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大量裁员,是否还要入坑互联网?
这一段时间频繁爆出裁员事件,互联网是否真的进入了寒冬?
从锤子科技资金链恐慌、小黄车事件、到某大厂对18应届生下手,再到最近的斗鱼深圳裁员事件,虽然都对外宣称是优化调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关于裁员,看到一位19届同学的感想:
如果怕被裁员,就永远别找工作了,哪里都存在裁员的风险。你敢保证你在国企会干一辈子吗?公务员薪水你能接受吗?现在既然选择了互联网,就用心去做工作即可。如果你努力,我想公司裁的不是你;等明年毕业入职,谁还知道会怎么样,现在没必要担心,还是好好写论文毕业,毕竟19届到转正得20年了,还得一年多,形势瞬息万变。
前段时间,我在校招的时候听到阿里在锁紧hc,虽然证实是假消息,但空穴不来风,情形并不乐观。
再者,今年算法20w、30w是白菜价,有很多老员工抱怨道,我们工作了三四年还比不上刚出来的应届生,确实是老了,但是没办法,谁让我们毕业早呢。
为什么应届生更愿意去互联网公司?
money和福利待遇
以下是今年互联网校招的薪资情况:
2019届互联网校招本科薪酬清单-技术高薪篇
2019届互联网校招本科薪酬清单-技术篇
2019届互联网校招本科薪酬清单-非技术篇
鉴于自己是本科生,就以本科作为说明,硕士和博士更高。
通过以上的数据足以说明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比计算机更为吃香,钱的魅力足以说明一切。
之前和浙大拿到PDD的PM岗位的硕士聊了下,他是直接保研的,学习能力应该很强,学材料专业的,也是跨专业做互联网,他的同学浙大本硕毕业,其它专业的,一个月才6500。
我问到你这么优秀为啥不考虑BAT等大厂,虽然PDD现在也是大厂,他说好像是参加了没过啥的,具体我忘了,但是问到为啥不去国企,他说穷人挣钱很重要。
之前我面试某研究院PM岗位,给的工资还不如互联网的一半,最后没去,户口和福利这块稍微谈下。
户口
对于想要落户北京的同学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即使你非常优秀,给你留了户口,如果你不做互联网、不当码农,我想房价的压力会压的你喘不过气。
也许有人说,我先进去混两年拿到户口,再跳槽去互联网挣钱,岂不是美滋滋,对于这种想法,我只有佩服,大神,眼光很远。
福利
据我所知,很多国企对于公积金给的比较高,有些公积金也许快要赶上工资了,这是实话,而一些大厂比较低,得承认。
另外,互联网大厂的福利也有很好的,反正为了招到优秀的人才,也是煞费苦心,什么三四万的签字费、租房补助、免费四餐(加班餐😄)全天咖啡、零食、水果无限供应等,相当诱人。
发展前景
在国企,想想就知道,因为稳定,没人喜欢多干活,所以普遍晋升力度很低,看不到未来,过一天算一天吧,算是已经走上养老了吧,另外,各种勾心斗角,有些人受不了“官场”生活。
在互联网公司,只要你肯努力、有能力,能为公司带来价值,一两年晋升根本不是问题,甚至还会有期权奖励、实现个人价值等,也许在互联网七八年混的好就会实现财富自由,一点都不夸张。
所以,我相信大部分选择互联网公司,还是为了money,没有那么多人想要落户北上广,别扯什么诗和远方,现实点。
现在互联网是否处于寒冬?
