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逻辑思维能力
“不管什么时候,你能说服别人,靠的就是逻辑。”
01
—
如果有人问我:写文章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我会回答:逻辑思维能力!
因为文章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才会让读者感觉读这篇文章就像滑滑梯,读完这一句就能自然地滑到下一句,读完这一段就能顺势转到下一段,通顺而流畅。
不仅写文章如此,平时我们说话、思考、与人沟通都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
但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在分析问题时容易片面思考,不善于多角度分析,
或者对分析得出的各个要素,不能清晰地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实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能力弱的表现,
而且,逻辑思维能力越是弱的人,越是表达不清楚,
甚至自己完全没思路,习惯性地寄希望于别人,希望别人能直接告诉他怎么说或者怎样做,
这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02
—
现在回想起来,我日更文章的目的--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我写文章的过程就是“结构化”思考的过程:
写文章就像建房子,
文章的段落结构就相当于房子的框架,
搭建了正确的结构框架,文章就形成了清晰的轮廓,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也就有逻辑导向。
但凡文章逻辑不清,概念混乱、读起来费时费力,
那一定要想一想,是不是从一开始结构就搭错了。
而且,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不仅能“结构化”思考,更能将自己的思考分析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比如,我会运用“电梯法则”,
先在脑子里准备好结构清晰的“稿子”--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生硬的东西生动化,
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
让听的人更容易理解,更快抓住重点、甚至产生共鸣。
03
—
而且我认为,不管什么时候,你能说服别人,靠的就是逻辑。
所以,你得知道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有多重要,
就像古典老师说的那样:
一个成熟理性的人,不唯心、不唯专家,就靠逻辑思维能力。哪怕遇到不同的观点,也不要断然否定,先想一想、看一看,逻辑是否自洽,体系是否严谨,自我认知是否能被突破。而绝不是情感大于逻辑,屁股决定脑袋,想听到什么,就愿意相信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这段时间,“一罐难求,黄桃罐头比感冒药还难抢”的怪事。
也许有人的逻辑是:水果罐头,其中多少会含有维生素C,有利于人体增强抵抗力。
但更多的可能只是“害怕、恐惧“下的一种情感依托,很大程度上,毫无逻辑可言。
04
—
好了,让我们再回到开头。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好的文章的内容即使分成了一个个片段,
但它一定也有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
得浑然一体,形散而神不散。
如果我们只看到文章里面有好多金句,
但文章读起来给人一种散装的感觉,那这种文章的体验感就非常一般了。
所以,我希望通过不断地思考,不停地写作,刻意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我输出的文章逻辑性更强,体验感更好,价值更高。
而且我确信,这种能力是能迁移的,它一定会让我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