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心人物🌐名人名篇🌍

梁启超:洞见未来,富过三代的家族经营之道

2018-09-13  本文已影响37人  阅悦生

01

看历史书,对梁启超着墨不多,几乎都是伴随着康有为出现。往往都是这样写:康有为及其学生梁启超等人……。

很多人对梁启超都有过评价,正如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概述:

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

以救国为己任。

《南方人物周刊》做过一个百年家族的系列,描绘中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家族。

其中有一期,就写的是梁启超家族,标题是《梁启超家族,纵横百年》。

02

常说中国的显赫家族,富不过三代。

可是,梁启超家族是个例外,他家已然纵横百年。

先说第一代的梁启超,他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任何一个头衔,都足以让一个人追逐到老都未必能达到,而他集这一切于一身。是伟大的一生。

第二代,九个儿女,一门三院士,个个都是精英人士。

第三代,以梁从诫为代表,毕业于北大历史系。

能把家族经营成这个样子,厉害。

03

梁启超的家族经营之道,在于洞察未来,更在于他以及家族的爱国、救国情怀。

翻开他的一生,他有很多次关乎命运的抉择,但似乎他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无论他怎么选择,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爱国和救国。我认为是他以及他的家族长盛不衰的自救之道。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04

1890年之前的梁启超,接受的完全是传统教育。5岁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第一名秀才,17岁在广东乡试中考取第8名举人,主考官李端棻和副主考都认为他“国士无双”,都有心把妹妹和女儿嫁给他。最后是李端棻把堂妹李蕙仙许配给梁启超。

他自己也认为,在清廷的仕途上,自己一定会平步青云,大有作为。

当他在18岁拜访了康有为之后,第一次见面,两人竟然从早上8点聊到晚上7点。

梁启超后来追忆这段往事的时候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给了他当头棒喝,觉得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学问。梁启超决定拜康有为为师。

这是他第一次的选择。科举考试不能提高自己的学问,而有高学问,才能谈救国。

05

梁启超曾经追寻自己的老师康有为,试图通过维新变法来救国。

梁启超第一次投身政治运动,是1895年参与“公车上书”。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康有为联合3000举人上书请求变法,作为康最得力的弟子,梁启超积极参与了这桩震动中国的大事。

公车上书第二年,黄遵宪在上海办《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撰写了大量呼吁变法的文章。

但是变法失败,梁启超出逃日本,一去就是14年。

清王朝已经无药可救(其实本来就不是什么好朝代,奴才的朝代),唯有变革才能救国。

06

刚到日本的梁启超,曾与革命派领袖孙中山走得很近。革命派元老冯自由回忆说:“已亥夏秋间,梁启超因与中山往还日密,渐赞成革命。”

他还一度联合康有为的13位弟子写信给老师康有为,表示自己的革命倾向。

康有为得知梁启超的革命倾向后,非常生气,立即令其离开日本,到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宜。

梁启超离开日本,但与康有为在思想上已经产生裂缝。

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之后,知识分子大多满怀憧憬。梁启超也回国了,并介入政权内部的实际操作,自称“非国务大臣不做”,两度出任阁员,先任司法总长,后任财政总长,一战期间还曾参与外交,从“理论的政谭家”变为“实行的政务家”。

他梁启超对袁世凯抱有共和及立宪的希望,因此做了袁世凯政府的司法总长,等到洪宪帝制复辟,他又联合自己在湖南时务学堂时的得意门生蔡锷,发动讨袁的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下台。

两年后张勋复辟,康有为是其最依赖的军师。当康有为在《上海周报》上发表《为国家筹安定策者》,公开主张清帝复辟时,梁启超立即发表《辟复辟论》,矛头直指康有为。

复辟一发生,梁启超立即随段祺瑞誓师马厂,参加武力讨伐。他不仅代段祺瑞起草了讨逆宣言,而且以个人名义发表反对通电,斥责他的老师康有为为“大言不惭之书生,于政局甘苦,毫无所知”。

至此,梁启超与康有为公开决裂。

他再一次做出自己的选择。

07

那么后来,梁氏家族又有什么样的选择呢?

1930年代,东城北总布胡同3号是北平知识界有名的文化沙龙,梁家第二代梁思成和林徽因是这个沙龙的核心。

抗战爆发后,梁家兄弟姐妹开始了8年的各自漂泊,最艰辛的日子里,他们也对中国保持着纯洁的信念,对于工作保持着最高的热情。

新中国成立,梁思懿、梁思礼从海外回到祖国,同船的一些人选择了台湾。

1953年,北京古建筑岌岌可危,林徽因对高层领导说:“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

“文革”时期,梁思成、梁思顺、梁思达和梁思庄都受到巨大冲击。

梁家第三代梁从诫,1994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每年他都要在两会上发表有关环保的激烈言论……

他们的每一个脚印里,都有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命运的投影,都有着难以磨灭的家族与个体的泪与笑。

爱国与救国,贯穿始终。无论多少磨难,始终屹立不倒。

08

我想,关于家族的良性经营,梁启超家族已经做了很好地示范。

对于万千普通人和普通家庭来说,在能力有限的时候爱国,在能力出众的时候救国或者强国,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生存或者发展之道。

那些所谓的“精日分子”们,作死而不自知,等着吧。法律和道德放过你,历史一定不会放过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