,要考虑投入产出比。我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汗水。不能跟昨天几个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三学生似的,跟家长还没怎么嘚啵嘚,家长就激动地支付了VIP,难怪培训机构那么吃香,果然家长才是最好收割的韭菜。
前天的节奏练习作业,昨晚快十二点老师发来了点评。一个班级接近一百个人,作业只有四十几份,VIP们没有一个交作业的,有且只有一个报了普通一体课的完成了作业。
报课如此积极,完成作业却如此不积极,结果会怎样?天晓得。
口舌之功也不是三日之功,脑子一热,本事就长到身上了。但凡跟艺术沾点边的都考验基本功、毅力和money。
睡前读陈忠实先生的散文集,读到其中一个故事,他十三岁那年,因为家境贫寒交不上学费,只能休学一年,描述他、教务主任和父亲三人的笔触,满是沉重、惋惜和人生的无奈。
书里的“他”,要背着一周的杂粮馍,去六十公里外的城里上学,一日三顿开水泡冷馍,连就嘴的咸菜也没有一口。
就算克服了贫穷和困窘带来的自卑,他的父亲卖掉了所有的大树小树,连树根都刨出来劈成小块儿拉到城里卖掉,也凑不出两个儿子的学费。
他的父亲临终前,都放不下让他休学一年的那件事。他高考的那年,政策发生了变化,前一年50%的升学率,降成了个位数。他落榜了,也因此终身错过了大学,好在他最后成了名作家,也许他父亲对“拿不出学费”这件事能稍稍释怀了。
那个年代,远远地过去了。
现在是付费就能解锁认知的2.0时代,线上线下,选择的领域和方式越来越丰富,知识被包装成了商品,知识付费与变现变成了某种产业链,支付的行为使我们成为了用户。
所以,即便昨天我错过了销售的节点,今天助教仍然还能为我申请到“优惠”价格,我相信后面也能。花样也不陌生,比如让我们用蚂蚁花呗做个分期付款,或者交一千元定金占个名额。
这一千元,好退吗?
我对助理表达了感谢,不再重复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学费,非彼学费。我要三思好了,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