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汉文君答疑.A
张桂生 张汉文
张汉文:忘我师弟你好,好久未见面了,很想念!谨祝圣诞、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心平安! 汉文(2014年12月24下午5:20于墨尔本)
张桂生:谢谢师兄!也祝您和您的全家圣诞、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心平安!顺便我发给您一篇文章,请指正。(2014年12月25日上午9:27)
张汉文:师弟你好?谢谢你的祝贺!你发来的文章我拜读了,且细思细想,使我长了许多知识,文章写的很好,有理有据,读完以后让人很舒服。可我也有一点疑虑1.练武未必就延年益寿。但,不可否认自古习武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强身健体并不完全等同延年益寿。故,不可把练武作为延年益寿的唯一途径。这样认识是否可以?2.欲求健康长生,只有修道方可延年益寿。然而,现如今必须解释清楚何为“道”,如何“修”。否则就是个玄念,认同感难于产生。3.练武者、修道者都有许多长寿者,不练不修的也有许多长寿者,偏颇哪种情形可能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斗胆提出以上三个疑虑望师弟多多指点! 愚兄汉文 (2015年1月4日中午12:24于墨市)
张桂生:师兄的三点一针见血。“强身健体并不完全等同延年益寿,故,不可把练武作为延年益寿的唯一途径”。但二者与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风马牛不相及;“现如今必须解释清楚何为“道”,如何“修”,否则就是个玄念,认同感难于产生”。丹经道典解释的很清楚,人们只是读的少,也没有认真的研修,更缺乏寻师访道的诚心。而懂道的人根本不需别人的认同。为了传承,只是把文章当成梧桐树,等着凤凰来。所以,没有给凡俗“必须解释清楚”的责任。正如是六祖访五祖求证,不是五祖找六祖认同。可见道之贵重非人不传,并不是为了发财而寻求认同和赞美。因为这关乎着个人的生死,想生者必去寻师,绝不会等着送货上门。况且从古至今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是等着天上掉馅饼的,都是通过辛苦的努力才得到的。就我而言,不也是被关老拒之门外四年以后才被接受的吗?再看师兄您,不也是为了武术寻师访友,苦苦的研修了一生;而对丹道却没有寻师访友、也没研修一生吧?您想,武术没有师承,想靠书本都成不了,何况大道比武术珍贵,又岂是没有师承想靠书本就能成了的?“练武者、修道者都有许多长寿者,不练不修的也有许多长寿者,偏颇哪种情形可能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此观点问的极妙,正说明此练武者必懂修道;彼修道者更懂练武,正是武道合一的大修行家,剑客的身份。而“不练不修的也有许多长寿者”,乃不是丹道所修的脱胎换骨、返老还童之寿,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望师兄明鉴。以上所答不知能否得到师兄的认可,还望指正。(2015年1月4日晚上8:55)
张汉文:师弟你好?你所言极是,我想我对道和修的理解还是很浮浅的,守着明家不知求,真是惭愧呀!近二年来家事缠身,身体每况愈下,如师弟不嫌我这愚笨之人,在这残烛之年愿随你重修悟道。不知肯否? 师兄汉文(2015年1月16日上午7:31于墨市)
