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投资·理财行业故事

在“理财”的道路上,相爱相杀……

2017-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miffy系小胖纸

这几年,金融圈有了新角色,官方叫三方公司,通俗称财富管理公司。有人赚了,给客户年化十几的固定收益,公司依然还运转得漂亮;也有人跑了,连同央视的宣传公信力一起抹黑了。

财富管理在金融圈又筑起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听说钱很好赚,年轻貌美、收入几万;里面开始有人想出去,因为,水土不服、夜长梦多。

还是钱生钱的故事,但是伴随中介体系的独立,出现了更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客户群体出现不理解、不适应,理财师队伍也还不够成熟,两大阵营相爱相杀,五味杂陈。

好一座金融城

【第一回合】你说你是理财师,客户认吗?

--01--

“你是理财经理啊?那就是卖理财的咯!”

“嗯,为您做资产配置计划,让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综合收益。”

“哪家银行啊,收益高不高?”

“您好,我们是三方公司,因为运营模式与投资标的的差异,产品收益会比银行高一些。”

“不是银行啊,那不是会骗子吧,不要不要,一会跑路了,血本无归!”

“……”

--02--

“您好,我是您的专属理财师!”

“天天写研究报告是吧,给我看看这些股票啥时候会涨?”

“您好,我们并非直接从事投研的工作,但会将投研同事的成果汇报给您,以便您及时了解市场资讯,为您提供决策依据。您如果单一投向高风险的二级市场不算是最合理科学的配置方案,不知道您是否还做其他方面的投资呢?”

“投资都是有钱人做的,你们经常谈几个亿的项目咯?小钱里面都是猫腻,不敢乱投。”

“您真是见多识广,您说的项目其实就是每个产品募集资金的投资标的,好的项目也能给像您这样的投资者创造收益,我们就是给您介绍清楚项目情况,让您选择最适合的投资方案呀。”

“你一个小员工,知道什么,内幕消息水很深的,你们都只会说好。”

“……”

完败了吧?客户不能认可理财师的公信力,对于理财师所传递的信息价值自然也熟视无睹,那到底是要专业还是要业绩?总有“理财师”会开始反击。

【第二回合】我就是您的专属理财师,这样的专属服务您满意吗?

--01--

“您好,这是您的专属保单。对对对,合同都写了,您看多厚,没事放心吧,保险公司不会倒,钱在里面安全着呢,每年有收益,出事有赔付。”

卖保险很简单啊,深入群众,持续叫卖就是啦。厚厚一本合同写了啥反正是没整明白,这一本和那一本到底有什么不同,反正也不重要。客户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以为有了孙大圣的防护罩,什么妖魔都不怕了。谁知道,当意外、重疾来临的时候却依然孤立无援。

年金、重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啊!依靠洪荒之力去撕逼也是无效的,买错了不赔就是不赔。

--02--

“说到理财还是咱们安全,大品牌,有保障,您看这可是VVIP才可以享受的待遇,您只管放心,不是百万资产级别的人根本进不来。靠谱吧,那盖章,咱们打高尔夫走。”

理财产品无非是期限长短和收益高低的不同,可是为什么能给出这些收益,为什么要有长短的区别,真的只是几个数值变动这么简单,您真的不关心也不好奇吗?看吧,高尔夫打完了,别说利息,本金都不知道飞去哪个洞了。

听得出来,这轮交战中有人别有居心。销售佣金是拿到手了,但规矩乱了,客户心凉了。

买错保险的以为是保险产品骗人,对上当受骗的谩骂触发了客户群体的感同身受,偏见一旦根深蒂固,脱离了保险这层防护,家庭财务也就被封印在了无杠杆、无保障的高风险下,或摇摇欲坠,或轰然崩塌。

被理财产品骗了本金的客户,也开始释放恐慌信号,全民开始极度保守就对了?感性恐慌的老百姓最终还不是把贪婪的机会送给了极度理智的资本家?高收益下确实是高风险,但多高算高,风险怎么判别?不知道为什么摔跤,下次就能躲开坑了吗?

【第三回合】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客户发话了:“算了,桑心了,都是套路,没一个走心的,还是要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炒炒股就行了,别怕,咱总能找到个绩优股的,追它几个涨停榜!你们看,人家从08年走过来的不还是赚了吗,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来,加油!”

一边是客户自己在二级市场沉浮,一边是金融城依旧“夜夜笙歌”。不是纸醉金迷、吃喝玩乐,是真的有人在加班加点、精益求精!

庞大的金融体系,资金、信息、政策、乃至人性,到处都是错综复杂的联系,如果真的高手都在民间,不需要华尔街、别建设陆家嘴,人人都是巴菲特!

城堡只有一座,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个小公举,但每个人都值得温柔相待,不是吗?

合理获得与自身相匹配的金融收益,理财并不是冰冷的数字波动,每一个财务目标的实现都与个人和家庭息息相关,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

繁华背后,满目沧澜

【停止交战】冤冤相报何时了,财富管理到底在谈什么?

客户们反反复复在问:你们公司靠谱吗?你们真的了解公司的情况吗?为什么同样的产品,这家收益会比那家高一两个点?为什么别人给我返点还不错,你却不可以?

年轻的理财师在说:每天有一大堆需要学习的产品知识,有需要反复操练才能融会贯通的沟通技巧和服务细节,还有苦于没有客户、望眼欲穿、怀才不遇的持续的苦楚与焦虑!客户不信我们,还有很多同事,有大把的资源,一句话就相当于我们三个月的努力,新人哪有时间存活?

诚然,这是产品同质化尚未被打破的市场里确实存在的尴尬,但不妨碍这个行业变得更好。

中产阶级的崛起昭示着财富积累引发了家庭消费升级,消费者被动接受市场提供产品的模式几近尾声,消费者有权利决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金融产品也不例外。这是相爱相杀的大戏拉开帷幕的背景,这场革命的核心问题是谁能来说清楚“客户到底想要的是什么,金融能给客户带来什么”?

所以才独立出了理财规划师的队伍,希望有人承担起信息处理、资讯传递的专业分工。需要难坚持多次地与客户进行沟通,站在客户的立场周全考虑;需要涉猎大量资讯、学习各类产品,拥有良好的敏锐度和精准的判断能力,利用专业积累去帮助投资者尽可能削弱信息不对称的局限,做出对客户有价值的服务。

如果有一天,不需要用适度包装的说辞和行头来让理财规划师看上去像那么回事,而是他们说的行业选择、项目过筛、产品设计等理念和逻辑,客户都能共鸣或是挑刺,最终建立长久协同的合作关系,那财富管理谈的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东西。

遇到客户多一份耐心,多点倾听与理解;遇到理财师多一些尊重,多点交流与判定,这条路还是要好好走下去的。总会有人提前觉醒、冲锋陷阵,总会有人捍卫原则、宠辱不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