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私塾拆书训练营优秀作业集锦

【静子拆书】《拆掉思维里的墙》

2019-06-08  本文已影响59人  静子777

 

原书信息

《拆掉思维里的墙》(百万经典版)

作者:古典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77496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竖起的各种思维模式的高墙都长什么样,作者给了我们许多工具,让我们拆掉这些思维里的墙。虽然我们思维不可能无边界,但是随着我们拆的墙越来越多,我们的思维的范围也在慢慢地扩大。下面我们开始本书的学习。

选择权

是否买房,成为一大争论话题。有人说买,再不买就赶不上了,房价只会越来越高。有的人说,买了房后,自己就受限制了,不敢轻易的换工作,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敢有梦想。

一部分人急不可待的想尽办法去买房,因为一怕房价再往上涨自己就买不起了,二怕觉得明明自己可以在比较低的价格买入,但是没有买而错过了那波房价的红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觉得有房才有家,无房就感觉是在四处流浪。还有就是中国的丈母娘效应,想娶我家女儿,没房免谈。

一部分人会说现在房价那么高,反正我是买不起了,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我才不要像你们那样为了买房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其实这是损失厌恶心理,比起买房能带来的收益更害怕失去现在舒适的生活。因为做不到,所以假装自己不想要。

那些勉强买上房的人,每个月还完房贷再加上生活必须的费用外几乎就所剩无几了。即使付费学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因为房贷,不敢轻易的换工作,即使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要勉强自己做下去。

很多人觉得买房是投资,二、三十年后那套房子就是自己的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房子不是资产,而是负债。你每天睁开眼想到的就是我这一天要还多少的房贷,而不是房子能给我带来多少的收益。你的收入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买了房就不能做其他事情了。这就存在机会成本的问题,在经济学里最讲求的是收益和成本。你在买房的时候有认真计算过收益和成本吗?

有一些人虽然暂时买不起房,但也就不用付房贷了,经济相对宽裕,可以多花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自己的自我提高上,让自己拥有更高的核心竞争力。不仅用金钱投资自己,还用金钱投资各种投资产品,赚取收益,让钱为自己工作。

房子只是个结果,很多人需要用房子来证明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是否买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选择权,选择买或者不买,而不是被迫地买或者不买。

房子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感的需要,为了安全感根本就不会去计算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勉强买了房,你觉得自己得到安全感,但同时你也被房子给套牢了。

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自己有主动权,而主动权其实是一种放弃,因为你必须放弃一些你所拥有的,比如积累、安全感等。

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而合作,本质就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给合作方来保障。有些人不能很好的和他人合作,是因为他不相信他人可以不利用自己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我们把安全感寄托在了房子上,寄托在了别人身上,唯独不知道安全感是来自于自身的价值。就像掉入水中的人一样,拼命地想抓住周围的东西,但是当自己把脚伸直了之后,发现原来水只到自己的下巴。

恋爱中的双方,其中一方提出分手,另外一方会以死相逼,“如果和我分手,我就死给你看。”他真的是因为爱对方所以不愿意分手吗?不是的,他把自己的所有安全感都寄托在了对方身上,如果对方离开了,他的世界就轰然倒塌了。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世界倒塌,他会死死地拽住对方。他的这种行为不是爱,而是恐惧。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没有谁都能活的下去,而且活得更好。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给自己的。

因为缺乏安全感,必须寻求外部的寄托。这类人使用的是外在评价系统。使用外在评价系统的人从外界寻找支撑,排斥或忽略自己内心的体验、感受,容易被外界的评价所影响。与之相对的是内在评价系统,使用内在评价系统的人从自己身上寻找答案,时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使用外在评价系统呢?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接收到的都是有条件的奖励。 比如:你这次语文、数学都考到95分以上,爸妈就带你吃大餐或者带你去哪里玩。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经验,只有表露出我们好的一面,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我们不断的通过别人对我们的反馈不断地修正自己,最终形成了一套外在评价系统。

