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角带泪
文学家们总是说孤独,或者把玩这种东西,欧美的作品中,甚至能看见命运的痕迹,时间齿轮咔咔作响,所有的一切消失全无。
百年一世纪。
孤独却要好久好久,岁月无痕,一瞬即灭,犹如一个稚嫩的小孩,瞬间变成白发老人,然后连形迹都不带半点留下。
这种孤独,让人觉得宏大而无力,沧桑感布满每一个细胞。
犹如海洋变幻成了沙漠。
时间的孤独,事物的变迁,人迹的消灭,一切的温声细语,熟悉的场景,去日的亲朋好友,全部归于虚无。
家族式的故事,总会与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性又极其淋漓鲜活的显现。
有一天,清晨醒来,我好像在睡梦中哭了,枕角带泪,在梦中我体会到了极致的事物变迁,时间的洗礼,由稚嫩的孩童变成了白发老人,醒来后连声音都带点沙哑,我看着青春的自己,与发出悦耳的声音,先是惊,然后才发觉这个是我自己。
原来,我还没有老去
只是孤独留藏我心。
我仿佛是活了一个世纪的人,某一天,降生到了这个青春年少的人儿身体里,用我那苍老的灵魂继续给你们讲述。
那些思想家,追求孤独,也像在把玩着这些东西,村上、叔本华、马尔克斯。
村上春树的骨子里,他好像把孤独当成自由,只要一个人默默做自己的事情,他就好开心,他的开心成就了自己,不如说他的孤独成就了自己。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说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他的文字,浅显易懂,就算是没有哲学基础的也能完全看懂。
书中有许多营养的观点,对后代的许多伟大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一面享受着孤独,一面被孤独的毒素侵扰,这个东西,说完全没害,还真不可能。
我喜欢的许多文学家都是遁世主义者,不露面、不接受采访、不出现在电视里,已经是他们典型的特征。
神秘而迷人。
想象中。
曾经有个很孤独的少年,总是喜欢呆在房间中看书,听古典音乐。
岁月并没有改变什么。
他依然看书,听古典音乐。
只是他已经白发苍苍,出了好多本书,连我也知道了他。
喜欢上了他。
我知道,他依然孤独,总是会在自己的世界中挖很深很深,产生的连接感,我体会到了孤独。
他在一本书中说,玩音乐会很开心,最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让人产生物质上的某种变化,确实的增加了某些东西。
通过心灵的触碰,而带来物理上的变化。
我想,他应该是做到了。
某天,我去市图书馆。无意中翻开某本书,默默的开始阅读,女作家,情节我记忆不清了,只是整篇故事充满着难以言喻的孤独,整篇都是,这种感觉依然记忆犹新。
那犹如很深的水,感觉能把人整个吸进去。
阅读完后,那种感觉依然无法稀释,整个人都被吸进去。
很深很深的孤独。
好书好电影总会让人落泪,无法忘怀,有些书有些画面,看完就忘掉了,而有些会对你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这就是差别。
文学家的区别是思想,即使他们在人群中,甚至和情人、爱人、朋友、家人在一起,他们孤独。
他们的本质是孤独。
如果,生活在乌托邦的美丽新世界,最感觉格格不入的就是他们。
他们最不屑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他们的思想,注定他们的孤独。
也许,上帝给了他们这群人智慧,却夺走了他们幸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