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4
【行动派️学习日记】
[打卡宝宝]:王燕
[打卡日期]:2019/8/24
[学习内容]:道德经说什么
[学习笔记]: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经典本: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楚简本: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
译文:
大道荒废了,就有人站出来提倡仁和义;智慧、谋略、心机被推崇,就会有大奸大伪;六亲不和睦了,才会看出慈父孝子;国家昏乱之时,才会看出谁忠谁奸!
(为政者)弃绝智谋算计和巧言令色,对百姓是有百倍之利;弃绝投机取巧和功利之心,那么也就没有盗贼之行;弃绝虚伪和焦虑,百姓方能复归于孩童般真实。当然,仅仅以这三个方面作为规定条文还不够,还要经常有师来耳提面命地嘱托为政者:要内怀纯朴、表里如一,要减少自己私欲清静为政。
*十九章系后学者借老子之名攻击儒家之语,属于窜入,故按楚简本重新梳理,正本清源。
大家知道老子讲两个字“道”和“德”,这两个字是有历史顺序的,因为按照老子的理论是,有“道”的时候,德就可以不用去管它,“道”没有了就得提倡“德”了,“德”没有了就得用“法”了。他说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因为在当时老子就已经看得出来了,叫“大道废,有仁义”。
越缺什么越提倡什么,这就是这两章的核心的逻辑。一个社会天天提倡道德的时候,证明什么?证明它道德已经滑坡了。
老子的逻辑,就是说,按照历史发展的情况上来讲,有道的时候就不需要德,有德的时候就不需要法。这个德就是儒家的仁义,儒家的用法。你看不就是这样嘛,在战国时代大家都敬于气力,所以韩非子讲中古敬于仁义,就是春秋时候大家还讲仁义,现在敬于气力,就开始用法了,谁力量强,谁孔武有力,谁个大,那天下就是谁的。
。老子的感慨也是这样,以前这有道的时候不需要,现在大道废,有仁义,大道被废止了,没有了,所以大家开始提倡仁义。孔孟的仁义不行了,韩非子就提倡法,这是他这个里边讲的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很多懂得运用智慧来骗人的人,就成了最大的伪君子,包括我们说历史上像王莽那样,后人感慨:“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所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这三者是:“绝圣弃智”,“绝仁去义”,“绝巧弃利”,是说这三者作为制度来讲,章程来讲还是不足以治国,因为这只是“破”。把这个仁义破掉,把三者破掉还不足,不足以作为治国,以为文则不足。
所以先思想有所属,这是老子给提出来的正确的方向,后边这个是他针对上边提的内容,他给我们认为应该是我们另有所属的方向,应该“见素抱朴”。
“见素抱朴”——很多人喜欢用这个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包括作为自己的名字,你让大家回归到这种敦厚朴素之心,不要很巧智,不要很多花哨的东西,最后返璞归真,见素抱朴,这让大家另有归宿的两点,“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家是说现在我们其实欲望太多了,私心太重了。人都有私心,有欲望,但是不要欲望膨胀,不要欲壑难填,不要私利,什么事情都只考虑到自己的私心私利,所以少私寡欲。说白了,人生两种方式,要么你做加法,不停地增加增长,要么做减法。其实有时候我们的欲望少一分,私心减一分,其实幸福也多一分,它两个是殊途同归的。所以一个就是“见素抱朴”,一个是“少私寡欲”,还有一个“绝学无忧”。绝仁去义,绝巧弃智,把这些东西去掉。
前边讲的此三者,圣智、仁义、巧利,把这些东西去掉,那么这就是另有所属,说白了就一句话,返璞归真,让大家心都回归于简单而朴素。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认为天地其实都是一体的,所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家都是同胞,万物都是朋友,都是平等的。这是张载。
冯先生认为古往今来的大学问,其实都不出乎这三句话。第一句话,“做个好人”。第二句话,“存点好心”。第三句话,“行些好事”。大家看,这里边没什么仁和义吧,没什么巧和智吧。这就是大家应该做的,你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存点好心,行些好事。
[坚持习惯]:
读书+10000步+破所知障+精减+早起
[今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