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
第一步:
孩子每天上学前,告诉孩子放学回家后,要将他这一天在学校学的内容讲出来给父母听。
可以给孩子买一个黑板放在家里。孩子都是很愿意当老师的,模仿老师给别人讲课是他们的一大乐趣。听课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认真,要给孩子提问题。带着任务去听课,孩子会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认真听讲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行为表现。如果孩子有没听明白的地方,也会问老师,因为回家要给父母讲。
第二步:
放学后,给孩子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孩子应当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种学习不仅是指课本知识的学习。如果老师没有给孩子留家庭作业,就可以让孩子看看 课外书,做做手工。这个时间应当是固定的。在这段时间中,父母不要打扰孩子。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形成一种生理反射,每天到这个时候,坐在桌子前,心就会安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逐渐成为习惯。
第三步:
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注重“量”,而不是时间的长短。
许多父母给孩子安排学习的时候,会让孩子从几点学到几点。如果孩子完成了老师的作业,父母就会再给孩子出些题,总之要把学习时间占满。这样的方式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试想,如果做完了题总是会有其他的任务出现,孩子的这段时间就是被父母被动安排的。这有点像上班只要上够8小时,干完这个工作还要干那个工作。如果没有 好的管理手段,就会形成拖沓的工作作风。
如果我们给孩子只是规定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孩子自己安排,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主动的,就会很好地使用这段时间,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看看自己喜欢的书。
第四步:
孩子学习过程中休息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休息时最好让孩子离开书桌。
如果休息的时间过长,除去喝水、上卫生间、伸伸懒腰外,还有时间,就有可能去干另一件事情,比如可能就会去看眼电视,看一会儿也许就会陷入情节之中,反而把学习这件事忘记了。或是因为自己不能看电视了,而对学习这件事有怨气,“恨”学习了。
第五步: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
要让儿童看到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