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day2 沉思录对今日生活的借鉴
大家好呀,我是棉棉,我又来啦。今天是我们的第二次分享。今天我分享的话题是《沉思录对今日生活的借鉴》。

昨天我说过有人是这样评价《沉思录》的,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2000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2000年,也一定有人还去读它。
那这句话是不是在吹牛呢?这本书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呢?
先给大家说一个经济学的现象,叫做好东西运到远方去。举个例子,我们现在从书上去翻一段话,跟从墓碑文上去找一段文字,会觉得哪一个更有价值呢?
去超市里看水果,一个是本地的水果,一个是外地运来的,觉得哪个会更好呢?
能够刻在石碑上的文字,那一定是精心雕琢的;随便书里找的文字,质量不能完全保证。
超市里的进口食物、水果,运输成本很高,绝对都会选择最好质量的。
那我们也可以想一想,一本书从2000年流传至今,过去印刷水平也不高,保存的也不完善,写出来的内容没有力量,他靠什么能够传到现在呢?
我们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作者。马可 奥勒留他出生于罗马贵族,古罗马五贤帝时代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晚期斯多葛学派的最后一位哲学家。
从小就学习希腊和拉丁文学,对修辞法律和绘画也很有研究。
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说到,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
如果一个人有权利了,但是没有智慧,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商朝的商纣王是一个暴君,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但如果一个人有智慧,如果没有权利的话,一般来说可能会活得充实,但是影响面会比较窄。
奥勒留,又有权力又有智慧。
一定程度上,马可奥勒留看起来似乎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他是西方历史上甚至也是世界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皇帝哲学家。
写作背景:
每本书诞生都有它的时代背景,我们有时候会说,这本书的作者是在什么什么样的情况下,而这本书确实不一样了,他的身份很特殊,是个皇帝。是不是像我们写的那种,在宫廷里面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呢。
不是的,他生命的最后10年大部分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在帝国的边疆或者军营里,在鞍马劳顿的间隙,他的头脑中经常会闪现出战争上面血肉厮杀,刀光剑影的画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思绪经常会飘忽到遥远的天际,去思考宇宙和人生的终极问题。
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混乱纷争的世界当中,去思考怎么样去做一个高尚的正直的人,站在斯多葛学派哲学的立场上探讨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生以及欲望,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这本书自己虽然也翻了几遍,但是以目前自己的能力理解起来,还有很多没有看透或者没有深入去思考的,我就跟大家聊一些我从这里面读到的吧。
一、感恩
在书的开篇,奥勒留,他提到自己从祖父,父亲,祖母,导师,兄弟等等这些人身上学到了特别多的内容。
比如从祖父:认识到了求学应该不吝金钱。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立刻想到了付费意识。其实也就简简单单的付费两个字,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依然是没有的呀。
他从亚历山大身上学到了,不要频繁使用,我太忙了,这是逃避对社会的义务。
那我们想想一个皇帝他能不忙吗?但是他把这句话记录下来,那说明一定是从这里面领悟到一些内容的。
在卷一里面,我看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范。看的时候我还纳闷呢,他的生活就是这么一帆风顺吗?难道没有不好的吗?
有的也是看到的,但是他是怎么样去处理的呢?
我看到有这样的话,感谢神灵早早终结了我祖父的妃子对我的抚养职责。
从这一段文字当中,能够感觉到这个妃子肯定对他是不好的。但是完全没有流露出抱怨,反而也充满了感激,最不好的事情他委婉的带过了。
在这里面,贵为一国之君的傲慢全然不可见的,反而扑面而来的是和平友好的态度,谦虚而感恩的智人。
二、格言
其实整本书里面是有特别特别多的格言的。沉思录在西方的思想史上特别重要。这本书看起来相当于一个格言,即有几百条格言组成,长的可能有一两页短的就一句话。
格言这样的东西在今天很多人会认为是鸡汤,但是在各个民族早期的文化史上优秀的格言非常容易成为经典,中国的很多经典也是格言集。
我们上学的时候一定都抄过格言的。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能够引用一句格言,那该多自豪啊。那如果翻开这本小册子,一定能为我们今后增加很多的话题。
因为人性不会变,人的困惑一直都有,所以这本书的内容永远有意义。
有这么一句话,不要问一个人现在读什么书,而是看他说我正在重读什么什么书,这就能够显示出水平了。这本书我相信,也是一定能够常读常新的。
三、专注自我
来说一个特别实际的例子。我们每个人其实更关注的只是自己,但是又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特别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当我们被别人骂的时候,我们心里会上演怎样的内心戏呢?
咱们可以默默心里想一个答案,然后给出书中的一段话。
如果一个人一小时之内就骂自己三次,你会希望得到这种人的夸奖吗?你愿意取悦那种对自己都不满意的人吗?几乎后悔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这样的人能对自己满意吗?
是不是看了这句话之后感觉挺释怀的呀?
