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创业社一周一本-60周-已废弃读书

如何避免思维谬误——《清醒思考的艺术》

2016-06-26  本文已影响229人  韩德胜

作者: [德]罗尔夫·多贝里

经济学一系列分析的前提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人,但生活中要做到每个人都绝对的理性是很难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本书列出的思维误区,能让你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避免陷入思维谬误。

过度自信效应

人们总是有一定的自恋倾向,或高估自己的能力,或高估自己的外貌,或对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有错误的预估,或认为我们比周围的人表现要突出。这被称为过度自信效应。过度自信会令你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结论: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然后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从众心理——就算有百万人声称某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这一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跟风买一些你以后都不会用到的东西,比如听一场演讲有人带头鼓掌你也跟着鼓掌,比如看到某个餐厅大排长龙你也跟着上去凑热闹。

如何避免:当周围的人一窝蜂涌向一个选择时,请你表示怀疑。这样的选择本身是否是正确的,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纠缠于沉没成本——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有一次跟朋友去一个地方,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坐公车直达目的地,二是坐地铁,速度快但需要换乘比较麻烦,我们选择了前者。但经过40分钟后,公车却一直没来。这个时候我提出坐地铁,朋友来了一句:等都等了那么久了,现在走不是很浪费?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我竟无力反驳。但仔细想来,在此之前你付出的东西可都是沉没成本了,这个时候做出的决定已然不能改变你刚刚所付出的成本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你花钱去看电影,不幸进去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烂片,那你是继续在里面一边刷朋友圈一边受这部烂片的折磨,还是选择离场呢?

再谈谈股市,股民们也是经常成为沉没成本的受害者。他们在决定是否卖出股票的决策依据通常都是一开始的买入价。当股价高于买入价时,意味着可以卖出;如果股价低于买入价,便不能卖。这是不理智的,绝不可以让买入价影响我们的判断。他们应该考虑的唯一依据是有这个股票未来的前景(和可选投资未来的行情)。纠缠于沉没成本的不幸,其关键就是:你投资一只股票亏的钱越多,你越是抱紧它不放。

如何避免:理性决策,忽视沉没成本。不纠结于之前所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以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互惠偏误——你为什么不该让别恩请你喝饮料

业务员很会利用互惠这一点来进行他们的销售。比如我的销售同事经常有事没事请他们的客户吃饭,喝下午茶,节日的时候送些礼物——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的承诺或者收益。但通常情况下,由于心理有些愧疚感,这些客户会最终还是会乖乖地在这些一直对他们很好的销售手里买单。

怎么做:如果下次你走在街头或者超市中,有人跟你说免费品尝,免费参加健身课等等的时候,你就要想一想到底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服务了。

确认偏误之一——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你要格外小心

这个理论之前没有听过倒也挺有意思。举个例子,小明要增肥,他吃某一种增肥食品,每天记录体重。如果发现自己比昨天重了,他心理很开心,归功于那个增肥食品。如果体重没变或者减少了,他转头就将它忘了,觉得这是正常的波动。连续几个月下来,他觉得这个增肥食品还真有用呢,尽管他的体重基本上没变化。可怜的小明就陷入确认偏误的陷阱了。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也就是说,我们喜欢忽视那些与我们现有看法相矛盾的观点,我们选择视而不见。我们给它们一个过得去的词叫“特殊情况”。把那些有悖于我们原有理论的观点都归于“特殊情况”,然后我们就安心了。然而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事实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而消失。

在企业内,确认偏误尤为严重。比如董事会提出一个新的战略,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这个新的战略将会带领企业走向一个新高度。下面的员工要么看不到这个实施这个战略的不利因素,要么将这些因素归入“特殊情况”和“不可预知的困难”。因此董事会内部都一致对这些反驳因素视而不见。

下面是原书一个例子,非常有意思,希望对你我有启发:

