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年级days167——在理解中引导而不是苛责

2023-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轻酌浅笑

进入复习阶段了,不是讲题就是做题,孩子们其实最容易听觉疲惫,感官麻木,还不能表现出来。

一份练习卷把最差的两个二十多分的也算上,平均分将近95,一年级吧,排除两个弱智,平均分也到97左右了。要说日常练习达到95分我觉得也可以了。

可我们总是不满足,觉得除了全对100分的,别的孩子都应该做的更好,得到的分数也应该更高。于是,每讲一些出错多的题,都想看看错的是谁,该不该错,让他/她站起来看看。如果错的题是没认真读题造成的,比如第八单元白卷子课外阅读题第二大题,按照短文内容填空,偏偏有些同学就是没读题目要求,而是自己发挥想象,自主自愿填写了其他自己想当然的内容,且有十多个。五分的题目啊,这样都没有了。你说作为老师,你怎么不生气,噼里啪啦语言轰炸他们一番,再次问询他们以后做题该怎么办——认真读题,读清楚要求,圈画出关键词再做。好,都回答了,就让他们坐下,可 还是咬牙切齿的。其实这时候再观察那些孩子,他们个个也如同犯了错,低着头,面无表情,甚至再听课也无精打采。也许知道自己犯了不该有的错误,也许仅仅是成绩没达到自己的理想,也许对这些错题对讲卷子不屑一顾,也许只让他/她听讲,不让他表达,他已经失去了课堂的活力。

其实,回过头想想,每一次试卷讲评课上的真是不够好,除了被听课时很少或者基本不批评学生,其他似乎总有我们不满意的分数或学生呈现的做题情况。于是,批评指责也是常有的事。而我们总觉得批评教育是对的是应该的,让孩子们知道疼——心疼分数爱惜面子。其实不然,一年级的孩子哪里想得了那么多,就算他们这一分钟知道,下一分钟也许又忘了。六七岁的孩子,对上学对课堂应该怀抱美好,在课堂上快乐的汲取知识,积极展现自我,而不是让学习只为了正确答案和分数,只为了取悦父母和老师,却压抑委屈了自己。如果一年级才入学,就为了正确答案为了分数去严苛的要求学生,我觉得如果是我,也会失去太多求知的乐趣。

也许我应该听听他们为什么写出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答案,就像茂林妈妈说的,问他为什么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出错,孩子说自己觉得出来的题不应该只是在文中找到答案抄下来,那样就太没意思了,于是就自己发挥了。我当时一听,虽然竭力维护出题人,在文字中找考察孩子们提炼信息的能力,但其实内心我知道我有点惭愧,我无情地给孩子打了叉扣了分,其实背后孩子也是有思考的。他是这样想的,其他孩子的内心又会怎样不得知,我压根就没去问询,怕耽误太多时间,我们总是直指答案和分数。其实,细致深入思考一下,也许扼杀了太多孩子内心的别样思考。

也许试卷讲评应该换种方式,至少面对孩子们的不同答案,课下多一些聆听和宽容,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和蔼地去引导和给予期待是不是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