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1《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PPT》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和038胡媛媛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198天,今天阅读的内容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些课不一定需要PPT这一节的内容。

作者在这一节当中提到他在听课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上公开课的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下了课,会场混乱,老师们纷纷上台,拿着U盘要拷,和讲课人、主办单位发生冲突。高校也有类似现象,教师上课放PPT,学生用手机拍照,有人上课不听,到时候拷一份照片,应付考试。

其实我们反观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课,政治、历史和地理课,适当使用多媒体,很有帮助。有些课的内容一定要借助多媒体。但是小学教学要少用多媒体,要尽量让儿童养成纸书阅读和手书习惯。

不宜强制使用教辅设备,同时并非每节课都需要用。滥用教学辅助设备,有可能使清晰的课堂变得花哨而失其本,学生则可能在迷乱中买椟还珠。

多媒体刚进课堂时,我为教学设备能得到改善感到高兴,但我也有些犹豫。学校为了不浪费资源,要求所有的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这个规定是错误的。作者一直不使用投影仪,不做PPT,不是因为不愿意用,而是因为作者写字快,语文课,教师的板书也是“教”。学生听老师讲了一段话,却看到老师在黑板上概括为一句话,学生讨论发言,老师提纲挈领,及时在黑板上浓缩为一个个短语,老师引用某个人的话,黑板上出现的是关键词,这些学生也会“学”。

作者上课的时候不愿用多媒体,并非是这个技术有多难学,而是有顾虑。语文课,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想象出画面,这是形象思维范畴的教育。

如果教师上课直接放出一幅幅幻灯片,可能学生会觉得限制了他们的“想”,一节课看不出影响,时间长了,学生就懒得再想了,适应了老师的“灌”。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想象力,凭借语文语言文字的表达,感悟文学艺术之美的能力。

也因为“课件”制作精细,预设过多,一些老师被自己的“课件”套牢,课堂生成的问题无法应付,从而失去最有价值的教学契机。教师在课堂上不像学习的引导者,而像个放映员。

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多媒体,也导致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有些教师的课件就是从别处拷贝的,机灵一些的,修修补补,加进一两个自己的创作;偷懒的,直接拿着别人的课件去上课,那么这样的又有什么效果呢?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走进了课堂,加快了课堂进度,可是教育的特征是“慢”,人在发展中的一些过程不能被替代。如果吃饭的过程被“喂饭机”取代,或是人获取营养的过程被“注射”简化,那种生活谁也受不了呀。

日更第二十一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