记得在10月20日,百度发出了冻结大规模社会招聘的内部邮件。
“鉴于当前的业务形式,经公司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招人(hiringfreeze)。对已发出的offer,继续有效,如有个别极特殊战略考量需求,需我和Robin特批后方可招人。”
百度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刘辉也发出冻结大规模社会招聘的内部邮件,称个别极特殊战略考量的招聘需求需要刘辉和李彦宏特批后方可招人。
另外,马云在2015年4月阿里巴巴的北京年会上,就对阿里的人才战略定下了基调,他当时认为 阿里现在的3万名员工已经足够多了,“我说阿里在102年关门那一天,我们的员工数不能超过5万名”,而当下打算采取人才“进一个出一个”的策略。
所以在今年校招的时候,明显感觉阿里岗位减少,因为在去年的时候,我投了实习岗位,那时感觉岗位很多,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实习的原因,是有一定的目的。
今年校招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
让我告诉你,校招进名企有多难!
”里面就有提到大厂校招缩减的情况。
其次,前几天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网站上加了一位作者的微信,原因是写的文章很有深度,于是随便聊了下,得知他也是刚离职,准备去下家,说今年工作不好找,资本寒冬已经到来。
上次参加虎嗅创新节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听到“资本寒冬”这个词,当时不太懂,但听了两天大佬的演讲,还是有点体会,总的来说,经济下滑,老鼠打洞。
无论是大厂纷纷裁员也好,还是HC大幅度缩减也罢,不可否认寒冬已经来临,无论你是否准备妥当。
在寒冬季节,如何避免“冻到”自己?
我觉得寒冬每年都有,无论我们叫嚣得多么残酷,无论今年是不是特别寒冷,事情总还是得靠我们自己踏实地去实践。那么继续坚守在工作道路上的我们到底怎样才能熬过寒冬,才能避免裁员的危机,迎来下一个风口呢?
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进入公司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目标,目前工作需要学哪些东西、懂哪些业务、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怎样做比同事优秀、怎样得到leader的青睐、怎样让部门、公司离不开你等。
如果在一开始想到了这些,并且在日后的工作中,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对技术有了较深的理解、熟透了相关业务等,这些都将会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即便是大幅度裁员,也不会轮到你,公司不傻,留下的都是对公司发展有前景的,能够提供价值的。
有一定的副业支撑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本来想要放在这里,可惜被作者删除了,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一位大哥在一个月前拿到了北京某些大厂的offer,但是由于北方气候的原因,便放弃了这边的offer,南下去了某鱼,但是还不到一个月,公司面临大幅度裁员,很不幸自己被out了,自己不想签辞职协议,因为每个月还有两三万的房贷要还,妻子也没工作,孩子还要花费,所以非常苦恼。
之前微博有句很热的话“不要轻易责骂年轻人,他们会走的,但是你可以狠狠骂哪些中年人,因为他们有房贷、车贷。”
所以可以看到除了工作,有副业收入有多重要,有时候确实是“一粒米难倒英雄汉”,在没工作这个节骨眼上,也许会救济你一段时间。
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多数也许做不到万事俱备,但是可以提前准备,也许有人会说裁员是有时候是猝不及防的,根本没办法,确实,但是你平时干嘛去了,工作多年没有资源?
比如,和朋友平时聚的时候,对方邀请你说“老兄来我们这吧,薪资待遇啥的都很不错,何必委屈自己呢”,也许你会说,算了,目前公司待我不薄,不去了,直接拒绝对方,如果是经常玩在一块的,还好,如果是平时不接触的,听到直接拒绝,心里很爽吗?难倒你不会说,等以后有机会去贵公司,平时常联系。
有人会说这样做不道德,那你认为公司直接开掉你,这是道德?别傻了,这是情商。
或者平时在工作的时候,多结交能够一些知心的朋友,无论是你还是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多去帮助他们,平时没事在一块聚聚,喝喝酒啥的,相信我,有时候会救命。
即便处于寒冬,该不该入坑?
想拿户口,以后定居,不要入坑
不想留在一线,只想赚money,实现价值,入吧
两个都想要,先不入后入
最后: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寒冬来了也一样。
退潮了,大家一起来看裸泳而已!
若有共鸣,转发给更多的人
你可能会喜欢
我们到底热爱什么?
献给那些不安于现状的我们!
我们的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为什么去羡慕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