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一次错误的爱的实验,都可能给孩子留下永恒的暗影

2020-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无语_c7b8

文/无语

一样的教育方法,可能打造出一个世俗眼中的成功模范,也可能将一个小孩的天赋摧残殆尽,只是后者的情形没人关心,我们不喜欢失败的例子,只想倾听教育神话。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孩子能否成功牵动着每位父母的神经,于是父母大都会以过来人的经验,按自己的思路替孩子筹划未来。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对父母的行为有自己的认知和无奈。当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了解时,父母为孩子付出的一切将会与期待的结果大相径庭。

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Netflix全球播出,揭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较量与无奈。这部剧被誉为亚洲版“黑镜”,荣获了第54届金钟奖5项奖,豆瓣万人评分8.4。电视剧相对于原著增添了魔幻,我更喜欢原著的淡描实说。

作者吴晓乐以家教的身份,通过自己在工作中敏锐的观察见证了父母与孩子的角逐。当她徘徊于观察者与介入者、批判者与自省者之间,无形中将自身的灵魂渗透其中。

故事里的母亲大都“以爱为名”抹杀了孩子的个性,用力过度导致孩子拥有了哀伤的灵魂。每个故事都有其代表性,值得所有的父母去深思。

家长用成绩来决定体罚是最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

“老师,跟你说,我这孩子就是笨,做什么就很慢,怎么教都教不会,之前的老师都放弃了。”

“老师,我儿子如果不乖,或者题目写错,你就用力给他打下去,孩子有错,就是要教育,我不是那种小孩子被打就反应过度的妈妈。”

这是眼镜仔母亲对家庭教师介绍自己孩子时的陈述,也提醒着老师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从她的话语中,我们能听出她对孩子的智商已经下了结论,她还认为教育孩子除了打别无他法。

眼镜仔在一次次的体罚中已经麻木,对自身也产生了怀疑,认可了母亲的说法。

“老师,我跟你说,我妈是对的,我真的很笨,又迟缓。有一天,你也会受不了,想要打我的。”

在后来的接触中,老师发现他不是笨,也不是迟钝,而是一个被吓坏了的孩子。

现实中,有些家长和眼睛仔的母亲一样,认为体罚能够让孩子长记性,不再犯错,可他们注重了短期效果,却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

小孩生来不是满足家长欲望的,他有其存在的独特性

小孩不是来满足家长欲望、想象的容器或者载体。

小孩也不是黏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往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矫情一点说吧,小孩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不是家长和任何人的所有物。

许多父母会因自己梦想的破灭,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来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

母亲认为茉莉是女孩,上完大学找个好人家嫁了就行。茉莉在母亲的胁迫下放弃了读博的机会,顺从母亲的意愿嫁人生子,可后来她没有感受到快乐,对未来怅然若失。

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女儿即将步自己的后尘,猛然觉醒,她要女儿活出自我。

她通过与女儿沟通交流,顶着家人的反对,让女儿选择了她自己的人生道路。

然而《无声告白》中的莉迪亚在母亲的安排下却受不了内心的煎熬,最终在双重压力下被毁灭。

莉迪亚表面顺从母亲,内心却非常抗拒。母亲曾经的出走让她痛苦不堪,母亲的回归又让她对母亲的依赖加深,从而迷失自我。

父母寄予她的期望过高,对她的偏心让她倍感压抑。当她发现自己无法完成父母的心愿时,崩溃至极,以自杀了结了自己的生命,让人惋惜。

每个小孩都有其存在的独特性。许多父母执意要孩子去临摹他人的行为,复制类似的成功经验,去追求他们眼中的理想人生,圆满他年轻时未竟的梦,甚至驱策小孩成为“第二个自己”。仿佛一个生命的诞生,是为了满足成就另一个生命。

对于小孩来说,父母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将自己生下来也是人生的悲哀。

我们都怕人生会出错,但我们更怕人生出差错时,没人替我们承担责任

父母的言行态度,随时随地都在影响小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而父母本身,可能也受上一代父母的言行态度影响。

在人生的路上,父母总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也会摆出如果孩子不听要后果自负的态度。

作为孩子,他习惯了父母的安排,怕承担责任,但后来的结局如果不是他想要的,他会埋怨父母当初的选择。

没有谁能够对他人的人生负责,只有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才不后悔。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作者吴晓乐曾因母亲对自己报高考志愿的干预而不满,即使后来母亲向她道歉,她仍然很难平复内心的遗憾。

在她担任许多学生的家教之后,明白了母亲的苦心,选择了原谅。

这使我想起了女儿当初报志愿时的情景。由于她成绩差,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希望她能填报幼师或护士专业,毕竟好就业。

女儿并没有顺从我的意愿,而是选择了工程造价专业。我告诉她:无论你最终做出什么决定,父母都会尊重你的选择支持你,但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她点了点头,确定目标后也比较努力。现在每学期,她都能拿到奖学金,而且功课在系里名列前茅。

因为是自己选的,所以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有动力;因为有动力,所以成绩显著。

写在最后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门关上之后,在旁人看不到的空间中,家庭成员如何相待影响着他们的思维。

父母的初衷,要的是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最后当欲望无限制扩张,伤害就会接踵而来,于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变了味。

爱是一种能力,爱的方式需要学习,不曾被好好疼爱的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作为父母真的爱孩子,可以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提出你的观点与孩子讨论,但是做出最终决定的人最好是孩子自己。这是他的人生,他需要学会肩负起做决定后产生的责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