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生训练营

【书写人生训练营】2组-薇薇-《为何家会伤人》-“爱”是一把刀

2019-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薇薇学姐

“爱”是一把刀

文|薇薇

昨天,朋友欣欣向我哭诉,妈妈太强势,根本没办法沟通。欣欣是我的研究生同学,一直温柔懂事,从小没有违逆过父母的意思,最近找工作,因为父母一直想让她回老家,她找个一份大城市的工作,闹得很不愉快。其实欣欣内心一直想要独立,可以为自己做决定,可是一直也没能真正独立。

这个情节让我想到了《为何家会伤人》中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操碎了心,自从孩子自己系鞋带,打了一个死结以后,妈妈就帮孩子做了所有的事情。母亲问咨询师自己应该怎么办?咨询师回答:“当他生病的时候你送他去医院,他没钱时你给他送钱,他处理不了的任何事情,你都替他处理,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我也无能为力。”

这本书的作者武志红是资深心理咨询师,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他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

武志红从小出生在幸福家庭,对伤人的中国家庭认识不足,在他阅读读者来信、看到现实中家庭不幸事件、浏览新闻的时候、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才了解到中国家庭的基本面貌。为了疗愈深处痛苦的人们,他写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这本书从家庭核心、生命主题、转嫁焦虑、中式家庭四个方面还原了中国家庭的面貌,也为解决家庭痛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

不管是在电视剧还是在现实中,我听到很多家长都说过“要不是为了你,我和你爸早就离婚了”、“孩子你是我最大的希望”、“父母老了,我们应该事事以他们为先”。好像大家考虑最多的还是父母和孩子,而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伴侣却退居二线。

其实,夫妻关系才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只有夫妻关系稳固,家庭关系才会稳如磐石。因为从陪伴时间上来讲,孩子只能陪伴你的后半辈子,老人只能陪伴你的前半辈子,只有伴侣才是可以同步陪伴一生的人,如果将亲子关系当做家庭核心,那么势必在其他家庭也会造成一个错位的爱,往往导致恋母情结、婆媳矛盾等。

对孩子最好的爱,其实是分离。

二、学会分离才能成长

我们的一生其实是不断分离的一生,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把分离当成一个人生课题。人的第一次分离是与母体的分离,这一点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因为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分离,孩子和妈妈变成了两个人。而人的第二次分离其实是18岁成人在心理上和家庭的分离,这是中国人普遍容易忽视的,所以妈宝男(女)才有那么多。

咨询师荣伟玲说“拒绝分离,就是拒绝成长。”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互相干扰,最终影响的是两个人的成长。在处理分离上,一般有三种结果:

1.成熟分离。一边给予爱,一边确立自我,两个人仍然可以有亲密的关系,但是都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

2.拒绝分离。其实现实生活中拒绝分离的两个人关系并不一定亲密,往往是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

3.单纯分离。这种关系中没有爱的存在,一般很难维系。

带着爱,与对方分离成两个独立健全的人,是我们一生都有学会的课题。

三、真正的快乐

焦虑是这个时代的标签,我们有太久没有感受到快乐了。

快乐分为三个层次:竞争式快乐、条件式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我们现在社会宣扬最多的往往是竞争式快乐,也就是我比你厉害,我才会快乐,这种快乐模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总有比你优秀的人,所以无论我们爬到多高的位置,总会有人在某个方面是优于你的。

条件式快乐倡导我们不和别人比,我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我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就是快乐的。而无条件的快乐是不需要任何条件,人一直处于一种快乐祥和的状态。

第三种无条件的快乐并不容易活出,但是意识到快乐的模式,我们就可以摆脱竞争式快乐,获得真正的快乐。

其实这本书看到最后,我心里其实很不舒服,因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和我最初接触心理学的时候有点相似,那个时候看的大多数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流派,将我们大多数的问题都归因于童年经历,也就是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了解到这些,我甚至有一些怨恨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让我成为现在这样一个失败的我。这本书也是一样,通篇都在讲父母的错误做法,对于对心理学了解不多的小白,很容易产生对父母的怨恨情结。但其实我们的父母也是受害者,他们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被别人无条件的爱过。希望这本书不是你学习心理学的终点,还有更多的心理学好书可以带你疗愈这些情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