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读书

“飞花令”之“花篇”(一)

2017-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文文姐
“飞花令”之“花篇”(一)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在最近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在万众瞩目和期待中再次回归,并受到热烈追捧,再次引发了一波中国传统文化热。

其中新增设“飞花令”环节,非常有看点。借鉴古人的诗词之趣,每场一个关键字,即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一来一往,口吐莲花般给我们带来浓浓的诗趣。那么我们也来玩一玩“飞花令”的接龙游戏吧!

以“花”为关键字,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有关“花”的诗词佳句,与大家共同分享: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唐·李白《忆东山二首》)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水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唐·刘希夷《白头吟》)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五代南唐·冯延巳 《鹊踏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五代南唐·李煜 《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五代南唐·李煜 《浪淘沙》)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北宋·欧阳修《蝶恋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北宋·晏殊《浣溪沙》)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北宋·晏殊《寓意》)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北宋·晏几道《思远人》)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北宋·朱服《渔家傲》)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北宋·秦观《浣溪沙》)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北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北宋·李清照《醉花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北宋·李清照《醉花阴》)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北宋·李清照《武陵春·晚春》)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北宋·李清照《醉花阴》)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元·王冕《墨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飞花令”之“花篇”(一)

        以上是我整理的部分有关“花”的诗词佳句,在整理欣赏、再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我们中国古诗词竟然这么美,我深深被这种美所感染着。借用郦波老师的一句话:“诗词是一种塑造人心的力量”。是的,我们每一个人对诗词的真意理解都不尽相同,但是只要它能够催发我们内心的情感,唤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念,那就是我们对诗词真意的真正理解。

       诗词,不是高堂之上的展品,而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慢慢品味的精神珍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