张桂生:师兄言重了,我只是在和您探究,没有班门弄斧之意。您是所有师兄中我最尊敬的一位,武功、文笔都是我学习的楷模。只不过是我得到了一些关老的教诲,限于神剑门的身份,不得已写点东西而已,这也是为了神剑门的发展做不得已的事。昔黄帝为修身拜广成子为师;文王为治国拜姜太公为师,史有记载。我只不过写文章揭示一下修身与练武的不同,无非是婆心一个,不愿再看人们为了武术而走入误区,诚可惜也!师兄独具慧眼,为残烛重修悟道本是可喜可贺之事,却用“追随”二字,真乃折杀了我。况且师兄有亲大哥那样的世外高人,内求即可证真,何须再去寻觅。如今,我见师兄慧心光明,将来肯定前程似锦,我应追随师兄才对,望师兄不弃才是。(2015年1月16日下午4:13)
张汉文:你太谦虚了,我追求武学,盲修瞎练了多半生,思来想去,一无所获,路走偏了,回过头再重来。虽已到风烛之年,却生亡羊补牢之心。我哥功夫虽高,那是他前世慧根所致。我从年青到老,总想与之相搏,最终也没搏过他,他九十三岁辞世而去。你得授关老如金玉般的亲身教悔,正在继承关老的事业,竖起梧桐树,普渡众生。如今,我只认得你这一位高人,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敬重你,看来我为难你了。实在不好意思。祝你顺心平安!愚兄汉文 (2015年1月17日下午2:34于墨市)
张桂生:哈哈!师兄您太厉害了。好一个“回过头再重来,虽已到风烛之年,却生亡羊补牢之心”,令人泣下。再看当今武林界,有几人能有如此见地,鲜矣!和兄长博弈成败未定,只要亡羊复兴,超越其寿,岂不胜哉?道能易形,道能改寿,只要心归于道,没有不改写人生之理。所以佛说回头是岸。难在人不肯回头,不肯从头再来也。师兄若能与神剑门联手,唱道修真,以强身为己任,文武为护航,放下尘俗,共创辉煌的后半生,岂不别有天地,大有作为!不知师兄肯垂爱否?(2015年1月18日中午12:34)
张汉文:如此说来,师弟不弃我暮年朽木之人,助我从头再来,唱道修真,同证延寿易形之法,真乃佛不远人,看来我有救了!如何进行,请你安排便是。愚兄汉文(2015年1月18日中午1:44于墨市)
张桂生:为祝师兄捧场,先送小菜一碟。“打铁先需身子硬”。拳术打人亦同此理,是身硬不是气硬。恰如是树成材、不是气成材。是树坚硬、不是气坚硬。这正是练武的真谛。即聚神气,养精血。精血盈,铸骨肉,骨肉坚硬,身体坚刚。然后才能用此坚硬钢铁般的身体去打击敌人,取胜擂台。可惜世人练武,不是求身之坚刚,而是求气充于丹腹、拳术之精熟。空谈什么劲儿,追求什么力,一到擂台,几个回合,就弄的周身没力,气喘吁吁,败下阵来。只有身体强壮者才能打满回合,获得胜利。这正说明,铸身成刚是习武的关键,而不是拳术的精熟和招法的巧妙。只有身体强硬以后,才能使用此身体选择拳法去克敌。所以说打铁先需身硬;克敌必得身强。可修身铸硬又不是练拳术的事。拳术只是身体使用的东西,是法术;修身得道才是求硬的方法。所以只有先把身体修成坚刚,才能用此身体习武克敌。这是两个不同的工程,修身是修身,练武是练武,二者根本不同。况且修身在先,习武在后,克敌取胜又是修身习武成功以后的事。而世人盲修瞎炼,本末倒置,未修身先练武。不但武未成,反而还害了身体,致使一世无成也。望师兄品鉴,谈谈滋味如何。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欲善其武焉有不先利其身之理。故曰修身练武先后有别。(2015年1月18日晚上9:51)
张汉文:师弟,十日已过。虽明其理,却不知道的修法。《三皇炮捶拳谱》上也强调,“修身先养一口津”,可又说“定气再把两仪分,定住八卦分四象,玲珑变化散周身,先能延年能益寿,又能百病不临身......”,不谈拳,不谈练,上来就说先修身。这是否说的就是修道?若是,其法不细不精,可操作性若现若隐。若不是,道又如何修?请师弟明示。愚兄汉文(2015年1月31日中午1:42于墨市)
张桂生:师兄,理法在经典,不在炮捶中。先去认真的学习《灵源大道歌》吧,自然会明了“修身先养一口津”的奥秘。(2015年2月1日下午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