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鲫鱼钓 】管型空心标尾和纯质实心标尾的区别方法吗?
夏说钓鱼,聊海外钓鱼,助钓友钓技!
知道管型空心标尾和纯质实心标尾的不同点和区别方法吗?翻译来自《日本図解り入門 基礎から始める ヘラブナ釣り入門》。
夏说钓鱼,聊海外钓鱼,助钓友钓技!
知道管型空心标尾和纯质实心标尾的不同点和区别方法吗?翻译来自《日本図解り入門 基礎から始める ヘラブナ釣り入門》。
日鲫垂钓所用的浮标主要有两种,管型空心标尾和纯质实心标尾。两种浮标的特点主要是,管型空心标尾上出现的动作幅度小而尖锐,纯质实心标尾的动作比较剧烈。
管型空心标尾顾名思义,呈管状且空心,材料以赛璐珞(假象牙)、聚碳酸酯等化学材料为主。
而日鲫垂钓用的纯质空心标多用玻璃纤维制成,“纯质实心”是指内部的填充材料只有一种,金属或是塑料,不掺入其他的材料。如今也开发出了更柔软一些的聚碳酸酯材料的纯质实心标尾。
在介绍两种标尾的区别之前,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无论是哪种标尾,若两支浮标一样粗且挂同样的饵料,就一定会产生同样的入水幅度。
这一点也许看起来很简单,但这是根据阿基米德的浮力定理得出的结论。即浮力是通过物体排开一定体积的水而产生的。
那么,为什么不存在和管型空心标尾一样粗的纯质实心标尾呢?理由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同样粗的标尾。过粗的实心标尾过重,不仅影响浮标本身的浮力,而且入水后不易立起。
相反,为什么不存在与极细的实心标尾一样粗的空心标尾呢?这主要是技术上比较困难。即便能制造出来,成本也会很高,不实用。
根据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大致了解两种标尾的不同之处了。管型空心标尾粗,浮力大。因此,对饵料的支撑力也比较大,浮标上出现的鱼讯幅度小且尖锐。
而纯质实心标尾较细,浮力小,对饵料的支撑力也较小。因此,实心标尾比空心标尾的入水幅度要大。另外,实心标尾上产生的晃动幅度较大。
基于上述特点,实际垂钓时若要想让饵料顺利保持到钓层,即不管饵料的大小,优先考虑让饵料保持到钓层,一边集鱼一边垂钓的话,最好用管型空心标尾。另外,使用雾化饵加乌冬面饵的组合进行垂钓时,即使雾化饵脱落,由于乌冬面饵自身较重,也可以只靠乌冬面饵待鱼上钩,所以最好使用浮力大的管型空心标尾。
冬季浅宙钓时,所用的浮标一般非常小,这样的小浮标浮力很小,入水幅度哪怕只有1目左右的误差也会导致鱼讯的产生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相比于易入水的实心标尾,最好使用管状空心标尾。
另一方面,浮力小的实心标尾上会非常明显地反映出饵料的浮动幅度(空钩入水位置+稳定入水幅度=浮动幅度),所以这种标尾一般适用于瞄准饵料稳定入水前产生的早期鱼讯。
此时,使用两饵团和长子线的话便可以扩大鱼讯的判断范围,甚至可以大致把握整个钓层的情况。另外,饵段差钓时,两条子线之间的长度差较大,可以充分利用标尾的浮动幅度,上下移动标尾来引诱日鲫,因此实心标尾在这种钓法中是不可缺少的。
现代日鲫垂钓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避免“涮饵”。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空钩入水位置的确定方法。
比方说,使用一共11目的管型空心标尾时,将空钩入水位置确定在标尾上方7目露出水面的位置。两个钓钩上都挂饵时,入水幅度大约为3~4目,即标尾刻度露出水面3~4目。
假设这时产生鱼讯,标尾的浮力会对日鲫吞食饵料产生阻碍,日鲫感觉到这一异常时会吐出饵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导致“涮饵”。
在这种情况下,若饵料稳定入水后标尾露出水面1~2目的话(这时空钩入水位置在标尾从上面数第5目的位置),产生的浮力相对较小,日鲫也就感觉不到太明显的异常了。因此,与标尾较长的实心标尾一样,空心标尾的空钩入水位置也定在标尾中间位置比较合适。
相反,空钩入水位置越靠近标尾的顶部,就越难准确控制标尾的入水幅度。挂大饵料时标尾会没入水中,饵料过小时标尾的入水幅度就会过小。
实际垂钓时,即使将同样的饵料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挂到钓钩上,钓到一条鱼后其他的鱼就会散开,标尾入水幅度会增大;相反若鱼大量聚集过来,饵料遭到“围堵”,标尾入水幅度就会减小。也就是说,为了使入水幅度保持稳定不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挂饵方法。
最近使用实心标尾的钓法非常受欢迎,但需要了解其特性,盲目使用的话反而适得其反。总之,只有在充分了解两种标尾的优缺点之后才能熟练掌握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