一位教授让他的学生看一组数字:2、4、6,要他们找出其中的基本规则。教授将规则写在了一张纸的背面。他要求受试者说出下一个数字,教授要么回答“符合规则”,要么回答“不符合规则”。受试者可以想说多少个数字就说多少个,但规则只能猜一次。
大多数学生说的是“8”,教授的回答是“符合规则”。为保险起见,他们还试了“10”、“12”和“14”,教授每次都回答“符合规则”。于是学生们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那么规则就是:在前一个数字的基础上加上2。”教授摇摇头:“写在纸背后的规则不是这样的。”
但还是有唯一一位头脑灵活的学生是用不同的方法破解这道题的。他试了“4”,教授说:“不符合规则。”“ 7呢?”“符合规则。”这位学生又用各种数字试了一阵儿,“-24”、“9”、“-43”……他显然有个想法,并试图证明它不对。直到再也找不到反例了,他才说道:“规则是:下一个数字必须大于前一个。”教授将那张纸翻过来,上面正是这么写的。
这位机智的学生与他的同学的区别在哪里呢?他的同学只想证明他们的理论是对的,而他试图证明他的理论是错的–有意识地寻找反驳证据。这个对我们有启发吗?

所以,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我们要打起十二精神来对待它。它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很普通的反驳证据。寻找证明它正确的证据可能不难,难的是找出不符合规则的证据。

确认谬误之二——干掉你的宠儿

找到反驳的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

写文章的作者(或记者)为了支持其观点,就会去找出几个“确认证据”,而他不会努力去挖掘反驳证据。比如很多作者可能会将成功者归与几个特有的品质,而其他对此没有帮助的都视而不见。就像很多人只知道乔布斯为了改变世界所做的那些伟大的事,你却不知到他生活中是个暴君。因为你所知道的东西通常就是媒体要呈现给你的东西。

对比效应——你为什么最好别找好看的朋友一起出门

当我们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觉得旁边的另一个东西更漂亮,更大,更贵。我们已然不能做出客观绝对的判断。比如一直卖899块钱的东西会比一开始卖1999现在卖899的东西显得更贵,但事实上他们是一样的价钱。

有一位投资者对作者说,这只股票便宜,因为它只有最高价的50%。通常评价一直股票我们也是这么说的,但作者说:股票价格永远不会“低”或者“高”。它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唯一值得考虑的是它从这一刻开始是将涨或者跌。

结论:你知道下次相亲或者去酒吧该带什么样的朋友一起去了吧?

故事偏误—为什么就连真是的故事也是骗局

我们总喜欢讲故事,因为听众喜欢听故事。比如讲故事在在创业圈里是流行一种很有效的包装手段,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讲故事,好像已经不配去创业了。但作为听众,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敲响警钟,别被故事蒙蔽双眼,这些故事有他们特有的一些目的:让你觉得他们的创业是如何艰辛,他们是多么专业,他们呕心沥血只为将产品完美呈现在你面前。讲述一些故事的广告,比理性地罗列产品优势的广告效果更好,产品的故事原本只是一些附带物,但我们的大脑不是这样运转的。

结论:以后见到有人讲故事,分析隐藏在背后的目的,他可能在掩盖一些事实。

事后诸葛亮——你为什么应该写日记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看吧,我早就告诉你了。或者:我就知道会这样!这样的马后炮经常出现在我们周围。下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你听说了吗,小明和小红分手了!”一种是:"他们俩性格相差太大,不分手才怪。"还有:“他们俩太相似了,不分手才怪。”另外:“他们俩老黏在一起,不分手才怪。”或者:“他们俩都不怎么见面,不分手才怪。”

建议:在日记里写下你对这个世界的种种看法与预测,关于生活的,工作上的,社会上的种种预测你就会知道,自己的预测就是个狗屁。

激励过敏现象

19世纪的中国,政府悬赏征购恐龙骨时,农民们会将挖出的完好恐龙骨砸碎,再去领赏。还有,鼓励捉到死老鼠的政策却让人们养殖老鼠。

激励过敏现象是指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结论:小心激励过敏倾向,如果你发现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有些异常的行为,先想想后面是否隐藏某种激励机制。如果你是规则制定者,制定激励政策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避免。

