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你只会跟风“网红”经济
当下,任何一个社会人的生活都有可能出现“网红”二字,如果你还在纳闷的话,让我来给你举举例吧。周一,在匆忙上班的途中,你可能会路过一家顾客大排长龙的早餐店,因为这家店经营着某款网红包子,据说味道独具一格。接着,你坐上了地铁,途中为了解闷,你打开手机,刷着APP里刚刚更新的某网红艺人的视频。然后不知不觉你已经勤恳工作到下午3点左右,正想起身去茶水间倒杯水时,你的同事小A悄悄走过来,小声地问你要不要在某外卖平台点一杯某网红奶茶?你看,这么一分析,你的生活是不是很大程度已经被网红经济决定了?
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网红”经济,与“粉丝”经济一样,成为了一种新上帝。“网红”经济的诞生,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人类的从众与猎奇心理,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我认为我们也应该警惕“网红”经济带来的负面效果。因为纵观近几年跟风产生的各类网红产品,从某奶茶,某青团,某火锅,这些鼻祖们尚且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来留住消费者“朝三暮四”的胃,那些跟风的东施们则是因为模仿不到家,无法创新接二连三退出历史舞台,而无人唏嘘。更逞论之前被曝出的不法商贩们,从微商们售卖的消费者使用后烂脸的毒面膜,到看似高大上的某网红曲奇,最后被记者发现是产自环境脏乱差的小作坊,都可以充分证明这些企业为了利益,踏上网红产品的班车,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一家企业,甚至做为人该有的法律和道德底线,最终沦为阶下囚。
从中可见,自从国人的消费能力逐步提升之后,商家们都想从这个庞大的市场分一杯羹。但是,这种跟风投放,有没有喜获百家争鸣 ?事实可见,并不是。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我认为其中之一便是当今社会的极度浮躁性,伴随而来着是匠人精神的或缺。何谓匠人精神?它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简而言之便是能沉下心来花时间,花精力打磨自己的产品。而非常讽刺的是,当今中国的商人最缺的就是时间,他们浮躁,忙着赶潮流,追热点,惶恐自己稍一迟疑就错过了“网红”产品的末班车,希望今日投入的1元钱,到明日便能获利10元,100元。一言以概之,什么能快速赚钱,我就去做什么。
那如何扭转改变这种局势呢?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培养我们下一代的独立思考能力,社会给予不同价值观的导向。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 德国技工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技校毕业生的工资几乎普遍比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在德国如果是一名资深技师,他会获得身边人极大的尊敬。从中可见,德国对培养技师的重视性。
而反观我国,大多数人自小便被家长和社会灌输“勤奋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一唯一奋斗目标。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学子们被培养出出众的应试能力,频频在国际竞赛上赢得他国参赛者,但是却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与精神。导致即便考上了大学,可能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不过更可悲的是如果问他们真正热爱的是什么?他们却说不出所以然。两年前,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博士在题为《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空心病”, 徐凯文博士指出:”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由此可见,如果自小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便是知名学府的学子都会陷入“空心病”,因为他们自小只是按照家长口中的人生版本而活着,他们对自己独立的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个问题,偷懒迷茫到要看“写着标准答案的参考书”,而所谓的参考书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以及社会的总体价值导向,因此难以想象当这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学子在走出校园之后,踏上工作岗位以及面对人生路上更多问题时该如何断奶。
那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呢?我觉得应该从小开始,教师们应该在课堂上就鼓励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专长,学生们有时间思考和决定自己的未来,自己的职业倾向,而不是在填报志愿时的选择标准简单粗暴到只凭哪个职业的近几年发展趋势好,我们就去学那个对口的专业。因为历史已经一再证明,没有不被淘汰的行业,只有需要永远学习,跟得上时代需求的能力。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家长们先停止自己的焦虑,允许自己的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轨道与速度成长,而不再以”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唯一成功的标准模板。既然我们都同意百花争鸣也是一种美的话,我们就应该拓宽对成功的定义。对下一代的培养不应该矫枉过正,不要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如此这般,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不再进口国外的圆珠笔笔芯,因为我们的孩子已经学会沉下心,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