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从小到大面对的“失败”不计其数。
而每次克服“失败”取得“成功”的体验会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愉悦。
面对“失败”你会怎么做?
耸耸肩膀,无所谓?
痛哭流涕?
越挫越勇?
这里,黑匣子思维告诉你一个失败的正确打开方式。
什么是黑匣子思维
大家都知道在飞机上有个东西叫做“黑匣子”,其实是两个。
所有飞机都载有两个黑匣子,一个用来记录发往机上的电子系统的所有指令,一个是监视舱内的声音记录仪。
航空事故发生后,黑匣子会被找出,用来调研事故原因。
接下来的事情,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
当然,追责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在于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这个事故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会很快的在整个航空体系宣传和推广,相应的设计会进行调整和改进,相应的培训会纳入执行……
《黑匣子思维》的作者马修 萨伊德从飞机上的黑匣子引申出了黑匣子思维。
黑匣子思维指的是,一种对经常可以在失败后的总结的教训展开调查并从中学习的意愿和决心。这种思维模式能指导人们建立一种机制和观念,让各行业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被失败吓倒。
黑匣子思维的核心是什么
从马修 萨伊德给黑匣子思维的定义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意愿和决心。
为什么说是意愿和决心,而不是思维模式呢?
主要是因为人类对于“失败”,本能上的处理和应对,使得黑匣子思维的应用障碍重重。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小时候考试没考好。
回到家,家长一般会说:“你一定是上课没好好听讲,回家不复习,考试的时候粗心……”
你会说:“这次考试太难了,好多平时学习很好的同学都考的不好。还有考的比我还差的……”
家长的思维,考试考不好一定是孩子的错。
然而家长从来没有思考过,是不是老师教学方法有问题,试卷是不是难度大了或者出题比较偏,自己是不是平时花了太少的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关心。
孩子的思维,考试考不好一定是卷子太难了。
然而孩子很少思考,自己平时不努力,遇到难题就跳过,课后也不复习,遇到问题不请教老师。
再举个例子。
你想要减肥,也开始尝试运动、节食。
可是过去了一两个星期,体重一点都没有变化,反而重了一斤。
朋友问你减肥咋样,你说,我属于一吃就胖的体质,新陈代谢太低,没办法。
我们总是很难实事求是,遇到失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别人的错”。
而黑匣子思维提倡的是“失败后的总结的教训展开调查并从中学习”,也就是说,你要客观的进行分析。
是,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能一味的指责“别人”,甚至找“新陈代谢”来背锅。
只有找到问题,找到引起问题的原因,才能从中学习并取得进步和成功。
所以说,黑匣子思维强调的是一种意愿和决心。
只有你首先意识到要去面对失败,并决心进行改善,才是在应用黑匣子思维。
正如马修 萨伊德在《黑匣子思维》所言:
失败成就了指路明灯,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中还未被我们熟知的部分,并向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指引我们去改进理论、策略和行为。
黑匣子思维的应用
当我们建立起黑匣子思维的意愿和决心后,我们应该怎么将其应用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呢?
马修 萨伊德在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两种策略:试错和边际收益。
结合我们经常讨论的几个主题进行了思考,发现当自己取得进步的时候,就是在不知不觉的应用“黑匣子思维”。
挺神奇的事情,对吧?
首先,请允许我来总结一下黑匣子思维应用的大体步骤:
遇到失败->发现问题->调查可能的原因->排查/拆分->执行。
应用在时间管理
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人给我留言,询问关于时间管理的问题。
大致会在我发出“月结月策”(这个是我的每个月小结+下个月的计划,会总结我这个月读了几本书,取得了哪些进步,哪些地方要有调整等等)这篇文的一周内。
我也写过几篇文关于时间管理的经验分享。
我觉得更实际的做法是用黑匣子思维的方式进行改变。
首先,你肯定是发觉了自己时间管理上有问题。(因为由于时间管理导致的失败,短期内是看不到什么影响的)
大部分的留言开头都是“你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看书、学英语、写文、运动,你还有工作要做,还要带孩子。”
大部分的人都想要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调查一下造成你自己时间管理上出现问题的可能的原因。
简单的就是,你的时间都去哪里了?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记录。
你可以用APP,或者用各种方式,及时的记录自己每天每时都在做什么。
有的人觉得这个做法太呆板,没有意义。
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包括每天回忆自己每个时间段在做什么。
但是肯定都没有及时记录来的准确。
因为人的记忆是会产生偏差的。
我曾经尝试后,评估自己一个工作日用手机的小时数。
我当时评估的是3个小时,其实我内心认为应该是2个小时不到。
但是通过APP,我发现我基本上每个工作日用手机的小时数在5个小时!