公地悲剧 ——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这个故事我们可能都听过,有一片共有的草地,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尽可能多的饲养牛羊。终有一天草被吃完了,最终大家都没能得到真正的好处。

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一处公共场所,希望通过教育、启蒙等手段来呼吁社会责任感来解决公地问题是不可能的。解决方法有两个:公地私有化或加强管理。

结果偏误——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同样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例子:

我们假设有100万只猴子在股市上投机,疯狂地随机购买股票。一年后一半的猴子赚钱了,另一半亏钱了。第二年,在去年的赢家中,又是一半赚钱一半亏钱。十年后就有1000只猴子每次投资都是正确的,20年后,这样的猴子只剩下唯一一只,于是它成了亿万富翁。

接下来媒体会怎么做你也可以猜到了,大家蜂拥而至来报道这只猴子的成功原理。他们能够自动找到某种原理,也许这只成功猴吃的香蕉比其他猴子多,或者他每天固定在一个地方晒太阳,又或者他洗澡的时候总喜欢思考人生。记者们一定能够在这只猴子上寻找到至少一种成功的因素:“不然它怎么可能成功?”

结论:看完以上例子你就懂了,下次在遇到一些现象的时候,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意味着一开始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

团体迷思 -- 共识为什么有可能是危险的

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开会的时候大家一致决定通过某个决议,你也举手通过。然而你的内心却对这个决议是抗拒的,但是你表面却说:嗯,我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balabala....

如果会议上大部分人都是说实话那还好,怕就怕这个提议一开始提出来,每个人都昧着良心附和,那结果将相当危险。这就是所谓的团体迷失:一群智慧的人作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作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团体迷思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如何避免:无论你是否是一个组织的成员,无论何时,你都要讲出你的看法——哪怕这看法不是很中听。如果你是领导,应当鼓励每个人讲出不同的意见,或者直接指定一个人固定唱反调,并对这样的行为作出嘉奖。

忽视概率偏误——累计奖金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概率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而我们却很容易忽视。

有这样两种选择,一种是你有可能赢得一个亿,一种是你有可能得到1万。你这个时候可能会想像你做了亿万富翁之后的种种生活。现在我们再加一个条件,第一种的概率是亿分之一,第二种是万分之一。你会怎么选择?理智来说,我们应该选择第二种,但我们情感冲动一般会引导我们选择第一种。

这是由于我们对于概率的感知不够,其实生活中很多隐藏着这样的选择,像刚刚明确提出两种选择的概率的少之又少。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

怎么办:由于我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风险,你要做的就是留意那些选择,拿起你手中的纸笔计算。

零风险偏误——你为什么会为零风险支付过多

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请你对饮用水处理的两种措施作个评价。采用措施A,死于不净水的风险会由5%下降到2%。使用措施B,可以将风险由1%降为0%,也就是完全消除了风险。是选A还是选B呢?
如果你像大多数人那样思考,你就会选B——这是愚蠢的,因为使用措施A,将会少死3%;相反,使用措施B,只少死1%。措施A要比措施B好3倍!

这一思维错误被叫作零风险偏误。从总体经济学来看,零风险没有太大的意义。很多事情听起来很美好,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比如将交通事故降低为零有没有可能?有的,所有运动的物体保持不动,绝对不会有事故发生,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结论: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

稀少性谬误——为什么饼干越少越好吃

在中国有句古话叫物以稀为贵。你手里有两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两个古董花瓶,怎么样令它价值翻倍?答案是砸碎其中一个就行了。

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受试者分成两组,请他们评价饼干的质量。第一组得到整整一盒饼干,第二组只得到两块。结果:第二组受试者对饼干质量的评价要比第一组高得多。

所以有些产品会推出限量版,这让普通的产品看起来更具吸引力。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

解决方法:仅按价值和作用来判断物品是明智的选择,而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

赌徒谬误——为什么没有一种平衡命运的力量

想象你现在在赌场里面,在押大押小的赌桌上,前面已经开出20次大了,接下来这一局你将押大还押小?大部分人会选择押小。因为你觉得,前面既然已经有20次已经是大的那一边了,那下一次开小的概率......等等,从概率上来讲开大与开小最终的概率都不都是50%吗?这可是独立事件啊朋友们!