其实在当今社会里,我们都会太过于关注他人的目光,有时候我们生活中去做选择,就是看一下别人会怎么去评价我呀,要时刻记住,我们生活的选择是取决于自己的腿的,而不是别人的嘴。
沉思录里面还提到,没把有生之年浪费在猜测左邻右舍上,除非这种猜测能使双方都有所收益。但事实上,我们会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大把大把的时间而不自知。
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向大自然去借鉴智慧了,比如花朵不会因为你说它香或者不香,他就不去看花了。奥勒留觉得美是不需要条件的。比如绿宝石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她,而有损他的美吗,不会的。
奥勒留用祖母绿来举例,任凭世人如何评说如何行事,我仍然是一块祖母绿,保持着自己的本色。这是内心多么强大的写兆啊。
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被打扰,但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勇敢面对,弄清事情的本质就好。
四、务实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触到奥勒留是一个务实家。他也提到了,即便今天我们也会普遍的遇到的问题,比如赖床。
清晨的时候看到第一缕阳光,老是还不愿意起床,心里边还得这样想,哦,我得起来去上班了。但是天气越冷的时候一定是会有怨言的,在被子里多舒服呀。
奥勒留就问,你生来就是为了舒服的吗?而不是为了工作,为了奋斗吗?你去看一看自然界的那些植物和动物们,比如麻雀呀,蚂蚁啊,蜘蛛蜜蜂,他们都在忙于工作呢,都在为这个世界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作为人却拒绝,人的分内工作,不应该去听从自然的召唤吗?
在这里面,我还捕捉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字眼“使命”。
现在走在大街上小区内,经常会看到这8个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次接孩子放学回小区的时候,都会在物业的门口看到这样的标语。
然后,孩子先认识了,不忘两个字。于是走到那个地方的时候,我们都会重复一遍。然后小家伙就问我,妈妈什么叫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啊?
梁宁老师说,使命就是你打算怎么样去使用你这条命呢?在前不久我听这个词的时候,我还为之一振,哇,这个应用的太好了。使命,使命怎么样去使用自己的这条命?
我也曾经听过你的使命是什么?你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你打算怎么样生活呢?都会觉得挺高大上的。再或者就是觉得很遥远的。
使命是现在才有的概念吗?不是的,在近两年千年前的小册子里面就提到过了。
任何事物无论是一匹马还是一猪头,它们的诞生却有使命,这并不奇怪,连太阳神本身也是有使命的。你的诞生是为着什么使命呢?是为了享乐吗?
很多人这一生是活得非常失望的,因为宁可坐等明天上天给自己赐福,也不愿意今天去积极争取。
奥勒留说,没有行动是不可能有收获的。他也认为人的真正乐事,是实现了人的使命。
看看,皇帝要让我们去做一个行动派呢。
还有一句话一定是我们特别熟悉的,要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这句话居然出现在这本书里,我觉的好神奇啊。
听到这些是不是觉得这个皇帝还有点意思?是不是很努力,很正能量呢。
五、格局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是一个大格局的人,怎么样能够去放大自己的格局呢?那就要看更大的东西。昨天我们也提到了宇航员在太空的时候看到了地球的渺小,然后就会觉得自己的视野一下打开了,心胸也开阔了。
我一直感觉,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尽可能让孩子多去见识一些,没有见识过的孩子会认为什么都是大场面。
奥勒留认为在连续不断的变化者的宇宙结构当中,世界是万古长青的,在奔流不息的河流当中,每一个存在的人类是无比渺小的。如果我们知道,人类只是历史长河上极其短暂的一瞬的话,更应该要活在当下,去珍惜我们的光阴。
否则即便人能够活上3千年或者3万年,人唯一能够失去的生命就是他现在拥有的生命。
其实也能够感受到一点无力感。那正好就应了10多个学派的,什么是自己能够掌控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够影响与改变的呢?因此做好自己就极为重要。
六、追求意义
奥勒留是生活在动乱的时刻的,他的生死是不可测的。如果我们说,一切事情在生死面前都是小事,慢慢把生死置之度外之后,什么还是重要的事情呢?生活的意义。
看着书不仅要看作者写出来的内容,还要看作者没有写漏出来的内容。比如,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如果有可能就去纠正犯错误的人,如果不行就纠正错误的行为,如果还不行,那相互指责又有什么意义呢?毫无意义的事情是不值得做的。
昨天也遇到一个妈妈跟我聊天,他说想带动其他人一块学习,但是感觉挺吃力的。确实是,劝别人去学习是一件挺招人烦的事儿。因为别人可能并不意识到学习,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或者更直接的会认为,你并没有做好,凭什么你要凌驾在他的之上要为她做指导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肯定会是沮丧的,甚至有很多人会去想方设法的说,我该用一些什么样的技巧呀?我该怎么样去劝别人啊。我自己之前走过很多这样的弯路,到现在的话我会感觉,这样做可能意义并不大,一个是别人的生活我们没有办法掌控另外一个就是去做自己,现在能够做好的有把握的事情,那就先把自己做好了,这个意义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只有当你活成了一道光之后,你才有可能吸引到其他人,来寻找光明啊。
那么我们再这是奥勒留回到这本书上来,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在大兵打仗的间隙给自己写作的哲学札记,目的就是不断反思自己,让自己过正确的人生。
他经过思考对他有用的内容,直到今天我看来还是有很多我曾经是完全没有思考过的角度。那这本书对我来说就特别的有意义。
什么样的情况下代表自己读完了一本书,那就是把这本书看完之后有一句话你能够带走,然后可以变成自己的内容讲给别人听,并且也可能这句话能够对你今后的人生有帮助,那么就已经足够了,我希望今天的分享也能够给大家留下一点点的内容。感恩大家的收听,明天我们来聊斯多葛学派的安心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