这也是为什么,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你发现每天没做什么时间就过去了。
通过记录,你会很客观的了解自己的时间使用(花费)情况。
紧接着,对于时间管理,你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具体的方法就很多了,比如试错,比如明确自己的目标后将时间合理拆分。
我比较经常用的是,试错。
我刚开始尝试早上起床读书,傍晚运动。
但是我发现我早上拿着书很容易又睡着了。
于是我改成早上运动,晚上看书。
早上运动让我一整天的精神都很好。
但是我发现晚上看书很难,家里有孩子的都知道,你回家后时间就不是你自己的了,你没有办法无干扰的看书。
于是我保持了早上运动(试对了),把看书的时间改到了上下班通勤的路上。
但是最近我发现了新的问题,因为天开始黑的早了,下班路上看书光线不大好。
试错会让我不断的调整。
正如马修 萨伊德在《黑匣子思维》中说的“从测试中学习”。
应用在需求分析
回到我的老本行“需求分析”。(非同行的小伙伴可以跳到下一个应用分享)
我们一般来说,会把“问题”叫做“痛点”。
比如,我住的地方到地铁站,不远,但是要转两趟公交车,还绕路。
骑自行车也就15分钟的时间,两趟公交车下来要40分钟,还不算倒车的时间。
你大概知道我想要说什么了。
对,后来出现的共享单车解决了我的问题,让我痛快。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大街上爷爷奶奶经常用拖个简易的推车去买菜?
有一次我看到有人在这个推车上加装了一个简易的马扎……
没有问题,也就没有需求,就不会有产品和解决方案。
我们用黑匣子思维来看这些问题。
好,我们知道问题是什么了,那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可就多了,公交线路设计不合理,菜场太远,天气太热,菜太重……
那么我们如果要解决问题,可行的办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我们在这里需要的不是拍脑袋,凭借主观,而是需要进行实验。
在一个流程中,每个环节都会造成浪费,也都会产生价值。
如果我们能减少甚至消灭浪费,那么总体的价值必然会提升。
这是“精益”的精髓,也是“边际收益”的体现。
也许你要解决的问题很大,但是只要你进行拆分,着眼于可执行的细节,那么多个细节的提升和优化,就会带来整体的优化。
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目标和方向要一致。
也就是说,你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系统性的考虑产生问题的原因,再进行拆分和优化。
而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要不断的否定自己,制造“失败”。
制造“失败”才能让黑匣子思维发挥更大的作用。
你提出解决方案,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质疑。
质疑成功,你制造“失败”成功,那你就会发现新的问题,你可以去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个很好的质疑的方法,就是在完成核心功能后就推出市场,让市场去质疑。
因为你作为产品的设计者,你的感受和想法一定会与市场有出入。
让市场质疑,制造“失败”,通过不断的试错,调整,进步,最终得到成功的产品。
应用在个人发展
说到个人发展,大家都是凡人,我也就是一个普通的业务分析师,不是什么职业或者人生规划师。
而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普通人士,也会去思考个人发展的问题,思考未来在哪里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后退一步,站在半空中看看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改进自己就是黑匣子思维的应用。
一整天的工作学习下来,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事情是做的好的,有哪些事情有待改进。
实事求是的“自省”,特别是对于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其实也可以认作为“失败”或者“问题”,运用黑匣子思维去进行调查,制定措施,持续改进。
每天一点点的进步,每个细微之处的一点点进步,你将最大化你的边际收益,最终对于你自己个人的发展是有益的。
我们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结果。
这个人能力不咋地,还得到了提升。
他运气真好,被一家大公司的老板看重挖过去了。
我们总是忙着羡慕别人,很少反思自己。
就好像我们遇到“失败”会第一时间找“别人的错”,我们看到别人成功会第一时间归于“别人的运气”。
如果我们有着“在失败后的总结的教训展开调查并从中学习的意愿和决心”,并且有着相应的策略和坚定的执行,发展会是更加长远和成功的。
我相信“黑匣子思维”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但是关键是你要有意愿和决心。
这是小婧今年读的第28本书,分享给大家。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实践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我同行,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