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习文堂练笔

心开窍于耳

2018-11-16  本文已影响33人  中医术数

相关经文

一、灵枢

1、《灵枢•脉度(第十七)》: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2、《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五官者,五藏之阅(通“穴”)也……

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

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二、素问

1、《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

王冰注云:

“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

《缪刺论》云:‘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

皇甫谧《甲乙经•五藏六腑官》:

“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

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心主舌……在窍为舌。

肾主耳……在窍为耳。”

《内经》的另一个版本,日本·仁和寺的藏本《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编),其中与《阴阳应象大论》相应的篇目是《阴阳大论》,没有以下部分: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应象大论》这几段话,亦见于王冰补进《素问》的运气大论,可以说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然而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些内容很有可能是王冰补进去的,而不是《内经》的原文,

就像宋版《伤寒论》中混进了很多王叔和的注文,但在同样是仁和寺的藏本,康平版《伤寒论》中,就把正文与注文分开了,使得阅读体验流畅舒适许多。

所以说五味五行还是应该遵循《汤液经法》,详见《药性五行》。

               

造字玄机

聪,形声字,繁体为聰,从耳、从囱(cōng,窗的本字)、从心。

心开窗于耳也。

五官相通

眼泪鼻涕可以流到嘴里,感冒可以引起中耳炎,这是因为五官之间是相通的,有管道结构互相连接。

六根互用

宣化上人讲《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本来音声是听的,怎么他说“看”呢?音声你能看得见吗?你看不见。但是观世音菩萨能看得见,像看雷达那个境界是一样的,因为观世音菩萨他那儿有雷达,每一个众生都有电波,你这个电波发出的什么音波,他都知道。这是一种讲法。

还有一种讲法,因为观世音菩萨眼睛虽然说是“观音声”,也就是用眼睛可以听,这眼睛不单可以看,而且又可以听。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他有六根互用的神通。一般人若修《法华经》,得到法华三昧,或者得到六根清净这种境界,都可以六根互用,何况观世音菩萨呢!所以观世音菩萨耳朵也能看,也会说话,又会吃东西,他眼睛会听,也会想东西。这六根互用的境界,观世音菩萨很早以前就得到了,所以他能观世音。

“世”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观世音菩萨观一切众生过去世的因缘、现在世的因缘、未来世的因缘,观看这三世的因缘,然后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救度和教化这个众生。观世音菩萨,用他所修行成就的神通救度众生,所以这叫“观世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