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孩子“麻烦行为”的背后的真正原因,让你不再烦恼

2020-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丽明心理

我本身是两孩子的妈妈,近几年又在学心理学理论,同时自己也在接受心理咨询的个人、团体的自我成长。因此跟我讨教有关孩子的成长问题的家长很多,孩子有几种行为是家长共同关注的也是令人比较头疼的,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大概我总结了有这么几类,通过这几种行为找到孩子所要真正表达的意图,当你真正读懂这些信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

                          磨蹭

这个问题似乎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家长都会碰到过,包括我在内。磨蹭是孩子对家长直接的不满,在心理学里叫“隐性攻击”。

想想他磨蹭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一定是“催”,对不对?你会说,不催不行啊,会更慢的。

在儿子那段磨蹭的时间里,我发现自己是焦虑的,对他的批评、指责很多,经常是下命令式的让他必须按照我的指令去做,我经常埋怨他在某个地方做的令我不满意。就说他的作业吧,回家后我直接说快点写作业,写完好玩。他根本不听,一会儿去厕所,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东西,千方百计的拖延。

他用磨蹭来告诉我:,你对我不满意,我不能反抗,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跟你作对。

建议:改变方式,跟孩子用有趣的游戏方式做。

孩子一般喜欢竞争,比如写作业,可以跟孩子说:咱俩比赛,看看谁写的快!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肯定,鼓励

当孩子做到了及时鼓励孩子。对孩子的好行为的肯定要超过10倍于对坏行为的反应。

你想让孩子做什么,就在这个地方多肯定她,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2>

                        黏人

很多妈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那么缠人?经常把年轻妈妈搞得头痛不已。你越往外推他们就越往上靠,紧抓你不放,黏人的孩子经常让你做不成事情。

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在商场,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两岁宝宝逛鞋店,恰好我在旁边。看到这样一幕:两岁宝宝好奇心重,看到什么都想摸摸、碰碰(小贴士:两岁前的儿童是感官敏感期,靠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知世界)。

这个宝宝把展览架上的展示鞋弄到了地上,妈妈过来之后就大声呵斥他,还使劲甩了宝宝的手几下,大概是妈妈的情绪过于激烈,把宝宝吓坏了,大哭起来。

这时候店员过来安慰宝宝,告诉妈妈没事儿(看得出妈妈是特别爱面子,怕被指责的人),宝宝慢慢平复下来。

之后,孩子的行为开始发生变化,他不再去探索,始终黏着妈妈,不停地喊“妈妈抱,妈妈抱”,妈妈让他自己玩,他不行,一劲儿往妈妈身上蹭。

妈妈被孩子缠得受不了了,说:你这孩子咋这么缠人呢?

我过去跟妈妈讲,抱抱孩子,一会就好了。

妈妈迟疑一下抱起孩子,孩子很快就安静下来,不哭不闹,几分钟之后他又跑开自己玩去了。

孩子之所以黏人,是有其背后的原因。

父母只看到孩子黏人,而没有看到黏人之前发生了什么。

当孩子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会黏人,像上面的案例,孩子感觉到妈妈生气,妈妈不爱我了,自己还不知道错哪里,他内心就会产生恐慌,造成极度不安。那么带着这样的焦虑孩子就会黏人。黏人为了让妈妈重新接受我,感受到妈妈依然爱我。

你该如何做?

1,寻找自己在生活中哪些行为引起孩子恐慌,找到根源。

很多妈妈上班会偷偷离开,怕孩子哭闹,这恰恰是造成孩子恐惧,没有安全感信任感的所在。

正确引导孩子,告诉妈妈很快回来,孩子一般很快就会适应与妈妈的分离。

2,孩子黏人的时候要有耐心,不要推孩子呵斥孩子。给孩子情感的安抚,抱在怀里,很快就会平复。

有安全感的孩子不会黏人,他们会放心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不会担心父母离开自己。

                          <3>

                      手机游戏

孩子玩游戏上瘾这个已经是父母在一起说的最多的一个话题了。孩子们似乎对游戏越来越无法自控,而现在又是离不开手机的时代。

到底怎么改变这样的局面,这是父母最最关心的。

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是肯定的,特别是男孩子。

女孩子不玩游戏,依然是抱着手机聊天不撒手。

什么原因导致?在心理学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我总结一下几点:

第一,成为一种生活模式

周围好多人我看到的是几个月大的宝宝就开始给孩子用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的视觉画面以及音响效果对儿童的刺激强度要远远超过书、玩具对视听觉的刺激。

那么自然孩子对书和玩具的兴趣就会削弱。

建议多陪孩子读书,玩游戏,改变教养的方式。

第二,情感的缺失

孩子手机上瘾,家长可以看看平时跟孩子的互动关系如何。

1,孩子缺乏陪伴,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寻找另外的精神寄托。

很多父母回到家都是各自抱着手机看,相互之间没有交流,没有沟通。孩子的情感需要得不到合理的释放。

2,生活中经常被否定,孩子的全能感消失。

父母检查自己对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是不是经常性的否定,评判、指责?