插播一个笑话:一架飞机上同时有两枚炸弹的概率几乎为0,所以只要我带一颗,其他人就不可能带了。

这就是赌徒谬误。

结论: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件,注意分辨是否是独立的事件——不过这主要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归纳法——如何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

善于归纳总结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好的习惯,但它可能也会带来坏处。

小明在考试前偶尔会去星巴克买杯咖啡喝,经过一个学期,他发现每次喝了星巴克之后的考试他都能拿一个很好的成绩。终于有一天,他要参加高考,这一次来个double星巴克,一定能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了!结果小明三天三夜没睡觉,考试当然也发挥失常。

别笑,很多人就是通过以前的经验理论来判断现在或以后的境况。

但很多人可能是冲着“如何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来的,有条件的可以试一下:

请你寄出100000份股指预测的邮件。你在一半邮件里预测下个月股票行情会上升,在另一半邮件里预测股票行情将回落。假定一个月后股指回落了,你就再发一遍邮件,这回只发给你作出了正确预测(股指会跌)的那50000人。你再将这50000人分成两组,写信给第一组,说股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会上升,给另一组写信说股指会跌。如此类推,10个月后还剩下100个人,你给他们作的预测从没有出错。在这100个人的眼里你就是英雄。你证明了,你拥有真正的先知式的预测能力。于是这100个人中的几位会将他们的财产托付给你。然后你就可以怀揣这笔钱逃去巴西了。

结论:归纳法可能具有偶然性,好好思考有什么东西才是真正确定的。

规避损失——为什么凶恶的面孔比友善的面孔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想象一下,你走路上捡到一百块,这个时候很开心。然后揣兜里回家后发现,一百块掉了!这本来对你来说没有什么损失,但是你今天会一直觉得很不爽,怎么就掉了一百块呢!这就带出我们的思维谬误: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

应用:如果你想说服某人,请不要用可能的收益做论据,而要说他这样做可以规避一种可能的损失。因为我们对不利的东西的反应要比对我们有利的东西的反应敏感。

指数增长——一张对折的纸为什么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指数级增长的结果是相当可怕的,这点我们都知道。我们容易理解线性增长,却对指数增长没什么感觉,所以不要相信直觉,求助于计算器会是好方法。

书中提到一个计算倍增时间的方法(数学学渣的我不知道是如何推算出来的):用数字70除以增长的百分比。例如:交通事故的数量每年递增7%,则可以这样说,交通事故的数量每10年翻一倍(70/7=10)。

结论:当事关指数级增长的时候,请不要靠直觉,拿起你的计算器比较靠谱。

错误的因果关系——你为什么不该相信仙鹤送子

对一座城市的消防行动的调查证明,火灾损失与每次投入的消防人员的数量有关:动用的消防人员越多,火灾损失就越大。于是市长立即宣布停止招聘,削减了预算。但是真正的原因是火势越大,投入的消防人员自然越多,这可真是本末倒置。

仙鹤送子的说法来自于出生率的下降和仙鹤配偶数量下降之间有某种联系:如果画出两条线的发展,他们几乎可以完美重叠到一起。那么这真的是仙鹤送子吗?纯属巧合罢了。

结论: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你要看仔细,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框架效应——言为心声

同一件事换一种说法我们会有不一样的反应。请看下面的例子:

研究人员拿出两种肉:99%无脂的和1%含脂的。被问者都认为第一种肉更健康,虽然两种肉其实是一样的。即使是在98%无脂的和1%含脂的肉之间进行选择时,大多数被问者还是会选第一种肉——即使事实上它含有的脂肪是第二种肉的两倍。

