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品的思维来做一切产品面面观产品杂谈

从制作课程的角度谈产品方法论

2015-11-08  本文已影响124人  Scofield_xiong

最近公司给了一个任务——制作一整套web前端的课程,先短暂介绍一下公司的运营的方向——在线教育,然后我的工作是课程策划,简单的来说就是找老师来讲课,最好是自己能够讲一整套课程。大致了解这些内容以后,我们回归到这次任务的中心:“一整套web前端的课程”,那我们现在用产品经理的一个思想来制作这样一套课程。

第一步:研究你的受众

这个时候就会用到一个工具叫做百度指数,在百度指数里面搜索关于这套课程的关键字,里面会有趋势研究、需求图谱、舆情管家、以及最终要的人群画像。

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你的用户的一个需求点,在哪儿。通过分析,这帮用户的年龄段是在18-22一个峰值,30-35会有一个峰值。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伪需求群体了,这里会有一个简短的判断,就是这帮30-35的用户群体,真正的需求不是说课程,而是一个完整的web程序。所以排除,所以目标群体是:18-22岁这样的一个用户群体。这帮用户群体比较常见的是:大学生,年轻的公务员。

通过收集一个大致的数据,做了两件事情:

1.需求调研:通过搜索关键字的方式,获取了大致的用户群体画像

2.需求研究:通过对需求的一个详细研究,排除了伪需求。


第二步:整理课程目录;

这个步骤可以对应到产品中的原型设计的阶段。

但是与产品经理在设计原型不一样,这套《web前端课程》的原型是一个完整的课程目录。

设计WEB、APP的产品的话,会有一堆的需求。需要根据这些需求,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排序,整理。然后将这些需求通过构思,用比较合适的方式呈现在WEB或者APP上。这个是产品经理经常做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产品经理获取需求的方式比较多,需求的来源包括以下:

1.用户:最核心和最直接的需求,这个是最重要的需求。

2.营销或者运营人员:营销和运营人员是和用户打交道比较多的人员,所以他们的反馈是直接来源于用户。但是这些需求可能会被营销或者运营人员经过加工,会变成变成有利于自己工作的一种需求。

3.leader或者boss,一般leader或者boss的需求的话,是由于个人的一个想法。


需求的获取来源是非常多的,上面是比较常见的来源。扯得有点远,回到课程目录的原型设计。

课程目录的需求获取的话,非常简单。只要分析一下web前端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能,并且去招聘网站里面截取信息就可以了。

我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法:

去培训教育的网站里面,查看web前端工程师培训的课程目录,比如:达内,兄弟连这种线下培训的机构

去在线教育的网站,去看看里面的课程分类里面包含了哪些课程。

通过这两种方式,课程目录的一个基本框架搭建出来了。

现在有个问题就是:怎么让你的课程和别人的不一样?这个问题可以转换成:怎么样让你的产品符合用户的一个预期?

课程的话,必须有特色,你的用户才会喜欢。我的解决方案是:分析这帮用户的年龄段18-22岁,这帮用户的话对于制作游戏,有比较大的兴趣。所以在课程目录里面增加一个实际例子:通过学习知识,制作一个H5的游戏,会比较符合他们的一个预期,会产生兴趣。


第三步:录制课程;

这个步骤的话,对应的是产品的研发。

课程的录制的话这里可以讨论的内容非常多,比如说项目的管理,需求的排序,需求的删减。这一块的话,准备另外写一篇文章来探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