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 | 追忆
儿时的年味儿,那是深藏于记忆深处的东西,需要用力去回想,去寻找的东西。
不能够一下就发觉,需要慢慢回忆,靠着一点一点的印象来还原当时的情景,得到完整的记忆:
杀猪
猪是从小养起来的,到了年末已是膘肥体壮,就为了这个年,挨那一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最是贴切的了。可小孩子们是不太会注意这些的,这都是大人们的事情,对于小孩子,除了玩儿,就剩下吃了。
只等着解馋……
打扫
那是爷爷打扫的背影,戴着一顶破草帽,拿着顶部绑有一个扫帚的长长竹竿,正在打扫房间顶部的蛛网,把家里每个角落的灰尘都清理干净,干干净净的一个家,迎接新的一年。
那时的爷爷,背应该没有现在这样的弯曲吧,虽然有些瘦削,依然健康,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白发,精神很好。村里,哪家哪户有个什么红白喜事,那是绝对会请爷爷去去办席的,都觉得不错。
那时的爷爷年轻、有活力……
洗脚
在年三十的下午,会早早的打一盆热水,挨个轮流着洗脚,洗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有一个说法,是为了赶饭脚,别人吃饭你刚好赶上了,如果是去晚了,人家已经开始动筷了,那就说明脚洗晚了,没洗干净。
洗了脚,暖暖的……
红包
守岁,年三十的晚上,小孩子陪着大人们一起捱到十二点,然后大人们把早已包好的红包给到小孩子,这是压岁钱,小孩子们就欢欢喜喜。
这可是小孩子们最期待的事情……
灯
年三十的晚上,灯是不关的,要照整整一个晚上,灯火通明。
从今年年末直到明年年初……
鞭炮
在年三十,午夜十二点,各家各户,都会起来放鞭炮,一处响起,接着就是第二家,一家连着一家,闹噼噼啪啪响个不停。第二天早上,早早起床后,也会取一串鞭炮,放一阵。
闹新年,热热闹闹……
祭拜
在年初一早上,一家人,老老少少,大大小小,一起到坟头上香,许愿,希望来年顺顺利利,诸事平安。回家的时候,再拿上一点干枯的木材回家,取意“抱财归家”。
过好现在的生活,不忘本……
新衣
新年第一天,总是要里里外外的换上新衣服,崭崭新新的过年,对于能够穿上新衣服,那是很欢喜的,这是久已期待的事情,小孩子那是极高兴的,欢喜不已,急急忙忙出门,要让全世界都看到。
新年,就该一切都是新的……
汤圆
早上,爷爷、婆婆早早的起床,包汤圆。家里人比较多,一家人的汤圆,足有五六十个,慢慢的下到一口大锅里,翻滚、浮沉,白白胖胖,圆圆滚滚。
咬上一口,红糖水就流了出来,小孩子急把嘴凑上去,烫着了,又一下子离开。
大人们哈哈大笑……
玩具枪
玩具枪是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东西去,到了过年的时候小孩子们才能好好的玩耍一番。村里一群孩子,分成好几派,然后各自隐藏,寻找其他人,射击,感觉很愉快。
小孩子们都很亲近,没有嫌隙……
拜年
大人们领着小孩子,往亲戚朋友处拜年,送祝福,对于小孩子就是拿红包。
高高兴兴……
团圆
过年,不管身处何方,有多远的距离,亲人们都会回到家里,聚在一处,过年。
家,是共同的牵挂,在一处才是家,一家人在一起才是过年。
济济一堂,围在一个桌子上,其乐融融,吃年夜饭。
忆起这些零星片段,而这些片段也许也有现在的影子,分不清是以前还是现在,互相交织,姑且让我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年前,早早的置办了年货,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一天赶集,大人带着小孩子上街,买上过年穿的新衣服,小孩子满心欢喜,乐不可支,真想早点穿上新衣服,出门逛逛。
这天,家里请来了杀猪匠,拉出养了一年的肥猪,按在砧板上,白晃晃的刀子,一下捅进猪的脖子,冒着热气的血便流了出来,叫了几声不动了。
接下来就忙着分猪肉,腌制、加工。
快过年了,爷爷戴着一顶破草帽,打扫着屋子,清理掉一年的尘垢,给新的一年一个崭新的面貌。下午烧了一锅热水,早早的洗了脚,开始等待,爷爷嘴里还念着:
“这都三十了,不知道明天能不能赶回来?”
天黑了,围做在一处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外面不时传来鞭炮的声音,这是爷爷起身,下楼。
随后,就听见楼下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爷爷上来了,手里拿着红包,接过红包,开心极了。
新年初始,万物更新,小孩子好像也感受到了,格外的快活,也早早的爬起了床,不睡懒觉了。
穿好新衣服就下楼了。
这时,爷爷、婆婆也煮好了汤圆,热气腾腾,已经端上了桌。
看见小孩子已经下来,夸了几句,笑了几声,又说:就这么等不了啊?待会还要去烧香呢。
可小孩子是不管这些的,只顾此刻的开心。
中午,正当大家吃着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回来了,背上背着,手里提着,还拉着一个箱子。
爷爷说:总算赶回来了,放了东西快来吃饭吧。
大家也都高高兴兴。
又过年了,真好!
<结束>
等待·团圆#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