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自我突围
作者:毛书颖
苏东坡何以在中国文坛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这当然与他的词,他的文章离不开。但是更重要的,可能是因为,苏东坡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位宋代的大词人,而是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类人,一种精神的代表。
人都喜欢拿被贬黄州前的苏东坡与被贬黄州后的苏东坡作对比。没有这场心灵与物质上的流放,苏东坡仍然才气逼人,但绝不会像今天这样伟大。
人对世界的影响分两种,一种是当时的,一种是后世的。不客气地说,苏东坡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主要是在被贬前,在他与弟弟苏子由双双考中进士,一时风光无量时。但是,真正使他为后人所记住的,还在于他到了黄州后的种种。
苏东坡是一个从小活在表扬声里的人,这一点,从他的那篇《凌虚台记》就可以看出。辛辣的讽刺,不给人留一点脸面,事实上,苏东坡也有这个资本。连欧阳修都说:“三十年后,不会有人记得我欧阳修。但他们会记得苏轼”。所以,当他遭受乌台诗案时,苏东坡被砸懵了。他浑浑噩噩地度过了牢中的日子,带着沉重的心情和漫天的飞雪走向荒凉孤远的黄州。初到黄州的岁月并不好过,残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心灵上的贫穷。举目无亲,独自徘徊的夜晚,苏东坡一定常常质问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关于苏东坡后来的“自我突围”,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苏轼天生是乐天派,有人说苏东坡的心灵就是比较坚强,有人说是因为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不过在我看来,契机其实很简单:不振作,就要饿死。无奈的苏东坡去当了一个农民。并且当得还不错。当了农民后的苏东坡,从里到外,气质都发生了变化。他被生活打磨着,就像一块锋利的石头被狠狠摔在崎岖不平的路上,磨平了棱角。值得庆幸的是,露出了石头里包裹的玉质。他不再那么棱角分明,锋芒毕露,而是变得温润,变得睿智,变得平和。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人们一提到苏东坡,首先想起都是他一顶斗笠,一身蓑衣的形象。足以见得,当农民的这段经历对苏轼影响之深。苏东坡的“自我突围”恰是从此时开始。是农民这样卑贱的工作把他从高高的文坛摔下了泥潭,使他弯下腰,与土地,与谷物,与自己接触。接触得久了,他恍然明白:我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个农夫?我合该是一个农夫。
等到苏东坡爱上了耕种时,他已经差不多解脱了,也正是在此时他写下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在黄州最大的收获,就是这种解脱,这是质的飞跃,是人格的锐变、成熟。现在的苏东坡,就像一块美玉,微微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让世人记住他的,首先是这一形象,而不是从前那个长了刺的才子。
苏东坡的自我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