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的教育》读书打卡第40天,第三编开心国学——历史与沿革,第
【金句摘录】
1.新孟母:“牛拉车不动,打车还是打牛?”
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其地位仅次于至圣孔子。孟子的成才,离不开他的母亲,孟母是一位美伟大的母亲。
幼年的学习环境对人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今天下,孟母三迁的故事屡见不鲜,最为普遍的就是父母为了择校而挑选学区房。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一个好学校确实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选择一个好学校,也是为孩子的将来负责。如果力所能及,家庭有能力购置学区房,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能力不及,那就另别别论了。
在中国的古代,流传着易子而教的说法,父母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文化知识,而是另择良师教育子女。这样做有两个用意,一是父母对子女有很多主观判断,又难免夹杂感情因素,弄不好会有伤感情;二是父母重身教,教师重言传;父母教育子女要尊师重道,教师教育学生要尊敬父母,父母和教师分工不同,却殊途同归。古代伟大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如周初三太,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都不是教子女文化知识,而是教子女学习的态度,做人的标准。所以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家庭的主要任务是德育,并配合学校教育,督促孩子学习。
2.启蒙,启发的精气神
教育的起步是启蒙教育,对应教育机构是私塾。
历史上的华夏文明曾经是同化能力最强的一股精气神,包容一切而不失去自我,但在近现代,经济上的落后让我们失去了泱泱中华的那份从容,精神变成充斥全社会的一股浮躁之气,单纯追求显性的发展成果,却不顾未来的空间。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的状况和国家的发展状况是不是很相似?比方说,家长追求教育的显性成果,提前让孩子参加各种技能和知识灌输,某些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问题屡禁不止。这和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单纯追求GDP数字有何区别?在后续补救环境问题,社会和谐问题,有多大效果,恐怕不容乐观。家长浮躁的结果,是以孩子的终身幸福为代价的。如果学龄前的家庭教育走偏,那么教育学所做的就只是纠正而不是塑造人了。
教育孩子,可以适当地告知他一些社会的阴暗面,给纯真无瑕的心一点预警;至于成人,应该主动认知人性的光明面,给饱经沧桑的心一丝慰藉。
3.唐诗宋词,吟的是美感与修养
孔子教育儿子,告诉他:不学诗,无以言!确实,在中国古代,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中国就是诗的国度。
在孔子时代,士大夫见面的时候,经常借吟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晋国的孙林父出访鲁国时,表现的非常无礼,鲁国的大臣叔孙豹就用相鼠有皮,人而无仪来讽刺他;楚国的申包胥到秦国搬救兵,在秦庭哭到吐血,秦孝公受感动,为他吟诵《无衣》,表示愿意答应发兵救楚……在春秋时代,很多外交活动,都是通过吟诗来交流的,诗在春秋时代具有契约的意义。诗的契约意义,在后世被总结为四个字“有诗为证”。在明清小说中,经常在某个重要人物出场时,或者在每一章节的最后引用一首诗,谓之有诗为证。意思是说,这个人,这件事已经用诗歌的形式被记录下来,所以是可信的。
在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唐代,诗歌的高峰是唐诗。唐诗的晋级程度是非常大的,早已传播到海外“番夷之地”。
汉语的书写基础是汉字,每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字可能有不同的音,同一个音也可能是不同的字,字音又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差别,将汉字按照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顺序组装起来,就拥有了音乐的美感。古人写文章,都很讲究文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学唐诗、宋词,提三个建议:
一、趁记性好,多读多背,记住了就是自己的,随时随地可以引用,对诗歌、对文学,也有感觉。
二,每学一首诗,适当了解他的作者,了解相关的背景。一则增长知识,二则更加有趣活泼。
三、多朗读,多吟唱。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些已经谱成流行歌曲的诗词,也应该多学、多唱。
【收获感悟】
从国学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