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人生旅途闲谈碎语

抢救记忆

2018-10-03  本文已影响324人  李彦国

2018年10月3日,星期三,天气,晴。

孙女出生在省城石家庄,户口也随父母的户口,落在了石家庄,一生日两岁了,没有回过老家。

村里有“瞧孩子”的规矩,第一天,一家子要聚在一起“吃面条”。第二天,亲戚要拿一篮馍馍,或买了小孩衣服等礼品瞧孩子。到家里见了孩子,都要给孩子喜笑对话,顺手给孩子几个钱,或10元,或20元,或100元。

谈起瞧孩子,有人跟我说,他就不瞧孩子。孩子己经七、八岁了,没有回来过。很省劲,自己不麻烦,亲戚也安生。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不敢选择省劲而改变这个规矩。

家的概念在逐渐落漠,乡土渐行渐远。如果缺失了家族和亲族体系的来往和记忆,缺失了亲人之间的生命体验,家史将是苍白的。

孙庆忠教授说:

“也许有人会问,生活琐事有那么重要么?我们试想,一个人如果突然失去记忆,对曾经的生活全部忘却,那要如何面对明天?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共同的生活记忆。情感如何维系?"

不留住根脉,不留住记忆,世代积累的家庭生活和乡村生活将永久地告别。

将亲人之间的来来往往、绵绵情意定格在心里,希望后辈子孙记住这些不应成为云烟的往事。

因为要瞧孩子,孙女回来了。刚学会了走路和简单的称呼,像个小哑巴,大多用手语表达,指住杯子,让爷爷端起来和她碰杯。

初见毛驴,感到很奇怪,不停地指着毛驴让我们看,她可不知道,我们对毛驴再熟悉不过了。她对毛驴又想靠近又很害怕,同《黔之驴》里的老虎一样的表现。

抢救记忆

“快看,快看那个怪怪。”

抢救记忆

“是个啥东西?怕怕。”

王金庄的子孙,如果对毛驴如此陌生,怎样融入到乡土之中,孙女和外地的游客来这儿旅游了一趟多么相似啊。我猛然想到抢救根脉这个话题。怎样让出生在外的子孙留下家乡的记忆?

抢救记忆

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家里有个赶着毛驴种地的爷爷,爷爷还有爷爷的爷爷。爷爷有个孙孙,孙孙还有孙孙的孙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生生不止,繁衍生息,艰难奋进,永续发展,链接人类历史不屈的链条儿。

抢救记忆

适逢国运昌盛,我们走出了大山,挤入了城市,千万记住,“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抢救记忆

因为瞧孩子,孙孙李鹤轩,也从城里赶回来看妹妹。回到了老家。

谷还没有打,帮爷爷扛上这袋子谷穗打谷去。

抢救记忆

把谷棒子筛出来,再摊开晒晒,走的时候就可以把磨现成的太行小米带到城里了,金黄金黄的,没有上化肥,没有添加剂,城市里买不到的。

李鹤轩由奶奶带着,在老家长大,有很多第一次的农村生活体验。

第一次在滴水门摘豆角,提溜着食品袋,摘了一袋。

第一次在石崖沟点玉米,爷爷刨坑坑,孙孙点籽籽,看见爷爷用脚踢土盖籽,自己也踢着土盖起籽来。

第一次去盆滴水点熏土,下面点着火,把草毛快一层一层盖上去。忙乎一天,满头是汗,累得可不轻,中午点火烧干粮,蔫蔫地吃了一个大馍馍,吃得是那样的香,肚子饿了,吃起来香甜。

……

生活在农村,对于农活,亲眼看过,亲手做过,耳濡目染,在劳动中,生活中形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乡情。当到了入学年龄,离开奶奶,离开家,离开这一片土地时,嚎嚎地哭着走不开,这就是乡愁吧。

家乡有什么留恋?家乡有毛驴。

抢救记忆

家乡有太行山巅的月亮湖。

抢救记忆

家乡有王金庄小流域和她的游船。

抢救记忆 抢救记忆

家乡有儿时的弹方格的童年伙伴。

抢救记忆

家乡有父亲做的手工小木驴。

抢救记忆

留住,留住乡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