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人身上,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他不在,那个江湖就不
1
李敖。
台湾著名作家。
性格自带三分狂。
他笔下的文字比他的性格更狂。
他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并放下豪言:
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这是他狂的一种表现。
当然,他的文笔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确实有实力。
李敖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
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
他针砭时弊,讽嘲当局。
中间遭受两次牢狱之灾。
但斗士岂是一两间水泥屋能锁得住的?
这么多年来,他以一己之力,写下《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等100多种著作,前后共有九十六种被禁,创下历史记录。
李敖高产。
《李敖大全集》共有80册,3000万字。
3000万字,可怕吗?
即便如此,也只是他的大部分文字,而不是他全部著作。
有些作品被禁被毁太久太久了,物是人非,被毁去的时光和完整的著作,连他自己也找不回来。
2
李敖崇尚自由。
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生理上的。
李敖性情狂直,是独立独行的人。
父亲去世了,他内心巨痛,却坚持不下跪,不哭,隐隐然有魏晋风流。
有人骂他不孝,说,你怎么可以不按古礼,给你的父亲下跪送终?
如此多番议论,李敖怒了,怼道,都按古礼的话,我父亲死了,我母亲就该拉去殉葬吗?
李敖又早慧。
14岁他就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思想为研究写论文。
17岁就为经典巨作《四部丛书》(有3000多册)整理了对照目录。
稍后,他为胡适的思想吸引,读了很多他的书,然后写信,寄出,给胡先生。
这封很久才得到回应的信,成为了他和胡适忘年友谊的开始。
李的治学勤快又严谨,有些文字和著作连胡适本人也忘了,一提,人家李敖就给他圆回来了,胡适就夸他,你简直比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
严格地说。
李敖没有偶像。
他自己也从不崇拜偶像。
被人问烦了,他说,
我从来不崇拜偶像,如果真的要崇拜偶像的话……我会照镜子!
自恋又自信!
十二年前,李敖神州行,最后一场演讲开在了复旦大学。
他说起年轻时听胡适演讲的经历,说是不可不听,不可多听。
不可不听是胡适嘛大学者,真知灼见,机会难得;
不可多听是演讲这种事,讲来讲去都是类似的一套。
哪怕强如恩师胡适这样的大人物,李敖也是有一说一,并没有盲目追寻。
这也是为什么盛年时,有人说李敖是胡适信徒时,李敖大为恼火的缘故。
演讲的后面。
他提到人生百年的事情,说自己是当世最有学问的人,台下的同学们又开始笑。
李敖也笑,引用陆放翁的诗解释,
“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
3
提起李敖。
很多人津津乐道于他的情感八卦,比如胡因梦。
也是,李的情史就跟他写下的文字一样多,光是他本人谈及的情感就有八九段之多。
初恋13岁,张敏英,恋情朦朦胧胧而终。
高中时,李敖喜欢上同校的罗敏若,喜欢得发了狂,遇到波折时,想不通,曾三次为罗服安眠药,企图自杀。
罗不简单啊,李敖是青少年阶段码字的天赋就开始彰显,当时他发表文章得了银奖,嘿,罗敏若是金奖。就这样,才子对才女,李敖被牢牢吸引了,写信一顿猛追。
李敖在信里称罗敏若为罗,他常常写好信,就去班里把女孩拦住,当面送出信,却又腼腆不开口说话,男方有意,女方似无心,这信一写就是好几年。等上了大学,才迎来第一封回信,然后开始热恋。
这个女孩在李敖心目中的位置很重,多少年以后,他还回忆说,“我生平交女朋友不少,但是论眼神、论才气、论聪敏、论慧黠,无人能出其右。”
这段情感,李敖十分珍视,但他的特立独行早为女方家庭知晓,大人们强烈反对,终于劳燕分飞,李就此落下情伤(他在2017年3月的微博中还提到罗母干涉的事情,可见当年印象之深),自此而后,他崇信的爱情信条就是,只爱一点点。
胡因梦,著名影星,长相甜美,是许多人的梦中情人。
李敖跟她谈婚论嫁,消息传出,轰动一时。
这也不奇怪。
左一个大才子。
右一个大美女。
搁哪个时代不引人注目呢?
但实际上,两人结婚不满四个月就离了。
据说,李敖和胡因梦之所以分开是起源于,有天李无意中推开厕所门,发现胡在便秘,憋得满脸通红,这诡异而又尴尬的场景,破坏了胡在他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说是“美人如厕,与常人无异”。
事实上的分合当然比这些娱乐传闻和梗要复杂。
胡因梦当年排除众议,甚至跟家人闹掰,毅然嫁给比自己大十八岁的李敖,失去了自己的红火演艺事业,背后付出的代价极大。
要这样就说李敖寡情寡义,好像也不见得。
《色.戒》上演时,大家都夸汤唯的身体美,李敖不以为然,公开表示,他的前妻胡因梦的身体那才叫美。
有时遇到胡因梦的生日大寿,他也主动送花和庆祝,当然是以朋友的身份。
比如,胡因梦六十岁时,李敖就在微博上高调写文庆祝,说些“蓦然回首,众里不再寻她,云深不知处”的话。
至于这种行为是否合适,通情,本文不作深论。
4
了解李敖。
要按着人生阶段去了解。
比如少年,比如青年,比如中年,比如老年。
毕竟,他有时太单纯太明了了,有时又太复杂太苛刻了。
李敖是优秀的作家、诗人、评论人,但优秀的作家、诗人、评论人不一定就等于优秀的父亲。
李文是李敖的私生女。
却久久得不到应有的承认。
在她的成长经历中。
父亲李敖或因身陷牢狱,或因情变远走,或以新家顾虑,更是长期缺失的角色。
这种缺失有多严重呢?
07年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父女两人甚至一次面都没见过。
谈到和父亲李敖的新家庭,李文说:我们王不见王,价值观不同。
新近的一篇报道中,李文甚至准备要打亲子诉讼,她想认祖归宗,给自己和母亲争一口气。
(李文)直言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完全没往来,透露李戡以前在北大就学时,她曾想说可照顾对方,但弟弟不需要就罢。而有回小妈曾对外表示李戡是李家第一个博士,这让李文听了相当不满,“我也是博士,这句话对我不尊重,后来有人问她,她说不认识李文,没有把我放在眼裡。”
5
年老时。
李敖的词锋开始收起,思维也没有从前那么活跃。
但李敖就是李敖,他并不掩饰自己的衰老感,他在微博里说:
“人老去,会退步,但也不无进步可寻。我找到了一项进步:年轻时,我责人甚严;年老了,我会设身处地,一件难事,如果我做不到,我不再责备他做不到;如果我不能比他做得更多,我不再责备他做得太少。当年我责备胡适不反对蒋介石,今天我知道他技巧地反对了,设身处地,我也不能比他做得更多了。”
3月。
18号。
李敖去世了。
终年83岁。
很多人发文字怀念他。
也很多人发文字骂他。
李敖曾多次参加《康熙来了》,是它的首播嘉宾,他以他自己过人的言词话题引发众多的社会关注。
他去世后,蔡康永发文哀悼,
他一个人身上,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他不在,那个江湖就不在了。
在众多的缅怀文字中,蔡康永先生的话,最对我的胃口。
李敖就是李敖。
一个斗士,一个老顽童,一个移动的江湖。
因为锋芒、缺憾、不足。
变得更加真实。
彪悍。
(资料图片来自凤凰网和度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