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哥德堡变奏曲》,咏叹平凡

2022-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大熊律师

今晚听了郎朗的《乐至人心—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独奏音乐会,这是我愿望清单的一项听钢琴音乐独奏会,还是38岁超级年轻的钢琴家的现场表现,一场悦耳的音乐洗礼后,让我对乐器独奏有了新的理解,毕竟要去亲自看到大家的示范,才知道沉浸的演奏是什么状态。

郎朗独奏现场

一、关于哥德堡变奏曲的故事

《哥德堡变奏曲》这部作品是巴赫晚年应学生哥德堡邀约,为医治俄国伯爵凯瑟林的失眠症而作的。这首曲子有治疗失眠功效,现场好多朋友都睡着了,有的甚至打起呼噜,再加上大师郎朗演奏的,真是非常有效果。

该曲子的主题取自巴赫为爱妻安娜•玛格达琳娜所作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如歌咏一般。随之而来的30段变奏曲,被巴赫构筑在一个富于逻辑的整体框架之中,每一段都有其独立的性格。最终,当开始时的主题重现,一切归于平静,像是一个新的轮回即将开启。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巴赫的名字在德文中是溪水,河流的意思。他的音乐也像溪水一样,不舍昼夜,宁静地流淌。

巴赫与中国的老子神似,老子以水为喻,水周而复始地流失,无所而不往。水性趋下居卑,善利万物,与世无争。然而,它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就是生命。

融创海世界实拍

《哥德堡变奏曲》开篇的主题,名为“咏叹调”,是一首萨拉班德舞曲。寥寥数音,和缓、平静地响起,沉思般地展开,极为柔曼婉转。那轻轻的几声颤音,夜凉如水,撩拨心弦,善感的人要听出泪来。

《哥德堡变奏曲》的咏叹调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强者,莫不是柔和,它丰富的变奏曲调表达了人们的层次丰富的情感,听得越沉浸,就越沉缅于多声部的对话。

变奏曲是巴赫自己一个个令人陶醉的故事组成。它展示了巴赫的不同阶段:埃森纳赫,巴赫出生的地方;奥尔德鲁夫,巴赫失去双亲后,被哥哥收养的地方;阿恩施塔特,巴赫结婚的地方;魏玛,克腾,莱比锡,巴赫谱写《哥德堡变奏曲》和去世的地方。踏着巴赫的足迹旅行,就像回顾他的一生。这个变奏曲的主题,好像巴赫的一生不断成长,变化,但始终如一热爱音乐和生命。

二、凡人听曲感言

第一次听咏叹调竟然是钢琴版的,情绪被感染,感情渲染足够,音乐只是表达的一个窗口,细腻的情感在音符间被娓娓道来,巴赫的故事,巴赫将生命谱写成乐曲,郎朗自己的音乐传奇,平凡听者的我的人生脚本,在平行时空因为音乐而产生交集,在这一刻互相理解,在音乐里升华内心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实拍的抗浪鱼

在这部作品中,巴赫的生命,郎朗的生命,我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在音乐里交汇。

巴赫的音乐是复调音乐,其中包含了一种生活观:要倾听每个人的声音,强者不能垄断话语权。在《哥德堡变奏曲》中,最重要的主题在低音部,呼吁大家关注脆弱的生命里也有刚强的精神。

萧沆的一句话:“上帝应该感谢巴赫。在巴赫的音乐中,一切都那么深沉,真实,毫不矫揉造作。他唤起的是文学无法带给我们的情感,因为巴赫的音乐和语言无关。”

感谢巴赫他用音乐成功地表达了人性,他是爱和世界荣光的赞歌。在他的音乐里,世俗与神圣相生相合。巴赫的一生历尽沧桑,从贫苦到辉煌,复杂的变奏里饱含跌宕起伏的一生。《哥德堡变奏曲》告诉我们,有比死亡更强大的精神。咏叹调在结尾再现唤起的感情,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每个人有自己的道,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你能感受到,我在故我在。生命腾浪花,死生复死生。
  —流水

听郎朗演奏的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追思到作曲者巴赫丰富的一生,又想到一个青年钢琴家郎朗的抗浪人生,如何从茫茫人海中成为那个独特的自己,乐曲里有答案。

穿越钢琴音乐的洗礼,我还是我,做一只傲游森林的鱼,平静幸福的生活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