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目标管理

030:成为行业精英4步骤,厉害人的都这样做!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时间校尉

大学毕业十年后,通过大学群里面同学们平时的聊天和各种朋友圈刷屏,非说大家没有差别,真的不能够这样违心。

有的资质平平,现在已做到了国企分公司的副总;

有的感觉傻乎乎的,现在已在大学里成为比较牛逼的老师;

有的聪明绝顶,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社交能力,都是一流的,现在却一直在生活的基本面挣扎;

有的资质一般想法太多,在各个行业不停的跳来跳去,这山看去那山高,现在还在为自己未来的方向在哪里犯愁。

所以,就应了心理学上说的,决定你生活的好坏,和你的智商真的关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你的命运,与职业的选择、行业精钻程度、行业当前状况等各种可控,不可控的因素都错综在了一起。

究竟是什么导致大家在短短的十年差别这么大呢?

分析了我以为混的比较好的同学,再加上了解了各个领域大神的发展轨迹,总结出了以下几个他们做事方法论。

当然,这几个步骤,你看了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成家成腕,因为每个人每个阶段的努力,和每个阶段的经济情况、行业周期、政治形势等,这些不可控因素都有关系。

就像买房子,十年前研究买房子,和现在去研究买房子,你努力程度和最终的结果,没有直接的联系。

言归正传,介绍这个四个步骤是什么。

首先,哪些比较牛的人,工作之后的做事方法和一般人真的有很大差别。

领导布置一项工作,很多人可能直接上手就干,然后干不下去了,就回来和领导汇报后果,不是结果。

或者干着干着感觉不行,再去找办法,事半功倍。

哪些牛人,他们接到一项任务,或者准备进入一个行业做事,他们首先会进行海量观摩和学习,快速地找到章法。

比如做销售,你先集中花一两周时间,把领域里有名的书都看完,业内培训的课尽量都听听。短时间让自己沉浸在大量的内容中,基本就能快速了解基本技巧,心里才能有谱。

拥有了这些在一个行业,或者做一件事最基本的常识和套路,就不会盲人摸象,无章法地乱打。

然后,他们会对当下的任务进行练手,把自己掌握的行业知识或者做事套路,进行练手,海量练手。

并且他们会为了最快速的成长,会通过各种途径找机会大量练手,以数量取胜。

我们身边那些把不是他分内之事都抢着来做的人,很可能就是这样一类人,你就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成长快了。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就好像你背了地图,现在要实地去使劲走。尽量多地接触各种不同的客户和项目,这样能快速地把知识变成实战经验。慢慢你会发现,很多客户和项目有相似性,是可复制的,大概3个月到1年,你的实战经验就足够丰富到可以尝试大项目了。

再者,就是打造样板项目,也就是打造自己在一个行业,或者在公司的自己品牌形象的时候。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从开始做起。你的小目标是从一块一块赚起来的,除非你是富二代。

你的行业公司地位是通过一件一件工作,一个一个项目建起来的,除非你是官二代。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在公司打造你的样板项目;在行业内打造你的样板形象。

那么,啥叫样板项目呢?

就是专注一个大项目或一个大客户,把全部精力和才华都用上去,别计较得失。做完这个,你就有了品牌和可复制的模板,后面做类似的项目,就会比较平顺。

南京最牛逼的太平洋建设集团,BOT的初创者。他的发家之路就是创始人包了老家一条路去建设。

当时政府给的修路钱,他一算,还要亏3万。想想那可是80年代末,3万块是个不小的数目。

创始人说,尽然要亏,亏3万不如亏9万。然后就给苏北一个偏僻的县城,把一条路修的漂漂亮亮,打造了自己的样板工程。现在各个省的高速路,机场都找他去修。

创始人和创始人的儿子,几度成为中国首富。

最后,为了拓展自己的事业和发展前景,他们才会选择去拓展人脉。

在你没有实力和行业知名度的情况下,到处去混圈子,真的是得不偿失。因为大家都很忙,谁都没有闲心和你瞎扯淡。

每个人都愿意和比自己牛的人交往。你打造好了自己的“名片”,有了拿得出手的成绩,再混各种圈子,才有能获得合作和发展机会。

所以,总结下来,如果你想最快的变成行业的厉害人物,4步你可以参考:

第一步、接手一项工作,或跨越一个行业,花一些时间看看过去和现在这项工作的牛人都是怎么做的,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可以上手的套路。

第二步、实践,大量地实践。从身边的资源开始,最大限度的去实践,总结。把你了解的套路,变成自己的能力,继续通过不同的项目,迭代自己的能力。

第三步、打造自己的样板形象。如果你想在一个行业内变成什么样的人,就在定位成那个人的道路上打造自己行业形象。如果你想在公司一个部门快速成长,那就在那个部门打造自己样板工作。

第四步、拓展人脉。这个时候,无论你是在公司内部,还是行业内,还是跨行业,拿着你的样板工程,你就可以结交到很多牛人。因为每个人都想结识和自己一样牛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