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个人进化营读书想法

名人解读:“社交媒体第一人”扎克伯格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6人  966afd67ffff

最近微博热搜有个内容说的是,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因为妻子普莉希拉经常半夜醒来看时钟,担心错过起床照顾孩子的时间,所以扎克伯格为他的妻子制作了一个“睡眠木盒”。帮助她在晚上安然入睡。这个“睡眠盒”没有时间提醒,因为时间往往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压力。“睡眠盒”会在早上6点到7点孩子醒来的时间段发出微弱的光,其余时间则保持黑暗的状态,并且微弱的光也不会影响到普莉希拉正常的睡眠。扎克伯格表示这款“睡眠盒”的影响比预期还要好,如果妻子普莉希拉在半夜突然醒来,看到黑暗状态的“睡眠盒”就不需要再去注意是否到了时间,这样能帮助她更能安然地入睡。“睡眠盒”在扎克伯格的朋友间也特别受欢迎,因此他将这份创意展示出来,希望任何对这个创意有兴趣的人,都可以进行开发生产。此前我虽然知道扎克伯格创立了facebook,开拓了全球“社交网络”先河,年纪轻轻就名利双收,誉满全球,但没有太过认真去留意他的经历。看了这个上述微博热搜以后,令我对这个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的亿万富豪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我们会发现,国外很多名人都是早早结婚,并且对伴侣对家庭十分用心,就像我从小喜欢的球星大卫贝克汉姆那样,即使风靡全球女球迷,但始终对他的发妻和孩子们爱护万分。看到扎克伯格那么用心地为妻子设计睡眠盒子以后,我对这份社交网络天才好感倍增,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读一下扎克伯格怎样从“哈佛坏小子”成长为“世界因他而改变”的社交网络创始人。

一、童年时代

扎克伯格的父亲曾经评价童年时期的他:“意志坚强并且冷酷无情。”他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能通过什么方式达到,从来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没有用处的人和事上面。他父亲说:“对于其他孩子的问题,可能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行了。但对于马克的问题,那就要打起精神。你必须准备事实、经历、逻辑和理由与他进行强有力的争论。”

看到这里,我想起自己从小就是一个问题儿童,例如我会莫名其妙地问长辈们:“明明你们的钱都是从银行取出来的,没钱就去取就可以啦,干嘛非得要去上班呢?就不能多陪陪我吗?”大人们都觉得我是一个很可爱很聪明的小孩,他们只会拿我这些天真的问题作为笑话。但他们没有一个会认真告诉我,钱是怎么存到银行的,又是为什么可以到银行取钱来用的。

而且家里唯一有点文化的爸爸根本没太多时间跟我沟通交流,妈妈就只会跟我说,大家都这样,所以就是这样了。有些我太想知道的东西,爸爸只能给我买书让我自己看,而慢慢的,我只能不跟大人们争论这个世界的“为什么”了。

扎克伯格的爸爸则不一样,他的父亲艾德养育孩子的心态就是让他们自由飞翔,并且他有很强的自省精神,因为小时候家庭并不富裕,扎克伯格的父亲艾德只能应其父亲的要求学了一门可以迅速变现的学科,上了纽约大学口腔学院,最终成为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名牙医。而正因为自己是经历着按家长意愿成长的人生,艾德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撤,他尽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成长空间,尽其所能支持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所以在扎克伯格很小的时候,他的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得到父亲的支持并真的践行出来,例如,他因为喜欢《星球大战》而想当电影导演,父亲就给他买来了拍摄电影需要的一切设备,结果一个多月后,扎克伯格居然真的创造拍摄了一部电影。后来他因为拥有电脑而成为了出色的游戏玩家,然而也因为发现游戏中有很多漏洞,而特意去买了游戏编码的书而学会了编辑制作视频游戏。

正因为在爸妈创造的先进、科学、宽容的教育环境下成长,塑造了扎克伯格富有毅力、激情和创造性的性格特点,为他日后能创造别人不敢尝试的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二、在哈佛大学开始创业

其实在创造facebook之前,扎克伯格还创造了facemash,Facemash 网站用于比对学生的图片,可以评论可以打分,由于把两张美女的照片放在网上,大家会踊跃评论和打分,这新的网站正好刺激了青春年华的男女学生。

但是想要获得更多的照片,扎克伯格尝试了用黑客的行为,破解了学生宿舍的密码,获取了12栋宿舍楼中9栋的学生照片。当时他用了一个晚上就吸引了450位用户访问,并且产生了2.2万页面浏览量。虽然Facemash 网站没几天就火了,但是由于照片的来源没有得到主人的同意,引起了很多女权主义者的反感,很快就被迫关停了。扎克伯克还被学校给予了留校察看的处分。

成功和失败很多时候都是一念之间,很多人尤其我们在国内的成长环境,一旦受到官方的打压和社会的谴责,很多人就会马上放弃自己的梦想另觅出路。然而扎克伯格并没有这样做,他继续坚持着自己打造网络社交圈的梦想。

他创造社交网络平台的初衷就是为了让网络社交也跟真正意义的社交一样,是对生活中社交圈的复制,这样人与人的链接才更有意义更有效。其时,正因为facemash 的事件,让社交网站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扎克伯格就在这时候得到了交际能力较强的萨维林支持,并在对方投入的1000美元开办网站经费以后,开展了没日没夜的网站编程工作并申请了The Facebook的网站注册。

