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人

2022-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淡墨清荷老师

    生活经验证明一个现象:一个孩子如果只是“享受”快乐,而不是经过劳动和精神上的努力取得快乐,他的心就有可能变得冷漠、无情、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

    我们说人类最大的快乐从关心别人的精神世界,从善于体察他人的不幸中产生,没有这种感受,就不可能有道德美。可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很多都不会去关心别人,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呢?

    在学校,我们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学生去同情人,去帮助人,去做好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学雷锋做好事是有风险的。比如在几年前的一个新闻里,老人摔倒在马路上,学生去扶老人之后,反而被讹诈要赔偿,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碰瓷。这样的负面事件是对我们的人性的一个考验。

    为了避免被讹诈,我们的家长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意地去帮助别人,不要随意地扶人、做好事,因为如果遇到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我们的孩子是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的,最后把一件好事变成了一桩桩麻烦事,甚至是挨赔偿的事,这是每一个家长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为了自保,有些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严禁去扶老人、严禁去帮助别人。这就导致了我们的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了。

    面对着这样复杂的社会,我们究竟要不要去关心人、同情人、帮助人呢?我想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要关心人、同情人、帮助人。

    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们,我们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去关心人呢?

    1、发自内心关心人。我们在生活中帮助人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做好事给别人看,这样非常的不好,如果不是你自己内心在召唤你要帮助朋友,那么无论你做什么好事给别人看,都不会使你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因此,帮助人、关心人是发自内心的情感。

    2、发展学生的内在力量。这个内在力量就是教会孩子同情别人,深入个别孩子复杂的精神世界中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甚至是细枝末节。

  3、关心人、帮助人成为孩子们的正常现象,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我记得在去年的一天,我在班级里大大夸奖了小彤一番,因为她在校园捡到了10块钱,她主动交给了我。到第二天课间时间,飞飞和萌萌跑来跟我说:“老师,我捡到了5块钱,老师,我捡到了2块钱。”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得出他们在盼望着我夸奖他们。如果不表扬他们,他们就不满意。这件事之后我意识到了问题,孩子们把做好事看成了自己的功劳,是一种了不起的行为,这种附加条件的做好事是不正常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好心当作人的思维一样,把关心人、做好事变成正常的现象,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善良的人。

      我们要唤起学生热诚关切他人的激情,愿意为别人做好事,这种激情只有成为个人的行动的时候,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变得高尚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