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关系处的得体,心中要有他人

2024-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因为,人都有情感需求,能够体会到对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接纳对方的情绪、并做出真诚的回应,才有可能拉近距离、建立信任。

01

平时改进产品,我经常会反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我改进什么?

因为我觉得,做产品,首先要想清楚的不是怎么做,而是谁需要,有没有价值。

如果这个产品没有目标用户,或者满足不了需求, 就没人愿意为我的产品买单,产品也就毫无价值可言。

所以,我需要经常告诫自己:做产品要站在外部目标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按照我自身的喜好和习惯。

“自己的产品最优秀”、“自己的方案最好“,这些绝对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了解别人的痛点,分析他们的需求,然后再来决定要做什么,这才是我真正要做的事情。

02

这种工作上的意识和习惯,在人际交往中我也会运用到。

比如,我希望我能做到真正的“倾听:

第一,在听的过程中,做到不打断、不劝告、不解释、不评估。

第二,在听完别人的分享后,用自己的语言来重复别人所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方的情绪;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后,要得到对方的反馈,确保自己确实听懂了别人真实的想法。

这些要求的核心是“心中放着他人”,“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想一想他有什么感受”,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这样工作的?

能了解病人的所思所想,能与病人共鸣共情,让病人把自己当成一个可信任的朋友,愿意说出全部的问题,也愿意接受引导,那么治疗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03

同样,维系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除了保持真诚外,心中记挂着对方也同样重要。

因为,人都有情感需求,能够体会到对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接纳对方的情绪、并做出真诚的回应,才有可能拉近距离、建立信任。

比如爱人之间,双方经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

在生活中,总会因为一些琐事,产生矛盾,轻则相互指责,重则拒绝沟通、冷战,甚至不断争吵。

虽然时间或许最终能化解这些问题,但双方平时相处起来,肯定是极不舒服。

但如果任何一方不管什么时候,都能顾及到对方的感受,接住对方的情绪,分析出对方伤心、痛苦、愤怒、焦虑的原因。

并真诚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心声,那么双方的相处就会变得从容。

04

最后,总结一下:

现在我已经真正意识到了,在人际交往中,光有热情、保持真诚还不够。

要想关系处的得体,心中必定要有他人:

能获取到对方的痛点与需求,能带着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想法进行沟通,那么双方的矛盾和对抗很有可能就会缓解。

而且,一旦我体会到了对方的情绪、顾及到了对方的感受,意识到了对方的立场,我就更容易找到自己和对方的连接点,影响说服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虽然世界在变、社会在变、时局在变,但人的本性不会变。

与他人相处时,不用太过匆忙,也不用太过着急,试着培养这种“恻隐之心”看看,说不定,它能帮你维系好工作生活中的良好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