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老油坊里,一段浓得化不开的岁月
undefined_腾讯视频
木榨油技艺丨木榨油技艺是一门延续千年的老手艺,起源于唐代,是指利用木榨设备将油茶籽等油料作物转换成食用油的手工技艺,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民俗工艺,被誉为“文明的活化石”。常山木榨油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其工艺采用枫木、樟木为压榨体,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和抗氧化剂,选用天然油茶籽,进行纯人工制作。其油品色泽清亮、香味醇厚、回味绵长,富含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美称。
匚 花开时节 榨油时节
七月半,
茶籽乌一半。
过中秋,
茶籽乌溜溜。
作为油茶之乡,常山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是野生山茶油天然分布区,宋代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油茶树。自古以来,油茶就被誉为“常山三宝”之一。在一个冬日,赶着油茶开榨的日子,我们来到了常山新昌乡猷辂村,这里有座常山为数不多的木榨油老作坊。
刚一进村,油坊主人谢章华便热情的领着我们上山,去看油茶的“抱子怀胎”,就是头茬的果实还没采摘,下一茬的花又开了。对此本地谚语有形容:“头个孩子没下地,二胎儿子又上身”。
谢章华捏着茶籽一脸笑容:“等到采摘完了,漫山遍野的花都开了。”看着满山沉甸甸的茶籽和那片迎风怒放的洁白,我开始体会到他脸上的自豪。
匚 古老的木龙榨边,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
猷辂村榨油的历史,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谢章华的老油坊,是一栋百多年的建筑,一进油坊,迎面就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碎籽、烘炒、蒸粉、包饼、榨油,每道工序上的人都在兀自忙碌。比较显著的一点是,这里基本上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只有榨油师傅略显年轻。
从山茶籽进入油坊,到流淌出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山茶油,那是个辛苦而又欢快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工序是包饼,饼包得太厚不行,影响出油率,饼薄了又不行,藏在铁箍里榨不干。
包饼师傅的十个手指,就是一杆秤;多少斤茶籽,包多少个茶饼,每块饼重多少斤,在新昌这个油茶之乡,人人心知肚明。
茶饼包好,榨油师傅把一只只茶饼整整齐齐地码进木榨肚里,把扦头挤进了榨肚的缝隙中。
然后双手扶住“石撞”,一声低喝,上身前倾,将“石撞”用力前推,然后一个转身,“石撞”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后,“砰”的一声重重撞在扦头上。
一块“石撞”,重210斤,随着一次次沉重的撞击,不一会儿,色泽清亮的山茶油开始欢快的流淌。
这是种极为原始的榨油方式,粗犷,豪放,带有有几分野性的意味。那低沉的号子、有力的撞击,奏出一曲山村里最朴素的交响乐,带着茶油散发出的清香,悠久绵长。
匚 油坊不倒 传承不断 油香不绝
回到最初的疑问,如此繁重的劳动,为何都是老人在忙碌。这一点,戳中了老谢的痛处,而这也是整个常山传统木榨油技艺传承的痛处。
就是榨油师傅青黄不接的问题,特别是包饼师傅,如今已经很难请到。而年轻人又都不愿意学,即便是有从事榨油行业的,也都用上了现代化设备,没人愿意选择这繁重而又相对低效的传统木榨。
而即便如此,谢章华还是愿意固守这座老油坊,秉持着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他不是舍不得花点钱买两套机械设备,他只是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丢了可惜。虽然传统木榨在榨油效率比不上机器,但榨出的油,却有着不可取代的市场地位。它比机器多了一层人情、一种文化、一道传承。正因如此,谢章华一直保护和坚守的这座木榨油坊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标本意义。
老油坊像是一个猷辂村的标志性符号,只要老油坊还在,“木龙榨”还在,就表明猷辂村的茶油历史在延续,那洋溢着清香的乡村文明在延续。