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事事何须如此讲求正经,偶尔消遣一番也无妨

2017-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YeZi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人民日报发文称,中文表情包需要被规制。言论一经发表,便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喧嚣。文中说到,中文表情包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些外国汉语学习者表达中文时的规范性,甚至会给汉语初学者造成一定的困惑,影响他们学习汉字时的发音等诸如此类问题。

当然,网络表情包的使用确实存在一些弊端。

但是就以此而一一数举其种种弊端,并将之放大化,甚至扬言应对其进行大力的规范,未免显得有些夸大化。

快餐文化下的娱乐化传达

可以说,表情包是娱乐化的一个产物。

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年轻一代人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语言交流符号,同时也是网络语言的一种进化。而中文表情包采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在当下年轻一代人中越来越流行。年轻人们往往会将当下流行的电视、电影或自己人物进行相应的截图,并适当配上简短幽默的文字,来达到一种醒目、戏谑、甚至是委婉的效果。

毋庸置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但也正因为如此,造成了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在隐形中对个人文字语言的发表做了更多的要求。

合理使用表情包,是对文字语言交流上的另一番适时的补充。

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文字亦如此,有时需要进行反复推敲。十万个读者眼里有十万个哈姆雷特,网络交流亦是如此。文字本身带有的含义尚且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含义。更不用说,它所携带着的标点,以及很难叫人把握准确的语气,一个不小心,会使聊天的气氛骤降甚至完全改变,让对方曲解你的本意。

交流沟通的另一种表达

文字中你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往往总不能被他人完完全全的理解,而表情包通过还原或以夸张的面部情感或者肢体动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文字交流的枯燥以及态度表达不准确等一些交流中的缺憾。

有人说,不规范使用表情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破坏,甚至是一种亵渎。无可厚非,身为一名中国人,在生活中的各个细微方面,从身边的小事中心系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之远大未来,这本是理所应当之事,甚至这种情愫在物欲横流之时实属难得。

但有时却又显得过于钻牛角尖,给人一种生拉硬拽之感。处处伸张大道理,却也委实显得太过,甚则引人反感。

有人说,交流过程中过度使用表情包,是患有语言贫乏症的表现。确实,如果一个人在网络交流中全程只使用表情包,那么,就可断言其患有语言贫乏症,甚至已处于重度社交困难期。但是这毕竟只是那么一两个人,虽说一颗耗子屎打烂一锅汤,但是占绝对数量的年轻人只是将其当做娱乐、消遣之物。

然而,视表情包之类的网络语言为交流上的毒瘤,实有一棍子打死之嫌。

将表情包的使用,提升至更高几层的传统文化层次,甚至还能从中窥其背后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间的逆向发展,这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当然,如此形容确也有失偏颇。中文表情包已然在悄无声息中成为一套通用、流行的网络话语表达体系,甚至是一种网络文化。

简单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娱乐交流方式,网络语言的一种进化即可,何必非得使其规范化,何必非要处处讲求一味地正经,让其失去原有之韵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