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练字&书法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

2018-06-21 书法的风骨

2018-06-21  本文已影响31人  文案慧冰

练过一段时间的书法,渐渐明白如何鉴赏。

抛开连篇累牍的各种书论,我想找出优秀书法的特征,让完全不懂书法的朋友也能一眼识别江湖书法。我总结出如下规律:

其一,看起笔。

江湖书法喜欢扭那么一下,一横不直着写,而是打一个小小的对钩,执笔朝右下方45度角落笔,落笔级细,继而朝右上方45度挑上去,笔划同时变粗,然后再向右书写下去。一定要扭那么一下,不然好像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其实是使了个巧劲,因为这么一扭,笔锋完成了与纸面的贴合,就成了侧锋,如此拖着笔一路刷下去,其技术含量相当于农村的刷墙广告。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则要耿直得多,说横就横,比如黄庭坚的《松风阁帖》,起笔甚至是方形的,真不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样就显得厚重有力,而不是尖头尖脑,更没有半点扭捏作态。

其二,看运笔。

江湖书法喜欢夸张,比如说一个字里某一笔划没来没地特别粗,其他笔划则特别细,甚至主笔细而次笔粗,显得很不协调。笔划的粗线,是根据字的形态做出调整的,这种调整符合两个规则:一是字本身的形态,二是主次笔的格局。江湖书法的线条非常流滑,其原因在于写得快,流滑的笔划很容易练习,但是笔划的粗细和轻重完全一致,则又落入“美术字”的误区,显不出书法的风骨来。

其三,看转折。

装修师傅知道,宁抹一米,不抹一角,因为拐角处最能处理。

司机师傅知道,拐弯必须减速。

书法也是如此,比如一划写到一半,只需平稳写下去即可,但是转折就不同了,它需要调锋,也就是把笔锋的方向调整过来。毛笔不是硬笔,急速的调锋会让转折变得尖锐。一个转折,需要好几个动作,缺一不可。

一幅书法作品,如果转折处没有味道,直白而简单,那么作品的艺术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其四,看结构。

书法作品不是机器印刷出来的,因此不应追求外形的统一。字的结体应根据书写者的状态和情感来调整,而不是僵化的统一。比较能看出问题的,比如“天”字,很多书法作品中,各笔划之间的夹角均统一起来,缺少变化。乍一看结体很美,其实就像是整形网红一样,清一色的锥子脸。再比如,江湖书法的横,喜欢向斜上方挑,而且斜得比较厉害,甚至超过了45度角,让人分不清那到底是一横还是一撇。

其五,看藏锋。

在中国十大行书中,只有《兰亭序》没有藏锋,其他的都非常注重藏锋。

当然,我们知道,现存《兰亭序》不是王羲之的原作。对照其他九大行书来看,可以看到《兰亭序》里露锋太多,缺少厚重感。

虽然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我不喜欢这种写法。

2018.06.2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