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当个“花痴”?
多年来,得了个外号——花痴。我倒也不恼,毕竟这是对我最高的赞誉。当然,此花痴非彼花痴,一是对美好容颜的追求,一是对美好自然里诞生的美好花儿们犯痴。我属于后者。
前天 ,两个喜欢花的女孩趁着大雨去了上海某花鸟市场,完全兴之所至,才不管大雨滂沱呢。挑挑拣拣,全看眼缘。因为只要是花儿,我都是爱的。最后,我买了两个盆栽和一束鲜切花。盆栽一是明亮的黄色长寿花,明亮得在心里就可以开出晴空来;一是叫不上名字但小时候开满漫山遍野的野花,生机勃勃昭示着美好;鲜切花是一束桔梗,这不是我第一次买桔梗了,上一次是白色带着紫边的,这次是清新淡雅的绿色。看着它们亭亭玉立在我的阳台上,心情美美哒。
喜欢花,当花痴。于我而言,是一种生命的择捡,是顺从内心与自我意识的结果。我想,这也和我从小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有关。打从记事起,我就喜欢花花草草。农村里,最不缺自然的馈赠。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和紫云英、早早迎春的望春花、野生的蔷薇、漫山的映山红、清香馥郁的栀子、浓艳的九月黄菊、夺人眼球的芙蓉、不敢乱碰的打碗碗花、不知名的田间路边山林中的的野花……回想起来,见过太多太多的花儿了。只是那时候,除了少数的花知道名字,其它都是凭着自己的理解,一腔的欢喜。这种最初的欢喜,或多或少也受了妈妈的影响,记得每逢栀子花开放的时节,妈妈就会去山上或者去邻居家摘来新鲜的栀子花养在碗里或是别在头上。而映山红开花时,所有的小朋友都会去山上采摘最好看的花朵插在瓶子里养起来,妈妈也会帮我梳好看的辫子然后拿映山红做头饰。还有和小朋友们玩过家家时,我会拿竹枝与野生蔷薇组合,创造出“竹子开花”的奇景……
想来,小时候对花的喜爱,全是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后来,学业繁重,反而越来越少的时间亲近自然了。但迎春花、映山红、栀子花、黄菊还是每年都相见,那已经是一种生活的习惯。我必定在相应的时节,与相应的花儿们相遇。但这么长的时间里,仍是停留在同一个花痴阶段——仅凭心意,知之甚少。
后来,进得大学,相对而言可以选择自己的喜好,生活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在校园里图书馆的角落里,头一次见到了樱花、初春的玉兰,樱花雨下,我故意久久的站立不愿离去,捧着本书静静地感受。去城市的公园,又结识了红得透彻的山茶、红梅等,这时候才慢慢发现,每个时节都有鲜花,很多种花长相很类似,花期有长有短……总之,花的世界,我开始好奇,想知道更多。那时候,对于网络是陌生的,于是我了解花的渠道主要就是图书馆。什么鲜花大全、花语大全、鲜花寓意之类的书都看过,包括一些农林栽培、城市绿化常见植物等,但很多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直观感受。这阶段主要丰富了花的理论知识,知道了一些科属之类的划分,了解更多花的习性。就像是喜欢一个人,最初喜欢可能只是容貌的外在欢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会去了解他的性格和内涵,加深这种欢喜。那时,图书馆前好大一片紫色鸢尾,便是我心中难以忘怀的最美风景了;成片成片的桃花,忍不住遐思遇到我的桃花王子;结成串儿挂于枝头的槐花,内心回味着的槐花蜜的清冽甘甜以及想象槐花糕点的馨香;学生寝室那儿小小的睡莲,各种姿态摇曳着美丽的倒影……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最美好的大学岁月,多少都与花儿们关系密切。