结论:你要意识到,每个事实——不管你是从一位朋友那儿听到的,还是在一份严肃的报刊上读到的——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本文也不例外。

行动偏误——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最近欧洲杯打得火热,来看一个足球的例子。

根据对足球点球的调查,足球运动员罚点球,有1/3的概率是射向球门中央,1/3的概率射向左边,1/3的概率射向右边。
守门员会怎么办?他们或者扑向左,或者扑向右。反正他们很少待在中间。这是为什么?因为扑向错误的一侧要比傻瓜似的呆立原地,看着球从左边或右边飞过去好看得多,看起来也没那么难堪。

这就是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结论: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学会克制自己,认清局势。

不作为偏误——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我听过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开着一列火车,在一个分叉口你发现你原来行驶的那个方向上有3个小孩,由于速度太快来不及叫他们逃离,你可以改变火车来救他们。但是同时你又发现另外一个方向上有1个小孩,这个时候你会改变这个岔口的方向吗?很多人的做法是不作为,因为你改变方向意味着自己亲手杀了那个小孩。而不作为还可以为自己想出很多借口。

最近几年国内传统企业该不该转型加入互联网浪潮的讨论也是一种不作为谬误。他们认为不加入互联网这种做法比在互联网中犯错严重——虽然结果往往可能都是在走向灭亡。

不作为偏误很难辨认——放弃行动不像采取行动那么容易看出。

联想偏误——为什么经验有时让人变蠢

联想偏误会影响我们作决定的质量。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应该是中国流传最广的联想谬误了吧。

再比如,我们倾向于不喜欢送来坏消息的人。英语里称这种现象为“斩来使综合征”(Shoot the Messenger Syndrome)。信使与消息内容被联系在了一起。于是我得到了一个很有用的信息:以后在家人朋友或者同事面前,多给他们带来一些好消息,这样你会变得更受欢迎的。

结论: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中隐藏多少的智慧我们就吸取多少,不要多。因为被烫过的猫永远不会再坐到热灶台上去——这是对的;但它也永远不会再坐到冷灶台上去了。

双曲贴现——及时行乐,但请只限于星期天

你是宁愿在一年后得到1000元还是在一年零一个月后得到1100元呢?如果你像大多数人那样思考,你会选择在13个月后得到1100元。这是有意义的,因为其他地方不会有10%的月息(或120%的年息)。这利息远远弥补了你多等一个月会冒的风险。 第二个问题:你是宁愿今天拿到1000元还是一个月后拿到1100元呢?如果你像大多数人那样思考,你会决定今天拿到1000元。这令人惊讶。在以上两种情形下你同样都是必须多坚持一个月,为了多得100元。在第一种情形下你会对自己说:我既然已经等了一年,那我也可以再多等一个月。在第二种情形下则不是。因此,随着时间长度的不同,我们作出的决定是不一致的。

科学里称这一现象为双曲贴现。意思是说,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

怎么做:我们越能控制我们的冲动,我们就越能成功地规避这一错误。我们对我们的冲动控制越小——比如在酒精的影响下——我们就越容易犯这个错误。及时行乐是个好主意,如果每星期一次的话。但天天享受,却是不明智的。

最后

看完《清醒思考的艺术》整理出以上的思维谬误。这本书好的地方在哪里?作者提供了一个角度——为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维谬误?其实大多数的思维错误都源自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比如从众,在野外你看到别人跑你也得跟着跑,而且是在不了解他们为什么跑的情况下跟着跑,因为不跑很可能就会遭遇某种危险。那些不跑的人早已从基因池里面消失了,剩下的我们自然习得了这种从众的心理。

以上可不仅仅包括人类全部的思维谬误,只是从书中列举出我觉得生活中会较常遇到的。发生这些思维谬误不证明你就是愚蠢的,同样的,智商高的人也有可能会陷入同样的思维误区。所以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避免这些错误,包括作者本人。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尽量去避免踩到这些坑。

handsome

2016.06.25


想加入更多乐读创业社的活动,请访问网站→ http://ledu.club
或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leduzhe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