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学会写作》-行文的逻辑
本人特别喜欢有条理的东西,比如“逻辑”、比如“金字塔原理”,前面说了那么多铺垫的,究竟如何写下去呢,这一章节给出了答案。
第一步:开个好头
第二步:把资料拼出来
第三步:把内容连贯起来
第四步:结尾,华丽收场
01
第一节 把重要的话放在开头说
语文老师教我们作文毫无意外都会提到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有一个好的结尾,这样德和会比较高。
事实是这样的,作者在说开头认为“把重要的话放在开头说”。
他的观点是文章的开头是脸面、是起始、是统领。
作者对文章开头,说了四种方法:
第一种:故事开头,根据文章主旨构思一个故事,可以是真的,可以是听过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尽量在200字内把这个故事讲完整,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还有,作者提醒读者要在故事最后,点明故事和文章的关联。
解读:故事开头的方式是比较吸引人,读者喜欢故事的痴迷更甚于被说教,这一块是我写历史人物的薄弱,今年上半年做了一些尝试,整体感觉有点小进步,
第二种:总结开头,这方法就是在文章的最开始,开门见山地给出见解和结论,让读者知道文章的立场和主意,然后在接下来的段落里,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展开,解释清楚。
解读:这与金字塔原理有点相似就是结论先行,作者说的全全局再细节、先结果再过程其实就是这样意思,这在生活中,与别人对话也非常适用滴。
第三种:悬疑开头
作者认为常见的悬疑开头,有百年孤独式悬疑开头,颠倒时空的界限。还有故意营造不合情理的场面。还有提出疑问造成悬疑(一个人,15天,积累10万粉丝,这个写作狂人,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解读:悬疑开头的方式,个人非常喜欢,如果故事和悬疑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的。方法值得去尝试。
第四种:自然叙述开头
自然叙述开头就是把作者想跟读者说的第一句话作为开头,看似没有经过刻意的设计,但可能反而更打动人心,因这些未经修饰的淳朴开头可能是作者说的、最重要的话。
解读:这样方式多见与上文,一开始平淡,慢慢进入角色。看到这,我总觉得写作多种写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就比较好了。
对这样章节的总体看法:
1、干货还是比较多了,但是对分类上还是显得单薄。比如还有历史故事开头、名人故事开头、讲影视剧开头、别人的议论观点开头、用热点事件开头。
2、在每个开头方法介绍方面,案例仍偏少,如多一点佐证会更吸引读者去学习。
02
第二节 让松散的材料连贯起来
作者的观点是要保证文章的内在逻辑的完整性,也就要使松散的材料连贯起来,作者认为最主要的方法是列提纲,除此,作者提出行文的四个连贯性:
第一:语意连贯:不论讲了多少故事,但内容一定是连贯的,每句话都能支撑主题,文章就显得很完整、很连贯。
第二,结构连贯:讲述复杂话题,人们会搭建文章的内部结构,长的文章,可以分章、分小节,分层次,分段落,这种层级结构会辅助写作者更好地连贯内容。所以不管是文章分层练习,还是发现隐含在文章中的层级结构,都是让文章结构变得连贯起来。
第三,形式连贯:为了更好表达语意,可以设计很多特殊的形式让文章更像一个整体。比如在写总结时需提供各种材料文件,以摘要、大纲的形式展现出来。
第四,引用连贯:除了文字以外可采用多种表达手段,包括表格、结构图等辅助工具,文字和辅助工具的结合,也能帮助读者更容易抓住文章的整体结构。
作者的观点是:解决引用连贯性问题还是需要回到文章逻辑这个最基本的概念上来,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整体的纲领,引用的资料要被点缀在最需要的地方,而不应该喧宾夺主。写作的内在逻辑考验是作者调度资料的能力,尤其在复杂的写作中。要在方法的基础上,不断通读之前写过的文字,反复琢磨提纲,边写边调整。
解读: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素材有了,主旨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整合这些材料,什么方式展现会更好,更能支撑文章传递给读者,也就是更能说清楚意思。