一个人拥有越多的安全感,就越不容易被外界控制。而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对外界对自己的认同越发的执着,就越容易被外界控制。

恐惧不可怕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而我们的大脑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石器时代的恐惧感可以让我们快速逃离危险环境,恐惧感可以保护我们。我们要意识到它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是用来协助我们的。

当你一直恐惧一个东西,恐惧到极点的时候,如果你真的触到了那个东西,并发现它不值得恐惧,你的认知一下子就会变得强大了。当王阳明躺在棺材里想着我要是死了该怎么办,当他发现即使自己死了也没什么时,这种怕无可怕,觉得大不了怎样的时候,强烈的恐惧就会导致恐惧突然消失。有些人经历过死亡的体验之后,发现死亡都经历过了,其他的又有什么好怕的,于是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

恐惧,从表面上看是恐惧事情本身,其实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但真正恐惧的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有些人表面上说自己不想谈恋爱,其实是怕自己处理不好亲密关系,但真正恐惧的是分手之后自己该怎么面对。

恐惧就像《西游记》里的妖怪,一旦被认出来,法力就会大减。

你是“不感兴趣”还是“不敢兴趣”

在你的周围会发现一些人对什么都感兴趣,即使很小的东西都能激起他的好奇心。而有些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好像生无可恋的感觉。而你再深入一问,他们会说,“我就是提不起兴趣啊。”

无趣之人,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吗?无趣之人,常常也是无胆之人。当碰到一个新事物时,他怕投入之后也做不好,所以宁愿表现出对新事物漠不关心,以免看到自己的无能。他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性。他们不是缺乏能力,也不是缺乏机会,只是缺乏投入,投入到未知的事情中去。当你对生活不感兴趣时,生活也会对你不感兴趣。

当你发现一个新事物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每一点发现都会让你激动不已。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没有刚开始时心动的感觉了。心理学家认为,快乐来源于“紧张感的释放”,一旦一个需求已经完全被满足,紧张感就会消失,快乐也就没有了,自己也就没有了持续的兴趣。

如果你的兴趣更加的深层,更加的宏大。比如自由、智慧、帮助更多的人,这个兴趣只能永远的接近,而不能够完全满足。这样的兴趣可以给你很大的发挥空间,虽然你不能全部达到。但是在你不断强大之后,你发现帮助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激发你更加的喜欢这个兴趣。这个兴趣变成了只为兴趣本身,至于能不能被满足已经不太重要了。

投影和投影源

汉斯·艾森克教授曾经做过一系列关于星座性格的实验。调查结果发现:如果调查对象很清楚星座对性格有何影响,他们的问卷结果就和占星学说的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调查对象对占星学说没有太多了解,他们的问卷结果就和占星学说不那么的一致。

相信星座性格的人,他自建了一个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这个心智模式能让他看到那个世界,同时会让他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性格,然后再按照那个性格来生活,最后成为星座描述的人。

起作用的是背后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让我们成为“应该成为”的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由我们的心智模式所决定的。如果我们没有刻意的去突破或改变我们的心智模式,我们会一直生活在原有的心智模式中。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一个媒体找出了他数十个情人的照片,从相貌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像希拉里这样的女强人,一类像莱恩斯基那样的傻女孩。表面上看克林顿有很多的情人,但是分类之后发现其实只有两种,背后也是他的心智模式在起作用。有的人离了好几次婚,或者换了好几个女朋友,虽然每个人看上去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仔细对比的话,会发现他找的其实都是同一类型的人。而当事人会觉得为什么我总是婚姻不顺或者恋爱不顺,其实是他的心智模式在作祟,如果不改变心智模式,他们遇到的下一个人和之前遇到的人还会是同一类型。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想看到的世界。心智模式就像个有色眼镜,过滤掉那些我们不想看到的,只留下想看到的。比如你买了辆蓝色的车,你发现街上蓝色的车特别多。又比如你的妻子怀孕了,你发现满街都是孕妇。其实并不是蓝色的车和孕妇变多了,而是你产生意识之后,这些东西就自然进入了你的眼中。加藤昌治把这种现象称为“彩色浴”效果。当你最近想获得某方面的信息时,你可以先把这个信息植入头脑中,然后你就会发现你每天都能碰到和这个信息有关的信息,这也是一种筛选信息的方法。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心智模式的外化。我们都知道要改变PPT投影在屏幕上的内容,需要在原来的PPT文件上面修改。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像是PPT投影在屏幕上的内容,而我们的心智模式就像是PPT文件。我们总感觉自己看到的世界有问题,其实是我们的心智模式有问题。