后来,就是一股脑儿扎入了社会大浪潮中,我选择了到上海打拼。出于专业考虑,上海是最佳选择。现在深思一番,只有南方才能让我尽情欣赏四季如花。虽然初出茅庐有诸多的挑战和困扰,可是从来没有放弃过于花儿们打交道。上海许多的植物园、公园,我都是熟客。哪怕是路边,我也经常和鲜花们打招呼。只要遇到自己喜欢的花,我就会停下来观察;不知道名字的,我会百度百科想尽办法查到它的习性和缘起。有很多花都有故事,都有它自己的花语。以前,总觉得花语是编造的,可是你看了花儿本身之后,你会觉得它真的有在对你倾诉和交流。有的花喜欢热闹,一开就开满枝头;有的花喜欢安静,稀稀疏疏地静静开放着。有的花单个看时,不觉得美;有的花遗世独立才最美……我已经不清楚我认识多少种花了,但是知道只要我走在路上我肯定能随时碰到我的“老朋友”们…… 就说现在这个时节吧,路边的夹竹桃正怒放着,小区里的栀子花香味飘然而来,硕大洁白的广玉兰和它厚实的叶片相得益彰。我想池塘里的荷花也正在装点这个多雨的夏天吧,慢慢地我尤其喜爱的紫薇也要展示它的美丽容颜吧……
进入社会后,开始靠自己赚取生活的资本,也就有了资金支配权。于是,我开始买花,以及买与花有关的书。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常见颜色的玫瑰花我都买过,最喜欢的是浅紫色的以及淡淡绿色的那两种,把他们摆在家里显得特别的浪漫。还有桔梗、富贵竹、金鱼草、雏菊、情人草、勿忘我、百合、栀子花、风信子等等,鲜切花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韶光易逝,可是这也是它们的使命。美丽,由别人带给你的,永远都是一阵子的;自身散发的美丽,藏于心中的美丽,才是长长久久的。为了长久些,我又开始买盆栽花卉,经过自己的悉心照料,花儿也会沾染人的习性,若希望它陪你长久些,你自然得学会懂它。这方面,我还在努力当中。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我自己的方式去喜爱花,去了解花。前阵子去了厦门、成都,那样长在屋顶成片的三角梅,耀眼了整个世界。说这件事是想表达,我的旅行从来是与花有关的,我会趁着出差、旅行的机会,了解更多城市的花花草草。但凡我所见,但凡我所爱,去尽心尽力地长久的坚持这种喜爱与了解,也是生命的修行。尤其走过的路多了,才发现自我的鄙薄。就拿花来说,这世界上的花何止千万,我所知甚少,沧海不到一粟;而就拿一种花来说,它在世界的分布、它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它的习性、它的故事与来源等,又岂是我能说得清的。所以,我凭着一种直觉去喜欢它们,不求甚解也可;我凭着直觉喜欢想要对其中某一种花了解更多,刨根究底亦可。自然美好的赠予,皆可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取用。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不损害自然的前提下。
当然,当花痴,不应该是一个人的事儿。我愿意分享给更多的好友,基本上朋友出行的时候我就会将我见到的花儿介绍给他们,渐渐地也得了个外号“植物小百科”,后来遇到花他们也会主动问我。这种良好的互动,让我更加坚定对花的喜爱与维护。当然,你不要以为我只喜欢万紫千红,而忘了生命最本真的颜色——绿。其实,成片的小草、高大的梧桐、摇摆的杨柳、茂盛的香樟、千年的银杏……也都是我的心头好。应该说,我不仅是个花痴,更是个绿痴,自然痴。我对花的喜爱,就是对自然的喜爱。我想,如果城市只有高楼大厦冷冰冰构筑的“钢筋森林”,应该不会有人留恋吧。
很早的时候,就读过一句话: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只是你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现实的压力,多少人行色匆匆,忽视这美好自然的缤纷多姿。人类最初就是从自然而来,怎能忽视自己的本性呢?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遇见了美,别忘了行礼。
我的愿望是,不求人人做“花痴”,但求人人懂得鲜花着锦的生活。
请相信,简单的自然美好,从未辜负,亦未远离。
PS:如果你有花粉过敏之症,你可以选择远远的观望。自然的美,不一定非得捧在手心里,而是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