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践行成长!认知方法论

001丨真真切切的幻觉

2018-04-25  本文已影响16人  荒原苍狼
001丨真真切切的幻觉

001丨真真切切的幻觉

我们正式进入第一模块的学习——“认知的源代码”。第一单元的话题是“感觉的原罪”。

感觉就是感觉,怎么会有原罪呢?如果你是一个很挑剔的人,你可能会怀疑一切,但是你常常会说“我的亲身体验告诉我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把自己的亲身体验作为判断事实真假的标准。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具体地谈一谈“亲身体验”的靠谱和不靠谱。

1. “亲身体验”才靠谱?

一个词:

“亲身体验”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这事你说了不算,眼见为实也不算,必须要亲身体验了才算。

一句话:

“你想知道樱桃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樱桃。”别人说一千遍一万遍,都不能把樱桃的滋味描述给你。

一个命题:

长期以来,中外文论史上都有“言不尽意”的命题。“意中有,语中无”,你心里能感受到的,语言却很难表达。

一种描述:

一个意大利的诗人说,语言像一只教堂尖塔上的笨鸟,它一直想站在尖塔的顶上,但又站不上去。于是笨鸟就绕着这个尖塔飞呀......飞呀......我们的语言就是这么笨。只有少数的诗人、文学家有这个本事,能用一种语言的魔术,让你比较深切地体会到、暗示到那种东西。

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没办法把那种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够了解的东西完全呈现给你,但他们能够很接近地表达出来,所以,真正的诗人、文学家永远是稀缺资源。诗人和文学家写的东西,我们能看懂,感觉得深有体会,但我们写不出来。

“亲身体验”人人都会,我们觉得它是验证事实的最后一个机制:说一千道一万都不管用,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管用。

那么我们今天就要问:

亲身体验真的那么靠谱吗?我们的身体是我们自己的吗?它会不会是一个骗子,常常给我们制造各种各样的幻觉呢?我们特别相信自己的直觉,那么这个直觉是不是也是一个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深藏在我们内心经常在骗你的小奸臣,你特别相信它,但是它并没有告诉你实情呢?

2. 牵涉性疼痛

有一段时间我后背疼,一个学医的同事听我说起这事儿,就很警觉,告诉我如果是经常后背疼,就必须要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心脏,并说医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牵涉性疼痛”或者“牵连性疼痛”,就是说,疼痛是连带的、顺便的,就像别人打架,捎带着砍了你一刀。很多重大的疾病往往都是被牵涉性疼痛给耽误的。有经验的医生知道“牵涉性疼痛”的存在,当你身体哪个部位发生疼痛的时候,他知道可能不是那个地方出了问题,而是另外的地方出了问题。

“牵涉性疼痛”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

当一个地方发生了病变,我们的身体就会正常传递这种病变,而疼痛是身体的预警机制。在整个神经系统的传递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差错,用通信学的术语来说,是“信噪比比较低”,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搭错了线”——本来它要传输的信号是这样的,结果在传输过程当中,跟别的线搭一块儿了,就被截和了。

就好像我的这个例子,本来是心脏发出了一个“我有问题了”的信息,结果中途它跟后背有关的某个神经搭在了一块儿,所有的刺激在那个地方就转化成了关于后背疼痛的信息,我就会觉得后背疼痛。

如果持续发生后背疼的事情,而且不是因为你这段时间睡觉的姿势不对,或者是搬煤气罐的时候把腰背扭了等等,那实际的问题就是心脏出了问题——这就是一种误导。

这种信息传递当中的误导,就是“牵涉性疼痛”。

3. 真真切切的幻觉

知道了这件事也算是一场思想上的小地震:原来我们的身体是这么的不靠谱。

我们总是讲“亲身体验”,那后背疼痛是真真切切的吧?但这个疼痛是一个错误的信号,真实的信号被篡改和掩盖了。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跟哲学和认知理论相关的话题:我们的感官真的是那么可靠吗?

说到“幻觉”,我们往往觉得那是靠不住、完全虚假的一种感觉,但其实幻觉有很多种,其中有些幻觉是真真切切的——我们暂且把它叫“真真切切的幻觉”。比如我的后背疼痛,就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幻觉,或者,一个真真切切的错觉。

我们把人脑想象为一个组织机构的话,大脑相当于一个司令部。除了少数的一些身体本能反应是分布式决策的,其他大量都是中央控制室的决策。

在大脑这个司令部里,司令官并不能够直接感受到身体各个器官、各个角落的真正变化,它只能接受到各个通信系统、各个传令官汇总的信息。大脑司令官依赖于这些传令官、通信系统,而这些通信系统出错的时候,它是根本不知道的,它只会非常真切感受和相信它得到信息,完全不知道这些信息可能已经被磨损,甚至完全被篡改了。

幻觉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它一方面在欺骗我们,另一方面,它也剥夺了我们怀疑的能力——它如此之真切,你不可能对它产生怀疑。如果我们依据这样幻觉式的信息做决策,并且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些信息,我们就会完全被这种幻觉所绑架,这也是“牵涉性疼痛”给我们的启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