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民得智
2024-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肉肉霞_
![](https://img.haomeiwen.com/i5589527/905366df98c04999.png)
本篇文章讲的是治国之道,古代治国之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导人民淳朴善良,一种是统治者通过智巧心机去治理国家。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最终的核心是“民得智”,就是是否遵循“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自然规律。即统治者不带个人的偏私虚妄之心,遵循自然规律,知行合一,通过激发民众内心的善意,帮助民众开启内心的智慧,让民众长出内心真正的力量,不分对错,通过这种方式让民众找回内心真正的大道。
虽治国是个大课题,并不是每个普通民众都能体会的,但是治国,治理公司,乃至治家都是同理。前段时间在家休养,因为作息时间基本与小土豆一致,所以基本没有自己独立的时间看书和学习,有一天晚上突然想看书了,便随意拿了本书坐在客厅沙发上翻了起来,本来以为小土豆会时常来打扰,要妈妈陪着玩,这次却意外的安静坐在旁边同我一起看书,连婆婆都惊讶地说道,果然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那一刻我放下了很多以往的评判之心,以前看过太多妈妈的各种鸡娃方式,弄得自己很焦虑,想要深读陪伴却又做不到的时候,也增添了许多的失落和无力感,内耗不已。
但我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我们做父母的就是那陪伴种子的使者,我们只需要遵循自然规律给种子浇水,种子会自然的长成大树,一朵小花,或者是一颗普通的小草。
这个过程中,我们最终要是守好自己,笃行,善言善行,言行一致,尊重所有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这个环境里,孩子也自然能够感受到,慢慢长出自己内心的力量。
不是所有人都要做一颗松树,也可以是一朵向日葵,也可以是一颗再普通不过的狗尾巴草,但是最终要的是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长出了自己本来的样子,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永远活在别人的眼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