孩子有很多的困惑得不到父母的支持理解,逐渐封闭自我,转而走进虚幻世界,对他们来说,虚幻的世界是安全的,没有指责,没有评判。

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认同感。特别是青春期孩子,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关键期。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否定,把自己的评判标准强加给孩子,那么造成很难形成自我同一,而产生内在冲突。

电子游戏第一减压,重要的一点是在游戏中能够找到需要的全能感以及控制感。

解决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多一些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自主的权利。那么孩子就不会再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第三,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

很多孩子玩游戏其实是逃避现实的一个方式。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逃避问题的模式,需要引起正视。

孩子的成长过程培养健康的生活模式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引导孩子学习如何面对问题。比如考试成绩:父母不要急于关注分数,只会给孩子加压,需要跟孩子一起分析找原因,如何调整和解决问题。

当孩子学会面对问题,积极应对,在做任何事情都不会选择逃避和退缩。

手机游戏其实是我们看到孩子当下状况的一个信号。单纯的简单粗暴的制止,控制,无济于事,更会适得其反。

把孩子的所以“麻烦行为”都作为父母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根源,这样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4>

                    爱慕虚荣

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大了特别爱虚荣,攀比,穿名牌,比谁的零花钱多。父母已经有供不起的感觉。

是什么原因造成?

从根源找起:很小的孩子我们就能看到年轻的妈妈会给孩子打扮的像明星,恨不能把最好的都跟孩子。吃穿用度全是最好的,最贵的。

如果消费能力与收入能力平衡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超过实际的消费能力一定有问题。

孩子的价值观消费观完全取决于父母。

我从不肯定父母紧衣缩食给孩子最好。孩子是家庭的一部分,养育孩子一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教给孩子看到自己所处的真实的状况这个是最重要的。否则一定会养成孩子好高骛远的品性。

梳理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及早,理财观教育更要及早。

当孩子出现过度爱慕虚荣攀比心理,父母一定要重视,反省自己的行为。

当孩子已经养成攀比虚荣的心理,短期改变很难,需要父母有耐心,跟孩子交流沟通,家庭的真实状况,一起制定合理的开销计划。

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困难,了解自己的真实,会有效改变自己的行为。

                      <5>

                    自卑、退缩

自卑人人都有,当自卑强度增加,变成自卑情结需要引起重视。

自卑引起退缩会阻碍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引起孩子入学困难,交友困难,导致内心封闭,没有支持资源。自信心不足。

自卑还会引起语言发展障碍。

这样的孩子厌学退学的可能性比较大。

父母检查自己在平时对孩子的打压是否过度?是否经常贬低孩子,造成自信心不足?

建议父母: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根据孩子的节奏适度给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多带孩子去交朋友,跟孩子玩竞争类游戏,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

一定要讲究“度”,不能勉强孩子,当孩子感觉不可以的时候一定不要勉强。再等合适时机。

                          <6>

                  不肯承认错误

有一个家长问我,她的女儿不愿意承认错误,是怎么回事?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肯承认自己错了。

当孩子在错误面前表现出来过激的自我保护,一定是在生活中让他们感觉自己对的时候太少了。

我们经常有一个错误的思维: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否则他们就不知道改变。

人天性希望自己很棒,不希望自己错的。当我们过于强调孩子错的时候,他们很难接受。这意味着他们接受自己是“错的”而非“事情本身”。

当我们想要引导孩子意识到问题存在,需要首先肯定孩子的本意是好的。

需要把行为与本质分开。让孩子明白只是自己的行为问题,而非“我不好”。

所以孩子不接受错误是因为我们的方式问题。

结束语:

孩子的所有“麻烦行为”背后都有其真正的原因。当我们看不懂问题的根源,孩子就会一直“麻烦”下去。

把孩子的“麻烦行为”作为父母自我成长的好机会,你会成为最好的父母,孩子也会成为最好的孩子。

孩子成长过程没有自我引导的能力,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也没有,这就需要父母的引导,父母帮助孩子自我认知。

父母一定不要期待自己不用努力孩子自己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没有不劳而获,养孩子更是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