有时候你会发现,两个人在谈论同一本书,可是两个人从这本书中所看到的内容完全不一样,让你产生了我们两个是不是看的同一本书的错觉。书是一样的,但是两个人的心智模式不同,通过心智模式过滤后的内容也会不同。

以前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智商、学习,现在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心智模式。

我们常说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他站在某个点上所看到的,也就是他是站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上所看到的。我们常觉得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对方就看不到呢,因为对方和你没有站在同样的点上。

你的投影源是什么样的,投影出来的图像就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你是个幸运的人,你看到的就是一个幸运的世界。你觉得你是个倒霉的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一个倒霉的世界。你渴望什么,你就会获得什么。

心智模式需要不断升级

各个学科研究中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模型,而每个模型的确立都是有相应的前提条件。心智模式也一样,它也有它确立的前提条件。所以心智模式有它相对的局限性,没有绝对好的心智模式。

冬天,有个人掉进瀑布下面的旋涡之中,水很冷,如果一两分钟之内游不出来,就会被吸尽身体的热量。因为这个人他平时在游泳池里练游泳,他就下意识地往岸边游,但每游出几米,就被旋涡重新吸回去,几分钟以后,旋涡就把他冰冷的尸体推到了岸边。因为对待旋涡最好的方式不是往外游,而是游向中间,潜入底部再游出来,这与我们的常识向岸边游恰恰相反。

落水后向岸边游是对的吗?平时是,但是在旋涡里不是。因为旋涡的形式是越往边缘游吸力越大,最好的方式是游到底部再出来。

各种APP的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是为了适应用户的需求。而我们的心智模式也需要不断的升级,以应对这个不断改变的世界。

虽然过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影响着我们现在的心智模式,过去我们已经不能改变,但是未来我们可以改变,而改变未来就从改变现在的心智模式开始。

当你发现你看到的世界和真实世界间的差异时,你就不会再沉沦在自己的心智模式所构建的世界中。你会想看到更加贴近真实世界的世界,而方法就是改变你的心智模式,冲破原有的心智模式的限制。

成功是越来越接近

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成功的故事,而那些不成功的故事早就被人给遗忘了。因为不成功的人没有人会让他们发声的。我们容易掉入“幸存者者偏差”的陷阱。而真实的情况是,成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不成功才是大概率事件。

常听到有人在抱怨为什么我就是坚持不下去呢,那个谁谁谁坚持下去了,最后就成功了。似乎只要坚持就会成功似的。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坚持只是成功的手段之一,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却把手段当成了目标。一直在想着我要怎么才能坚持得更久,本末倒置了。

当你要修理一辆汽车的时候,你不可能只用扳手,不用其他的工具吧。成功也是一样,你不可能只用坚持这一个工具,还有其他很多的工具可以使用。

而成功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坚持,而是因为放弃,是不是有点反直觉。如果你的选择不对,而你拼命的坚持,只会让你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而当你发现选择不对时,要有勇气放弃你之前做的所有事情,重新选择。坚持虽然很重要,但是选择错误,坚持白费。

常听到的例子,某个成功人士大学退学创业,结果创业成功而且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真的是因为他退学了他才创业成功吗?如果你仔细看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创业是因为他觉得时机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开始创业,而他之所以退学创业,只是在那个时间点他觉得创业会更好而已。