不足:文章在总结中提到了五种方法保证整体性,除了上面还有一个“布局连贯”,但是文章中就没有体现;还有练习的方法除了提纲法,还有通读法和修改法,这两种方法也没有在本章节体现,从写作的角度,这是一个瑕疵——前后对应不上。
03
第三节 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
先说说整体感觉,我是认为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可以合并到一起的,合并材料的内在逻辑就是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连贯就是为了整体。
先看看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文章结构是为了构建文章内容之间的合理关系,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简单来说就是贯穿文章内容的主”。
写作要三要。
第一要围绕中心(其实这是废话)
第二要统一(这在连贯章节提到了)
第三要配套(与上一节重复了)
写作三不要:
第一,局部肿胀:指该强调的地方没强调,不该强调的地方却加重了笔墨。
解读:张弛有度,把重要的部分占比要多,其他的铺垫可以相对轻一点。头重脚轻的问题也许就是跑题和文章结构把握不到位。
第二,顾此失彼:因观点混乱,前面讲一个意思,后面自己推翻自己。这需要在写文章前就应该有自己的逻辑及写作目的,不能一边建立观点,一边否定观点。要做到建立观点,围绕观点写,相信自己的观点。
解读: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较好解决的办法就是提前做好提纲,提炼核心观点,围绕这观点要有哪些案例支撑、要做哪些承接的句子,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三,理所当然:呈现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却没有推理的过程,这样读起来读者会一头雾水,找不到方向。
解读:理所当然就是挺怪的,作者觉得这结论挺对,但是为什么对,如何推理出来的就没有,没有经过严密推理的东西,特别容易站不住脚。其实,现在站住脚的文章不多,多看点经典,挺好。
第四,跑题万里:偏离主题,内容与想要多的不符合,可能是文章观点太散、也可能没有中心完全成为一种罗列、也可能是文章实现太跳跃。
针对以上的四个问题,作者建议三步法:中心原则法、统一原则法、配套原则法。
解读和不足:
1、从写作的角度三步法的内容没有必要单独说了,在四个问题中就说了,章节显得啰嗦。
2、四个点定位的还是比较准的,局部膨胀、顾此失彼、理所当然、跑题万里。
04
第四节 让所有的铺垫为结尾服务
作者认为,开头重要,结尾更重要,所有前面的铺垫都是为结尾服务的。这不是什么新观点。
作者提出结尾的方法有四种:
第一,恍然大悟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原来是这样的,逻辑上说的清楚,让人顿悟
第二,开放式结尾,最后不给出结论,突然收尾,留给读者一个不完整的结局,让大多数人陷入思考,对人回味无穷。
第三,场景式结尾,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思考空间。
第四,揭秘式结尾,可以制造惊喜,让人印象深刻,称为:欲扬先抑。
解读:作者写的偏少了,结尾方式还有很多种
1、借用名人名言:很多句都说不清楚的事情,一句名言,就会让人豁然开朗
案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山河故人》里说,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不管分开的理由是什么,形同陌路的我们,也曾是彼此的特别关注,老死不相往来的我们,也曾刻骨铭心地存在过。
2、借用歌曲结尾
案例:哪有什么好运气,不过是有人偷偷爱着你,而你正好偷偷爱着他。
男生两年前找工作,可是那家公司卡学历,巧的是那家公司的人事经理是姑娘的闺蜜,于是他多了一个跟总经理面试的机会,总经理也是程序员出身,两个人聊的来,就破格录用了。
当时,男生觉得自己很幸运。
我想起一首歌,《小幸运》,歌里是那样唱着: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原来我们和爱情曾经靠得那么近,那为我对抗世界的决定。
3、借用影视剧台词,这种也比较多。
4、借名人故事
等等,究竟哪一种方式更好,这说不准,服务好想要说的话才是最好的方式。
今天的分享就这么多了。晚安。
蓝胖2018.08.08,下一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