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劝你要学习理财
看到有人问:“你们为什么要学习理财?”评论区里有各种各样的答案,但大部分的回答背后都表现出“理财能更快、更好赚钱”的想法,所以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投资理财上。
这有什么不对吗?
不能说这种想法是错的,因为获取收益是投资理财的出发点,但如果过于看重理财的赚钱作用,而花大部分时间研究,忽视生活和工作,那就不符合理财的初衷了。
除非投资本身是你的事业,如理财规划师、金融从业人员等,作为学习理财的人,其实没必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上面。
要知道,在投资领域中从来都不缺乏聪明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别人擅长此领域并有兴趣做好,而你有什么条件和他们竞争呢?
有人抱着“中彩票”的心态去学习投资理财,总觉得投资是一项很简单的事情:买入、卖出,赚取差价,试图在短时间内赚取高收益。甚至把工作和事业都放到一边,最终不仅将本金搭进去了,而且生活也被弄得乱七八糟。
虽然投资操作很简单,但操作的决策却是难以学会的,它需要长时间经验、阅历积累和对人性的了解。
所以对于大部分学习投资理财的人来说,只需要打理好现有的财产(即使不多),然后才能无后顾之忧的去打拼事业,通过收入赚取更多的收入,累积更多资本,通过被动化投资让本金产生稳健的被动收入。
总之想说的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应该先是专业的工作者,然后才是业余的投资理财爱好者。
要树立怎样的理财观?
1. 工作+理财
对于大部分投资爱好者,理财并不是他的工作,所以在理财之外拥有一份喜欢、有热情的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那些投资大师们,之所以能够在投资上取得超越常人的回报,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热爱工作。
如巴菲特曾说:“我一生最成功的投资,就是在25岁的时候选择了投资这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让我每天都能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有人问巴菲特:“如果您必须在2018年从零开始,您将如何改变您的职业?”
巴菲特回答:“如果我今天重新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我仍然只会做我有热情的工作,我还是会从事过去一次又一次做过的那些工作,我每天都期待着工作。”
所以,只要你去做你擅长、并且有激情的工作,人们自然会来找你。
那如何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这也是我们导师开组会时提的问题,有时候感觉自己有很多选择,却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
“对于刚出校门的你们来说,除了使用一些心理学方法、技术去发现自己喜欢的之外,还需要多去尝试不同的工作,这35岁之前都是可以的,但在35岁之后就必须专一了。”
也许这就像买衣服,试的衣服多了,才会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一件,然后可以在固定穿衣风格的基础上去尝试其他风格。
在这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主动参与你的生活。
因为只有当你的生活是主动参与的、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才能感觉到是在做自己,才能真正从生活中吸取经验,获得成长。
如果你当下的生活是别人意志的执行,是别人替你做的选择,那么你就是在被动参与生活,你会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你会不快乐。
而且,更糟糕的是,你的成长会停滞,在心智、动力、生活、工作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2.全面发展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是一样的道理。
为了对生活保持热情和敏感,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然后在业余时间,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获得额外的收入,成为斜杠青年。
比如利用周末时间教人打球,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写作、设计、翻译等等,总之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保证每月基本工资的基础上,通过副业增加收入。
那如何做到呢?
这就需要会花钱,把钱花在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能够赚到钱的斜杠青年,培养兴趣或一技之长,然后让自己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
不要说你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首先兴趣爱好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其次每个人都会爱上自己“有所付出”的事情。所以,你总会发现你所喜欢的。
3.学习理论+实践
很多人以为在学校里才是学习,因此一出校门之后就不再学习了,实际上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不管在从事哪个行业,学习几乎都是一辈子的事情,特别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不主动学习,则会被时代抛弃。
不过在学习这件事情上,还存在一些误解,很多人以为“学习”,就是不断的看书、阅读、看视频或者是参加线下培训等等,学完之后就束之高阁。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也就是说更为重要的是“习”,要将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然后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才算是真正的学习。
当然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善于跟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因为只有你真正懂了的东西才能跟别人讲明白,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也会看到新的想法和观点,这也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小结
理财虽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它是一种打理钱的工具,能为我们稳定赚钱的是自身资本,这才是生活中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