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后悔没有早点开始读这本书 1
1
《如何阅读一本书》记忆中很早就买了,最近为何又拿出来看?
因为永澄老师说,这本书很难,想成长的人要做一些难得事情才能成长得更快。
因为我爱阅读,竟然没有读过这么经点的一本介绍读书方法和态度的书?
因为我想提高理解力,想让自己的读书更有艺术和效率。
之前看过不少关于读书方法的书,唯独略过了这一本,因为它枯燥无味,个人认为作者有些罗嗦,于是2017年的夏天,我只看了正文的15页就放弃了。
这就是我的局限性。
真的特别感谢在30岁的时候,遇见了永澄老师,这个像大哥哥一样的人,他不止是讲目标管理和个人成长,更多的时候,他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思考方法。
2018年底,打印了一套永澄老师的资料,其中包含一本好书共读之《如何阅读一本书》,从那时候就打算重新翻开这本书了,只是书在老家,年后终于开始读了。
2
做事情要按照黄金思维圈的方式思考,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永澄老师开篇就梳理的非常清楚,这就是我第一部分为什么说那么多的原因,我是在跟自己解释。
首先让我吃惊的是,他先研究的是翻译者,针对翻译者,也挖出了不少东西,他的著作,他在出版界的地位等。并且从翻译者的故事里找到了一个原理:故事-感受-行动。
译序中郝明义对于遇到这本书有两种感受,羞耻和庆幸。爱阅读爱成长的人,竟然没能把这么经典有用的书读透,读懂,并用在生活中提升自我,这就是一种非常丢人的事情。
同时,又庆幸幸好现在认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性,开始认真研读了,都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总算是遇见了,认识到了重要性,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3
很多人读书有一种完任务的心态,就认为买来书了要赶紧看完,于是序言、目录、跋等部分的内容,都是略过的,可这些部分恰恰是书中最精华的部分所在,记录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书里的主要内容,以及书的结构等等。
最重要的是主动阅读,带着各种问题去读书。很多人说态度比技术重要,主动就是一种态度。
为什么要看目录,其实最低的功效就是了解书的内容和结构,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其次可以以写作者的态度来看书的结构,永澄老师让我最吃惊的是他搞不懂的事情,会持续思考,而我很多时候会略过,就当问题不存在,我像这就是厉害的人和平凡人的差别吧。很多人都说《如何阅读一本书》结构很乱,但永澄老师分析出了作者这样布局的初衷。
分析阅读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一部分是分析阅读的前提,第二部分是分析阅读是什么,第三部分是分析阅读的相关应用,第四部分是高级用法。
这一点给了我启示,其实有些问题,要持续思考,至少要先记录下来,不断地探索,某一天顿悟地时候,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最后,对于经典的书籍,我们一定要相信作者安排结构地时候,是有一些逻辑顺序的,只是我们还没有看懂。
4
序言部分,是作者写书的背景、原因,以及全书结构的介绍。
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探索作者所初的时代、时间,和他们的所思所想。也只有带这种积极的态度,才可能在一本书里收获更多的知识。
作者写这本书有四个原因:
①很多人认为速读是关键,可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态度,有些书不适合速读,因为速读对于提升理解力这件事,没有多大用处。
②很多人阅读层次比较低,读小说和有深度的书,读书的方式一定是不同的。
③时代不同了,产生的新观点:阅读的新观点;对复杂阅读的理解和更完善的分析;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读不同的书。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其实读书是一种艺术,方法很灵活。
④介绍20步读书法和相应的方式,还发明了阅读规则等等。
5
终于到了正文,第一章节的第一部分是《阅读的层次》。
阅读包括两个部分:态度和技术。尽管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读书这件事,但是养成阅读习惯其实还是需要继续普及的,阅读的这两个要素,让我想到了史蒂芬.柯唯提出的习惯养成的三个要素,知识、技能和意愿。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有两个元素重合,技能和意愿,这是做任何事的先决条件,态度其实就是主动阅读,就是《高校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积极主动,就是人始终要有更好的期待,内心要不断督促自己成长。
这部分指出了这本书是给那些想要通过阅读持续成长,让人生变好的人读的,而这些阅读者都有一个共同诉求:提升理解力。
当然随着各种科技的发展,新产品不断,很多人认为阅读可以被听书或是读文章取代,可是何为主动之前已经说过了,显然这些新产品都是被动的听,倘若不加入主动的思考,很难对生活产生什么价值。
究竟什么是理解,李笑来老师曾多次强调过概念的重要性,这一年来我渐渐认识到他说的真的非常在理,概念不清,行动就会不明确,所以想要提升理解力,必须先明白理解是什么?
下面这部分非常高能,需要打气精神,这是我第一天阅读这本书,最有收获的部分,因为它是一个关乎学习的过程,具有普遍适用的理论。
永澄老师说:理解,一定是一个和思考有关的过程,任何一个去除思考的这种形式,都没有办法增强理解力。
理解应该分为四个步骤:体验-感受和认知-思考-应用和验证
我结合永澄老师的讲解和我自己的感受来分别说说这四个部分:
体验,你身体的各个部分对于这件事的感觉,就像是你在体验过山车,你身体什么状态,只有你自己知道。
感受和认知,这就相当于具身认知,每个人对一件事的感受和认识可能都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班人都在听一个老师讲课,大家的感受都不同的原因吧。
思考,谁都知道思考重要,但是会思考的人是少数,我承认我不是一个非常爱思考的人,因为我太爱追求捷径,这是我的弊端,我先记录下来,随时提醒自己。思考是一个归纳整理的过程。
应用和验证:学到的道理要用,这就是学习的意义。懂得再多道理,都无法过好一生,因为我们不用,就像是学习了育儿的小方法,就要在孩子身上实践,看有没有效果,什么时候有效果,知识都有适用边界,总结起来,下次用的时候避免掉坑。
6
主动阅读的特点有哪些?
影响阅读的因素有三个:自己、作者、书。读书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读好书,跟随好作者,挑战有难度的,而不是读口水书,人人都读得懂的书,就没有提升理解力的作用了。
主动阅读的基础条件: 认知到位、具备思考能力、拥有阅读技巧。我认为认知到位就说的是态度,一定要是主动的,这是一切的阅读的前提,你积极思考,规划应用,你就是比别人多做了一步,而人生的差距,就是慢慢拉开的。
如何做到主动呢:带着问题去阅读,这里我推荐李源老师在好好学习平台的读书栏目,真的讲的非常透彻。如果想要有问题,就要对这个世界始终抱有好奇心,偶尔走走不同的路,看看不同的风景,这也许就是看世界的最好理由。
7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呢?娱乐消遣,比如看小说,看杂志;获得资讯,看新闻,看微博;增强理解。
人生总该去挑战一些难得事情,不然你可能就永远在现在这个水平了,人生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读比较难得书,就更应该主动去思考,其实成年之后的学习,绝大部分都是自我发现的学习方式,应该说都有主动的成分。
过程中有人会借助辅助工具,而有些人完全靠自己去研究,学习后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产生结果,如果没有结果,不能改善生活,那么读了几乎没有什么用。
主动阅读中,思考这个部分非常重要,它包含:敏锐的观察、敏感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读书从来都不止是拿起书来读就好了,而是我们能够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用主动的态度和各种技巧来发现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过程。
这就是本书的最重要的目的。
总结:跟着永澄老师读这本书,真的感受极其不一样,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开始挑战一些难的事情,我决定把这本书完整读完,并且今年至少读三遍,我愿意忍受暂时的笨拙,让未来的自己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