成功并不是终点,它只是一个一个的里程碑。假若你这次成功了,那你还继续往下走吗?一般情况下你会继续往下走的,那这次成功就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个刻度而已。成功是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那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人生目标是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目标。是那个一直在你前方,指引着你前进的,你的每一次成功会让你离那个目标越来越近。

每个人对成功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义。而你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靠近自己的目标。成功不是达到目标那一刻的快乐,而是不断靠近自己设立目标的过程,成功是越来越近。如果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外界,你只会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得到只有焦虑和恐惧,因为你会发现永远有很多比你厉害的人。只有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真正地感受离目标越来越近的快乐。

罗兰说:成功的意义应该是发挥了自己的所长,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所感到的一种无愧于心的收获之乐,而不是为了虚荣心或金钱。

职业规划

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们总觉得下一个应该会更好,而越找到后面,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好机会。那如何才能做个好选择呢?我们设置一个底线,在这底线之前不要做选择决定,一旦过了这个底线,就大胆地开始选择。这个底线设为多少比较好呢?数学家计算出了这个基准线是37%。37%不能保证让你找到最好的工作,但是一个能帮助你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好办法。

假如你这次找工作,准备用3个月的时间。那么前37%的时间用于观望,不做选择,但根据自己水平制定出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水平,过了37%的观望期后,一旦看到好的,就马上出手。

我们常觉得自己的职业各种的不好,别人的职业各种的光鲜亮丽。在别人的眼中,我们的职业也是好职业,反而他们自己的职业变成不好的职业。这是因为我们喜欢美化我们不熟悉的职业,喜欢加滤镜。

有些人有过这样的体会,当看到一个比自己职业更好的职业,通过努力跳槽到了那个新职业后,发现这个职业并没有如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好,甚至还会出现比自己原来的职业还不如的情况。

当我们想跨界跳槽时,可以先找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了解一些更专业的情况,而不是只停留在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些。怕这样了解的还不够深入,可以自己先找一家公司兼职做这份工作,当工作一段时间更了解整个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时,再决定要不要跳槽到这个职业。可以进入一些专业职业论坛或者网站了解职业信息和入门资料。而且这里聚集了无数专业的人士,他们可以解答你的各种职业问题,给你更专业的建议。

每个人都想能制定出完美的职业规划,似乎这样就能找到更好的职业。其实100%的规划只能给我们心理安慰而已。世界变化如此的快,我们的职业规划也需要不断地变化。

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就不做规划了吗?职业规划中也有“道、法、术”。“道”是不会改变的,而“法”会简单地改变,至于做事情的方式“术”,就会经常地变化。

职业规划中,人的价值观和人的天赋就是人的“道”,是基本不会改变的,这会决定一个人以后大概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人做事的方法、态度等是职业规划中的“法”,外界的环境会导致“法”的改变。“术”是指具体实践操作的方法,“术”是需要经常改变的。

一个好的职业规划要做到抓大放小。规划发展的的大方向,而其中的具体“法”和“术”根据环境地变化以及职业的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

以未来的价值做决定

有些人明知道自己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当一想到“我毕竟做了这么多年了”“这里的同事和环境我都很熟悉”……就又怕离开了。

当你买一张电影票进入电影院,看了三分之一后,发现电影自己不喜欢,你是选择立即走出电影院还是逼着自己把电影看完?当你进入电影院的时候你已经付了电影票的钱,你中途离场和看到最后,所付出的金钱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你不喜欢看逼着自己看完所浪费的时间,所带来的不好的心情这都是额外的付出。为了已付钱的电影票(沉没成本)而附加上去浪费的时间和不好的心情岂不是损失更大。

我们总是热衷于根据过去的投入,而不是未来的价值作决定。

我们害怕损失,但是我们忘记了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如果愿意接受这些损失,我们便有机会把我们的生命投向无限资源的未来,找到更好的途径来弥补这些损失。

受害者和掌控者

有一群人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别人都是坏人,都和自己过不去。而他们也很容易识别,因为他们脸上都带着怨气。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似乎他就没有烦心的事。这是因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会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管外界怎么样,毕竟生活都是我们自己的。这一部分人又被称为掌控者。

受害者和掌控者是两种模式,你是哪一种?