2004年年初,facebook 网站不用三个月就弄好了,当时在内心深处有独裁欲望的扎克伯格还在网站的末尾添加了“马克.扎克伯格制作”字样,维护版权。

facebook上线以后,最早的用户只是扎克伯格共同创业的朋友们还有一些其他同学,当时为了扩大用户群,他们选择用电子邮件发链接的形式争取更多的用户。

由于社交定位明确,使用方便,加上扩展迅速,同年年底,facebook因为运作良好,非常顺利地成为了拥有超过百万用户的网站。

“如果你爱你所做的事,你就能穿越逆境,如果你真的喜欢做,你就能更容易集中精力去挑战。”扎克伯格这样说,他总结自己的创业技能就是不要对自己说:“我不能”。

三、关于爱情

扎克伯格跟妻子是在学校认识并一见钟情的,他的妻子普莉希拉。陈是一名相貌普通,但高智商高情商的亚裔女子,普莉希拉非常独立,她甚至从不关心扎克伯格的名声和金钱。他们的感情史也非常简单,没有像普通年轻恋人那样经常上演幼稚的爱情戏码,直接认准了对方并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主题:和爱人生活在一起,共同进步。

而普莉希拉也一直坚持过很简朴低调的生活,在他们之前是平等的爱、独立的爱、成熟的爱。普莉希拉从来没有把扎克伯格当作是一位社会知名人士,在她心中,他只是她的丈夫,爱人。

四、关于坚持

扎克伯格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想要的发展道路,一直是保持专注、继续前行的。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拥有超出常人数倍的远见。他在高中的时候已经发明了MP3插件Synapse,该智能软件可以分析用户的倾听习惯,以便于为听众匹配爱听的歌曲。这款插件为他带来了最早的声誉,当时美国在线很喜欢他的软件,并为高中时代的他开出了百万年薪。但是他不为所动,坚持去哈佛大学读书。因为他对于他来说:“赚钱不是目的。”

扎克伯格运营facebook赢得数目庞大的用户群引起了比尔盖茨的注意,当时比尔盖茨开出数百万美元的高薪邀请他加入微软,但扎克伯格认为:“微软以windows发家,而承载我梦想的是互联网。”他对公司对自己的目标和理念一直很坚定。

而且扎克伯格还说过:“人们通常以为,互联网只是娱乐或沟通工具。但对全球大多数人来说,互联网可以成为一条生命线。技术本身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们首先要创建更和谐、更健康的社区。”足见扎克柏格是把自己的梦想定位在解决全球互联网生态区的层面上的。

后来,雅虎还出资10亿美元想收购facebook,扎克伯格依然拒绝了。现在很多人创业都是先把盘子和蛋糕做大了,然后包装好把壳卖出去,圈到了钱再去划另一个盘。对比扎克伯格的坚持,我更为钦佩,我们人生在世,钱只是工具,只是一种辅助实现梦想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目的。如果生存只为了赚钱,那该是多没意思的事呢。扎克伯格自己也说道:“这不是钱的问题,它是我的孩子,我想将它一手带大。”

facebook网站是扎克伯格的名片,是他创立的品牌,是他的心血倾注点,专注把自己的心血经营下去对于本来就名成利就的他来说,更为重要。扎克伯格认为自己是志在改变世界的人,他的理念是要把蛋糕做大才能分得更多。

正如扎克伯格说的:成功没有捷径,开设一家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或是开发一款像facebook这样的产品,需要决心和信念。所有值得做的事都是十分困难的。

五、关于facebook

想全面了解扎克伯格的理念,还得认真分析一下facebook跟其他社交平台的异同,facebook在创立初期只是针对学生的应用,从一开始注册就要求实名制,并要把facebook ID设为公开的ID,这样就能过滤掉很多虚假信息了。实名制让人表里如一,社交的透明化让很多人喜欢facebook。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网络时代社会关系的聚合地,facebook既是一种产品哲学,也是一个商业传奇。

扎克伯格说过:很多公司都会开发类似于视频聊天这样的功能,但facebook的竞争对手还必须要打造自己的社交图谱。facebook的工作就是保持创新。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话讲述的正是扎克伯格一直坚持用以经营facebook的信念。

Facebook的第一步是面向校园市场,到后来,在全球范围内只要是拥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都可以注册成为Facebook的用户。

第二步是采用去中心化的封闭式设计,能够很好地隔离不同类型的用户,在Facebook上可以建立起诸如高中和公司的社会化网络。

在2010年,Facebook的用户已经超过了5亿。5亿人单单从数字上看来,已经是世界人口排行第三的一个“泱泱大国”了,而扎克伯格一点没有满足,他又把市场定位对准了中国。不仅是因为他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太太是华裔,还因为他知道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网民,他说:“如果将中国这十几亿人口排除在外,那又怎么称得上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呢?”

所以当时扎克伯格为了将Facebook推向中国市场,他还努力去了解中国人的交往思维,也努力学习中国文化。

Facebook其实在推出初期面对老牌网站是面临很大的挑战,当时facebook赢得了苹果用户的钟爱,但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也争相推出了更多属于自己的个性产品,与之争夺市场,抢夺用户。

但是扎克伯格一直用“追求长远利益而非眼前利益”、“最冒险的事是不敢冒任何险”等超前的管理和创新观念,让Facebook一直占据社交媒体的前列。

有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坚持的人,无论到哪里都能闪闪发光。愿一直在努力的我们也可以找到像扎克伯格那样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我是【华娃】,一个有多年职场打拼经验,擅长品牌公关宣传的媒体人,请关注我一起成为不可替代的职场达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