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用户运营的方法论
一,为什么要运营核心用户
(二八原则)百分之二十的用户进行百分之八十的作用。“核心”利用核心用户产生新的用户,再从新的用户里产生新的优质内容。循序渐进的运营起来,在产品外产生新的优质内容。
核心用户和种子用户不同的地方是,种子用户存在于产品初期,解决了产品早期的人气问题,而核心用户是属于存在于产品各个阶段,他们可以反映出各个阶段产品上的所需存在的价值,并且核心用户决定着产品的发展方向。
。(用户金字塔形的社会形态结构)
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贫富性差距的拉大。现实生活中的金钱,决定着不同的购买力,拉入到一个产品当中后(例子)就可以类比于新浪微博里的富人,他的粉丝数越多,证明着他的影响力相对来说就越大,更多的粉丝关注着这个人,就证明有一些用户是为了这个人来到的微博,想要看到这个人所产生的内容(产生的优质内容),根据这个优质内容拉来更多的优质用户,接着产生更多各个方面的优质内容。那么 这个就是新浪微博中的核心用户
解释;简单一点说,如果新浪微博的一个人所感兴趣的大V们集体消失,那这个人所想要消费的内容也都消失了,这款产品对他没有了吸引他的价值,就会放弃这个产品,新浪微博的活跃度肯定就会降低。就是因为少了他所需要的价值。所以需要有一个保障,来保证可以带来消费内容的这些人继续存在于微博。(所以金字塔形的结构有必要建立起核心用户运营)
。(用户橄榄形的形态分布)
用户相互之间都是牵引到产品的内容。(例子)微信,每个用户之间最大的是各自身边的亲朋好友,而并不是为了公众账号。这样而言,每一个用户都是吸引各自之间用户的核心用户。不会为了少了几个人就放弃掉这个产品。
微信这个东西因为解决了用户沟通的这个需求,所以用户相对会比较稳定,因此只需要一个机制就会不断壮大下去。(所以橄榄形用户没必要建立到核心用户运营上去运营,只需要建立起用户活跃度的机制上就好。
。如何分辨产品是金字塔形还是橄榄形;主要是看产品上如果丢失了优质的用户,会不会降低其他用户的流逝。(如有丢失就是金字塔形,如没有丢失就是橄榄形)
。如何去定义核心用户;在看一个产品上,会不会因为一些用户,而提升其他用户的活跃度,或者吸引一些新的用户。
金字塔式的核心用户(每一个阶段的产品,都有不同阶段的核心用户)如早期,种子用户就是核心用户,越往后需要KPI积累优质内容的用户,这个用户就是核心用户。再往后期一点,哪些用户可以带来新用户的增长就是核心用户。如有了优质内容和海量的内容后,通过产品可以给我们带来实质经济利益后,那个就是我们的核心用户。(核心用户,会跟着产品的增长不断变化)
定义一个当前的核心用户的原理就是“核心用户是否可以达到当期的运营效果”如果可以产生当时所需的价值,那这个就是核心用户。核心用户的本质上作用就是为了提高当时所需产生运营效率的作用。(提高效率的一个运营手段)
根据产品不同时期所需要产生的不同的价值,核心用户的评判标准不一样。如一个做公开课的网站,早期需要的核心用户就是可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导师,后期一点,导师有很多的时候,核心用户就开始要转到根据哪些行业哪些大佬哪些更有吸引力的不同维度的导师,哪些产生的优质内容可以吸收到更多的用户,哪些就要开始变为核心用户,要开始更用力的维护这一类的导师(我的理解是,因为到了后期一点,用户开始变的更多,是为了更优质的内容,而之前一般内容,比起运营成本和回报来说开始有所降低,所以要进一步的开始分门别类)
。核心用户应该导入哪类;应该是导入的是那些想要成为金字塔顶端的人这一类。因为他们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顶尖上有我在,无非两种方式。一,自己真的非常牛逼,不用再进行任何的宣传,用作品来说话,作品的出现就可以使更多的人来膜拜。二,也非常牛逼,但是影响力没有那么大。这个时候需要一些东西来告诉其他人,其实我也是在金字塔顶尖,出书或者去演讲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常年累月的来积累自己的影响让很多人知道。我们需要导入的应该是第二类人群。以讲课网站来举例,张小龙做出来的产品牛逼到让他不用再去做任何影响力的宣传就可以告诉所有人我就是在顶尖上,那说服他来讲课网站上分享一个系列的课程意义就不大。但是一些产品经理,能力也非常强,只是没有“那么的”牛逼,这时候需要一些东西来告诉一些人我很牛逼,我在金字塔尖上。这种人就是对课程分享有需求的,他的内容优质到可以引入新用户或者收入,这种人就是现在运营所需的核心用户。第一他有能力,但他暂时还没有成为顶尖上的人,所以他需要和产品来磨合,这种人就是可以长期可以一起玩的。
。找到用户源的几个地方(聚集区);垂直媒体。相关机构。垂直平台。
。如何导入;导入的过程因据当时产品的价值而言,对于早期而言积累“大量”用户就是吸引下一步“核心”用户的前提。下一步“核心用户”产生的价值来吸引更多的用户的时候,就开始可以去谈一些更有说服力的用户了,这些更有说服力的用户就是下一阶段的“核心用户”。总能找到当时的价值,分别去谈一些当时所需要的核心用户。(画饼的能力)
。维护核心用户的法则;(这个是没有正解的法则,因为金字塔的核心用户,都是基于金字塔上边的人,没有他所需要的价值的情况下,没有办法长期维护好他们,人情也不行,“价值”高于坑蒙拐骗+人情)
他们的诉求价值两点;一,产生影响力。二,变现
。他们如何前期如何判断一个产品适合不适合跟自己玩,1,第一个是点开首页找对他而言最有价值的那个板块,清晰明了的可以感受到符合自己的需求那他就和自己来玩。第二个就是看这款产品的简介,有可能早期自己懒的研究产品,那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百度或者一些搜索软件上来搜,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词条,那ok,我也加入来玩。(通过首页)2,就是体验。根据自身的体验,哪些方式自己更可以接受,实际上这个人就可以感知到这个人气上怎么样才来进行选择。3,产品上的氛围,准确不同的价值来运营他所需要的价值。(价值=氛围。要不人数量上来决定,要不人的等级上来决定)
。产品产生价值外,运营人员对产品产生价值来吸引“核心用户”;还是如一个讲课网站,一个讲师在讲述内容的时候,发现当时正在听的用户只有几个人并且等级也都很low,体验性无疑不好,肯定吸引不到这个导师当这个“核心用户”。这个时候需要运营人员的努力,来制造出这个他所需要的氛围。运营人员就需要逐步的来实现核心用户所需要的价值,让他们可以感受到至少氛围通过产品外,运营人员的逐步努力,情况开始变的好起来的时候,“核心用户”也会愿意跟着产品一起玩。(运营人员,相当于一个经纪人的模样)(挖掘,规划,打造,推广,安排,转化成内容)不断戳到他的痛点,让他感受到各种的价值。{所以人情维系上不管用,价值是第一位}
维护“核心”主要是产品上他可以感受到产生的价值,其次是运营人员上的专业性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