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五课(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欲为巨室,必求大木)

2018-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alice1984

7/4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欲为巨室,必求大木,原文如下: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张岭的分享:

闻:为巨室,必使工师求大木;为王者,尊贤(设计师)、敬大臣(栋梁)、体群臣(其它建筑材料)。建设房屋、治理国家、做事业、做人都是这个道理。

思:房屋需要四柱八梁才能立得稳,人也需要四端(仁义礼智)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真人。我们人生就像建设一间巨室,首先要有方向有正确的设计师,然后需要立起四端(仁义礼智),最后辅之以才艺兴趣装修而成。建设人生的巨室,不断反思自己的四柱八梁在不在?最终或能达到做圣贤的目标。

修:时时反省自己人生和事业的设计师、四柱八梁在不在。

Alice的分享:

闻: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字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思:做人做事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要高瞻远瞩,以免自己的狭隘思想阻碍了发展,所以尊贤就能不惑,敬大臣就能不眩,体群臣则士会倾其所学为国效力。我们的人生,也要树立正确的方向(往止于至善,明明德的方向走),建起自己的四柱(仁义礼智),然后充实自己的人生。

修:明确自己的定位,虽非大臣,也非群臣,但坚持按照老师所说的仁义礼智来修自己,往明明德的方向前行。

听海的分享

闻: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斩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思:一个人,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想要有大的发展,有所做为,首先要设计一个大的目标和方向,并要求得有能力支撑大的目标和方向的贤人志士。做为一个领导要有大的胸怀和格局,对自我要有一定清晰认知能力,否则,即便求得贤人志士也无法施展才华为其所用!

修:反观自我,如何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安之若素的分享:

闻:“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贤明的君主是要尊贤人,敬大臣,体群臣。贤者:确定国家方向,使天下大同。大臣是大木,是栋梁。群臣是栋梁以外的材料,同样也很重要。

思:在家庭和事业中明确自己的方向,高瞻远瞩,放大格局,打破狭隘思维,使成功更加基稳。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巨室,我们每个人都是用四个柱子撑起来的(仁、义、礼、智)。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四为有没有做到或者是更好!

修:修身则道立,力行自己不断内求,做到至诚至善!

艾婷的分享:

欲为巨室,必求大木。

人才的能力超过君王的情况下,该如何处理?

君王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

一.孟子给齐宣王举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王则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想要造大的房屋,就一定要派工师找大的木头作栋和梁:栋即柱子,梁即屋顶的横梁,四柱稳撑东南西北四个角。工师找到栋梁,君王就高兴,认为他能胜任。工匠用斧头把大木头劈小了,君王大怒,以为他不能胜任。孟子对此事例与齐宣王展开议论。

二.对于造房子,君王所拥有的是他的期望,想达到的目标是造巨室;而造巨室有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是工师和工匠,当君王看到匠人将大木找来时符合了他的愿望,但当匠人劈小了木头,君王予以否定,孟子认为君王是拿自己的所知所见,从而干涉、限制、阻挠了专业工匠的才能发挥,是君王的自以为是,是为不对。

三.孟子又举一例:如果有一块璞玉价值万镒(镒是古代质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价值二十万两的璞玉,大王没有学过雕玉,一定会派玉匠雕琢它。

四.孟子话锋转至治理国家,君王若一意孤行,希望大家都听从于他。‘’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姑且扔掉你所学的,听从我)。君为臣纲,但臣听君王,也要论情况,如果君王的见解、思想高度超过大臣,大臣理所当然要听从于君王;君王的思想狭隘,没有高瞻远瞩,大臣盲目听从很危险。

五.《中庸》哀公问政里,孔子提出治理国家有九经,其中尊贤,敬大臣,体群臣这三条与今日话题相当契合。

贤者,德行和能力都非常出众,这些可做天师的人值得尊敬。如姜子牙、孔子、孟子、周公等德才兼备。有贤者而不尊,是不知是非,不知道尊贤是不义,做到尊贤才能不迷惑,方向明确,如此为智慧的君王。