很多人工作不顺心,想换工作的理由都是换一个环境。似乎他现在所有的不顺心换一个工作环境就能解决了。可是当换了环境之后,同样的问题还是出现。问题并不在于环境,而在于自身。而受害者不愿意接受是自己的问题,把责任都归咎到了环境。

作为受害者,最大的收获是:发泄的快感、被同情、觉得自己其实是正确的。最大的损失是:觉得失落、绝望、无奈、无助、无力感。

作为掌控者,最大的收获是:找到新的可能性,自省,觉得自己可以应付一切,有动力再尝试。最大的损失是:很有压力,面子问题。

现在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这也给了一些受害者思维的人一个借口,觉得我现在的各种不好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虽然原生家庭是会对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你都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如果还走不出原生家庭的影响那不是原生家庭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受害者刚开始时只是觉得这样不需要承担责任,但是久而久之后,发现当受害者挺好的,不仅不需要承担责任,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关注、安慰和帮助。之后就开始很享受这种受害者模式。

当你变成一个专业受害者时,你就成了一个“情感黑洞”。你会无休止地寻求关爱,多少也填不满。而周围的人被你的行为搞得身心疲惫,都敬而远之。你会更加地坚信自己的判断“原来都没有人爱我,大家都抛弃了我”。

受害者思维还有一个普遍的想法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公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贫穷的总是我。但实际上这个世界的最大的公平就是不公平。

知道了世界是不公平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受害者会把事情都推给这个世界的不公平。而掌控者会寻找一种面对不公平的免疫能力。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更重要。

当你发现自己有受害者模式时,如何去破除它?对自己多留心一些,找到自己独特的受害者模式,什么样的场景容易让自己进入受害者模式。当遇到这个场景的时候,让自己变成一个局外人来看待这件事情,从局外人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你不断地留意自己的受害者模式发生的场景,不断地能跳出受害者思维来处理问题时,你会发现你对自己的掌控力会越来越强,而受害者模式对你的控制力就会越来越弱。

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在中国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所有的资源都倾斜于孩子。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期望时,父母就会觉得我这一辈子活的这么苦、这么累,都是为了你。父母为孩子的一生都写好了剧本,孩子只需要配合演出就可以了。而这样的孩子就像是提线木偶,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自主性。父母经常说我对你好,那不叫爱,那叫摆布和控制。真正的爱正好是它的反面,叫理解和接纳。

而当孩子表现出了一点点对父母的反叛,父母就会用“都是因为你,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而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常常会产生愧疚的心理,那一点点反叛的火苗就被熄灭了。

那些过着被父母已经设计好生活的孩子,虽然不需要自己动脑,不需要自己设计,风险也可能会更小,但是这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过久了,孩子就像那个提线木偶一样,父母提一下线,他们就动一下,主动权完全交给父母。

父母的所有行为是出于好意,可是作为一个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应该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吗?父母利用“我都是为了你”对你进行爱的绑架,你过得其实一点都不幸福。而你的不幸福也会影响到父母,结果是一个双输的游戏。

有的人会说我也不想过被安排好了的生活,我想过自己的生活,可是父母根本就不会放手。是父母不会放手,还是你不敢走出父母营造的舒适圈呢?父母所做的一切,目的也是为了你能有幸福的人生。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生活,那你就付出行动,证明给他们看你有能力给自己幸福的生活。相信当父母看到你能够给自己幸福的生活,他们也就不会再过多的干预你的生活。父母也能开始有自己的生活,而你也能有自己做主的生活,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虽然你刚开始行动时,他们会强力的阻挡,很多人也正是因为挺不过这个阶段,导致又只能回到父母的控制下,然后对自己说“我摆脱不了父母的控制”。如果你真的想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这一点阻力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你的人生必须是你说了算的,而不是听别人的。父母的建议,你可以听,但是你要通过自己的分析,自己做最后的决定。

有的人不敢突破父母营造的舒适圈,怕自己万一错了怎么办?错了就错了呗,谁的人生没有经历过很多很多的错误。

一部分人是把幸福权交给了父母,让父母来主导自己的生活。而还有一部分人是把自己的幸福权交给了社会。别人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也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总是根据外界的条件来要求自己,“我要做到……” 你有问过自己,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你真的得到了外界所要求的那些,你就真的幸福吗?