大臣,是能力超群的大臣,如魏征,欧阳修等有惊天伟地之才,治理国家的学问融汇贯通,‘’敬‘’大臣,就不会听信小人谄言,思想清晰,方向明确。古代有君王拜相、拜将之举,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敬‘’体现到位,有德行和能力的人尊贵尽显。大臣们会倾其所学,能力发挥不受限制,尽心尽力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群臣,有一定德行和能力的臣子,次于大臣。

君王要做到体贴群臣,群臣亦会倾其所有效力国家,而且会在贤者、大臣的带动下不断的学习上进。

六.总结,治理国家如造巨室。贤者是总设计师,确定方向,往仁德,止于至善,明明德,天下大同的方向走。大臣是当之无愧的巨木,栋梁之才。群臣是栋梁之外的一砖一瓦,同样不可少。核心的冲突点‘’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君主对臣子的反作用。君王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尊贤,敬大臣,体群臣是不二法。

仁义礼智,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四根柱子。

虽然我已是四十出头,孩子也即将上初二,但为人母我是没有持毕业证就上岗了。自忖我在做女儿、为母亲、为妻子以及生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大有欠缺。这个暑假,带动家人听国学,读经典,让我们过得真,行得善,活得美!

杨春的分享:

闻: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文中说道国王对待大木和小木的不同态度。引申出来有两点,一是国君的见解高度超过大臣;二是国君的见解高度不如大臣。中庸里面讲到九经,其中有三点与文中说的大意相吻合。一是尊贤。二是敬大臣。三是体群臣。文中的主脉络是孟子以造巨室的例子来论述怎样治理国家。确立好目标。造巨室需要找到栋梁之才-大木,也就是治理国家要找到有贤德的人才即总的设计师。然后寻找小木及砖瓦一系列辅助材料,也就是治理国家需要的具体施行目标的人才。国君治理好国家需要高瞻远瞩,格局放大,突破狭隘的思维,能够尊贤纳德。

思:文中讲到治理国家,而我们当下就是管理好自己。制定好人生目标。走一条悟道,修道之路,就需要去寻找方法。对内多修身养性,对外多去行。对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怀有谦卑之心取长补短,不断精进自己的智慧,改过不足之处。

对比自己能力弱的人,帮助他人,使人更精进。

通过对内修行,对外将所学用于实践。建立起自己精神上的巨室。立起仁义礼智四大精神支柱。处理好五伦关系。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高度,修为格局,就会吸引什么的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修:制定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不断的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反省当日的所言所行。对身边的人多传递微笑,正能量。多去鼓励自己去对事情做决断。慢慢去除犹豫不决的性格。做知一分行一分的人。

海燕的分享:

闻:欲为巨室,必求大木

思:修身 常四柱 仁义礼智 长短不一。齐家 通常大人对小孩听我的?治国 工作中畅非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人怀才不遇。平天下 观中国梦,普通的人如我亦可以添砖加瓦?

修: 及时 任何当下 觉察觉知觉悟 , 努力使自己的仁义礼智齐头并进。大人若思维狭隘,非高瞻远瞩可能局限制约孩子的发展。若想孩子为巨室,有所成就,比起成绩分数,是不是还在的习惯,品德,思维方式更重要?若能引导其同古圣先贤身上学习人的立命安身的仁义礼智,稳步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对社会有用的一砖一瓦。若能成栋梁更好。工作中,坚持以专业的人做抓也得事要求自己,而非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同时,用闻思修,戒定慧的方法,工作越做越顺,则怀才不遇也是暂时的。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砂石粒到哪也不会发光。

黄萤的分享:

闻:“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贤明的君主是要尊贤人,敬大臣,体群臣。贤者:确定国家方向,使天下大同。大臣是大木,是栋梁。群臣是栋梁以外的材料,同样也很重要。 思:在家庭和事业中明确自己的方向,高瞻远瞩,放大格局,打破狭隘思维,使成功更加基稳。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巨室,我们每个人都是用四个柱子撑起来的(仁、义、礼、智)。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四为有没有做到或者是更好! 修:修身则道立,力行自己不断内求,做到至诚至善!

木雨兮的分享:

欲为巨室,必求大木。此外我还想到了一点,在必求大木的同时,还要宽则得众,信则仁任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