我们在一切都向外看的时候,把自己给丢了。眼里只有别人怎么怎么样,从来没想过自己要什么。

踏出第一步

我们在决定要不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定。而每天因为考虑这件事情就耗费了不少时间。而耗费的这些时间如果真正开始做事情的话,也许都已经有进展了。一旦决定了大方向就开始行动,很多人都担心自己最后不成功怎么办,那这些时间不就都浪费了。马丁·路德金说过:有信心地踏出第一步就好,你不需要看到整个楼梯,只要踏出第一步就好。当你踏上了第一阶楼梯,楼梯是可以带着你往上走的,当然你自己也需要努力。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而跳出这个怪圈的唯一方法就是行动起来。

有些人觉得自己要么不做,要么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然后就一直处在准备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每年新年的时候,看到别人在做新年计划,自己也开始做计划,似乎不做计划就跟不上别人。看到别人在朋友圈晒自己又看了多少本书,马上上网买了一堆的书。结果那些书连封膜都没撕开。我们常常乐此不疲地做着这些事情。仿佛我们制定了年计划,年计划就实现了一样。买了那么多书,那些书的知识仿佛都进了我们的脑袋。我们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计划,当一个计划坚持不下去时,我们又换一个计划重新开始。久而久之,制定了一大堆的计划,但是没有一个坚持到底。

我们的大脑有个神奇的功能,就是在脑子里预言景象的功能。当你制定好了新年计划,眼前会浮现出自己把这些计划都实现了的画面,以及带来的满足和愉悦。但是大脑并不知道你是否真的实现了,当你在想象的时候,大脑就觉得你实现了,这个时候心跳就会减慢,血压会降低,相对来说实现的压力就会逐渐地放缓,你就变得不那么想做这件事了。“颅内高潮”已经体验过了,至于做没做已经不重要了。

一件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很有价值,但是对别人来说可能一文不值。而价格贵的东西也不一定适合你。我们现在最喜欢的就是从价格角度判断一切事物,而没有看一看它对于我们的价值有多少。价格是社会系统制定的,如果我们按照价格判断事物,就会被社会系统给牵着鼻子走。那些公认最有价值的事物,并一定适合你,即使你勉强去做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反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时刻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对自己有价值,以价值为导向去做事情。

我们现在对人的评价都是这个人有没有成功,而让人感觉到的就是要不断地往上爬,不断的把别人踩在脚下。可是不管你爬得多快,你都会发现在你上面的人还是那么多,望不到尽头。我们这样过一生,真的有意义吗?稻盛和夫说过:成为一个比降临之初更好的人。我们不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让自己变得更好吗?

自己和自己玩

人是生活在关系中的,所以会有各种的规则。同时在关系中我们必须关注别人的情绪,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和别人更好地相处、合作。当然情绪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要去压抑情绪,我们需要给情绪找到发泄的渠道,比如健身、打游戏、购物等。当有情绪时,我们需要去观察它,它的出现是为了要告诉我们什么吗?不要排斥情绪,把它当作你的朋友,去认识它,研究它。

要学会自己和自己玩,当一件事情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玩。当听到玩这个字词,大脑就会忍不住地兴奋起来,恨不得马上就开始玩。而“快点做完,快点做完”“再不做完就来不及了”,大脑最讨厌这样的话,你越是这样说,他越是给你怠工。

把要做事情用“任务”来表示,像做任务通关一样。不要用“去做(必须做)”来表示。

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许多思维里的墙,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仿佛自己手上就拿着大锤子在一锤一锤地拆掉这些墙。我们说的认知迭代,就是要有勇气砸向我们自己竖立的思维里的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